怎样在展现“世界美食之都”风采的同时表现园林文化?怎样在园区中与众不同?怎样体现食用植物的视觉审美艺术?……扬子江集团“百年冶春”给出了经典示范。

“北门外一带,叫做下街,茶馆最多,往往一面临河,船行过时,茶客和乘客可以随便招呼说话,船上人若高兴时,也可以向茶馆中要壶茶或一两种小点心,在河中唱着、吃着、谈着,回来时再将茶壶和所谓小笼连价款一并交给茶馆中人。”朱自清《扬州的夏日》里的茶社就是拥有300多年文化史的冶春茶社,1765年乾隆第四次南巡曾在此品茗尝点,并在此首设满汉全席,1877年在现址建店。
由“花社”“诗社”演变成“茶社”至今,冶春茶社拥有“冶春风情文化”和“冶春面点制作技艺”两项非物质文化遗产。

百余年来,冶春茶社本着“传承不守旧,创新不忘本”的原则,加快了淮扬细点的提质与宴席新品开发的步伐。扬州炒饭、大煮干丝、水晶肴肉等传统菜品风味更加独特;红楼早宴、三头宴、乾隆御宴等名宴更是与养生理念同频共振。
近年来,冶春相继在北京、上海、南京、台北和新加坡等地开设多家连锁分店。

“世界美食之都”与传统园林文化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据了解,2021年扬州世园会扬子江集团展园规划特聘中国园林景观设计大师吴肇钊教授指导设计,吴肇钊教授曾参与设计双峰云栈、瘦西湖等多处扬州经典景点。
扬子江集团展园规划以“世界美食之都”为主题,采撷扬州传统文化中最美好的片段,以草本可观赏性植物为主体,打造可游、可赏、可教的寓教于乐空间。

亭、堂、榭、枋、假山、跌水是扬州园林标志性建筑。在建筑设计方面,百年冶春整体延续扬州古典园林风格,充分体现了扬州古建韵味。利用这些元素,扬子江集团展园精心打造“诗画水乡,扬韵家园”,展园内移步易景、美轮美奂。
主体建筑通过体块穿插、虚实对比,将一层建筑与二层建筑用连廊串联,建筑主体框架采用钢架结构,屋顶、门窗以传统的木结构为主体。
园区内,以静态的园艺景观表现美食材料的园艺特性;以动态的影音帘幕播放展示美食的烹饪及发展过程。厨师帽造型的门洞,瀑布式花境,以包子等食物做盆景……徜徉其中,让你惊喜连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