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国际在线 > 文化热点
南京打造全国小剧场创作高地 小剧场撬动大市场
来源:南京日报   2020-12-11 13:37:00
作家朱自清说,逛南京就像逛古董铺子,到处都有时代的遗痕。逛南京其实也像逛一座超级大剧院,山是这个城市戏剧的背景,水是舞台,城是道具,林是幕布,在城市的各个角落,都可以看到戏剧的力量和精神。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的首届小剧场戏剧节,再到小剧场越剧《僧繇》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小剧场京剧《鉴证》 、小剧场话剧《 401房间》 《拾景记》 《莫愁·莫愁》 … …小剧场戏剧一直在南京这座“最文艺”的城市蓬勃生长。

作家朱自清说,逛南京就像逛古董铺子,到处都有时代的遗痕。逛南京其实也像逛一座超级大剧院,山是这个城市戏剧的背景,水是舞台,城是道具,林是幕布,在城市的各个角落,都可以看到戏剧的力量和精神。

作为世界“文学之都”,南京在戏剧领域有深厚的人文底蕴,文艺气息重,观众基础好。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的首届小剧场戏剧节,再到小剧场越剧《僧繇》《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小剧场京剧《鉴证》、小剧场话剧《401房间》《拾景记》《莫愁·莫愁》……小剧场戏剧一直在南京这座“最文艺”的城市蓬勃生长。

近日,由南京市委宣传部、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南京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作为指导单位,南京市文学之都促进会和南京市文化投资控股集团联合主办的宁好大华·南京小剧场内容创作论坛在大华大戏院·群剧场举行,大咖齐聚金陵,探索小剧场内容创作、运营和未来。

定位

小剧场戏剧是戏剧的一剂“良药”

演出场地小、制作规模小、观众容量小,具备了这些特征就可成为“小剧场戏剧”了吗?到底什么才是小剧场戏剧的核心?我们应当如何正确看待小剧场?

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教授李建平被誉为“中国戏剧教育界南方的一面旗帜”,是一位在教学研究和创作实践上都硕果累累的资深戏剧人。“小剧场戏剧是一支不断地在戏剧围城外面‘骚扰’你的生力军,让传统戏剧不得‘安宁’,传统戏剧被刺激得不断要审视自己。”李建平说,小剧场戏剧实际上是传统的大剧场戏剧的一剂良药,“逼着大剧场戏剧不断地‘服药’,从而造就完整的戏剧生态链。”

北京九维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力刚是英文版音乐剧《乱世佳人》出品人、音乐剧《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顶级剧目的中国运营商。在他看来,小剧场不是投多少钱就能够回多少钱的生意,而是一种生态,“从小剧场的作品来讲,它既是一种生产方式,也是一种生活方式。小剧场戏剧在很多方面都和传统戏剧展示方式完全不一样,更多是在思想层面、审美层面的探索;从小剧场的创作人员来讲,青年编剧、青年导演、青年演员从中获得更多实践的机会。”

85后导演、编剧李卓群对此深有感触:“从小剧场开始,更多的人逐渐认识我们。”2011年,她从中国戏曲学院毕业后加入北京京剧院,2013年创作出自己的小剧场戏曲处女作《惜·姣》,成为被全国各地争抢的文化人才,去年,李卓群工作室牵手南京市京剧团落户南京,今年,大华大戏院·群剧场启幕,李卓群担任艺术总监。

南京蓝色天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创始人、总经理吴玮玮深耕南京戏剧市场多年,他致力于发掘优秀戏剧人才及优秀原创戏剧项目,让青年创作者们更好地拥抱小剧场。吴玮玮表示:“小剧场有四个东西特别好——创、演、观、评。大家能在小剧场做自己喜欢的演出,因为它打破了所有的界限,让大家非常自信地站在剧场里面展示自己想展示的东西,尤其对于青年人来说,小剧场是有这个魔力的。”

创作

从小切口折射深刻的社会命题

“我一个看不懂京剧的人,都能安安静静看完。”南京市话剧团和李卓群工作室打造的小剧场京剧《鉴证》今年开启全国巡演,所到之处都是一票难求,这是一位京剧入门级观众看完首演后的心声。因为小剧场戏曲,很多人认识到了古典戏曲的魅力,从而拉近戏曲与当今观众的距离。

作为85后京剧编导中的佼佼者,“京剧小剧场”潮流的引领者和推动者,李卓群深谙小剧场戏剧的创作规律。“小剧场戏曲发展到今天,我们再去理解这个‘小’字,不能仅仅理解为剧场空间概念,不是少了几排座位、小了一圈舞台这么简单。”李卓群说,小剧场戏曲之“小”,小在切口,“小中也可以见到大。”

中国第一部小剧场京剧《马前泼水》从“泼水”开始,通过闪回、倒叙的方式,回忆朱买臣与崔氏的悲剧婚姻,纵观中国的古代爱情。小剧场京剧《鉴证》从光绪皇帝的一根头发、一份尸检报告开始入手光绪、慈禧、珍妃、袁世凯、隆裕、李莲英这六个人之间纠葛或矛盾,映射出当时整个社会和时代的困境。

“小剧场戏曲目前能看到的题材,可能更多会倾向于反映两性关系、两性问题。不是说谈情说爱的戏就不‘深’,一个故事层级深浅的判断,不是取决于着眼点,而是取决于其反映问题的纵向深浅。不仅仅在于表演层次的深,还在于立意的深。”李卓群认为,“深”与不“深”看的不是我们从哪里开始,而是最终指向哪里。

表现情感纠葛的小剧场戏曲可以被观众接受,小剧场话剧也可以遵循这个创作技巧。李建平说,小剧场戏剧有一个规律,表现的人和事越大,离观众越远,而选择的人和事越小,观众就越有认同感——因为绝大部分的观众都是你我一样的普通人。他建议:“南京是一座烟火气非常浓厚,且充满诗意的城市。南京的小剧场话剧不妨从家庭生活和个人感情入手,去表现每个人的生活,相信会吸引来更多人。”

运营

“411”计划

助力南京小剧场建设

作为成功向国内引进了《悲惨世界》等世界顶级剧目IP、并积极尝试改编经典作品的资深业内人士,张力刚深谙剧场运营之道。

他将小剧场的生存法则总结为“建圈子”“挖池子”,“做小剧场的运营,最重要的就是不断要建圈子、挖池子,建圈子就是要清楚我们的用户是什么样的人,然后根据这点去做好决定。做好决定之后,要不断地挖池子,挖池子就是把这些人累积到小剧场。”

2019年数据显示,南京戏剧市场整体的规模、票房的收入、单场上座率均居全国前列。如何将小剧场的建设与城市更新相融合,发挥小剧场空间更紧密的互动性?如何发挥小剧场投资成本相对较少、剧目内容更加灵活多样的特点进行艺术探索?如何为南京小剧场“建圈子”“挖池子”?

南京文化投资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潘谷平在论坛上发布了市文投集团2021年关于小剧场的“411”计划——

“4”是从2021年开始每年在大华大戏院·群剧场推出4个演出季:3月至4月,大华小剧场的梅花季,邀请全国戏剧戏曲名家在这里演出,把中国最好的戏剧演出奉献给南京;5月至6月,推出小剧场实验季,把新街口最好的地段拿出来,让高校戏剧社团展现青春和才华;市演艺集团小剧场演艺季,让市演艺集团几十年积累的好的作品能够在小剧场演出;小剧场经典季,至少再选10部全国最好的小剧场戏剧来到南京,让南京的观众能够在大华大戏院欣赏到全国水平最高的演出节目。

“1”是计划设立一个小剧场内容的孵化培育基金,每年拿出500万元的资金投入小剧场的创作,让南京能够成为全国小剧场内容创作的高地。

最后一个“1”是计划通过3年的时间,让大华大戏院成为一个以小剧场体验为内核的文化综合体,变成一个小剧场戏曲文化传承发展、创新体验的示范性综合体,也可以称之为一个“最新版的博物馆”。

对于南京小剧场的未来,业界专家表示看好和期待。张力刚说:“南京是我特别喜欢的城市,这里是文脉兴盛之地。文学是一切戏剧之母,希望未来南京成为真正的话剧的中心。”

南报融媒体记者邢虹翟羽

实习生张瑜倩

标签:小剧场;南京;戏剧

责任编辑:刘慧

无锡;古镇;江南
4月21日,28位外籍青年在春雨里,踏入这诗画江南的景致,开启了一场独特的无锡文化之旅。
职业技能;东盟国家;中文
活动为期10天,将围绕“中文+职业技能”主题,开设专题讲座、示范课程、企业参访以及文化体验等课程和活动。
经贸关系;美方;白皮书
希望美方与中方相向而行,按照两国元首通话指明的方向,本着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原则,通过平等对话磋商解决各自关切,共同推动中美经贸关系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江豚;视频;刘春
姜盟表示,这样的情景在他们以往的江豚调查观察比较少见。
美方;关税措施;中方
中方敦促美方立即纠正错误做法,取消所有对华单边关税措施,停止对华经贸打压,与中方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通过平等对话妥善解决分歧。
紫金草;紫金草合唱团;演出
3月27日,“铭记历史·珍爱和平” — —紫金草合唱音乐会在建邺区少年宫小剧场举行,日本紫金草合唱团与南京紫金草童声合唱团首次同台演出。
南京;新加坡;免签
3月24日,随着免签政策的持续扩容,南京入境游市场热度持续攀升。
城市建设;施工图;苏州市
在完善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体制机制方面,江苏省常州市出台《常州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条例》。
劳模;南京邮电大学;总工会
3月24日下午,由省总工会主办的巾帼劳模进校园暨“寻找最美的她”百名巾帼劳模工匠图鉴首期发布活动在南京邮电大学拉开帷幕。
无锡;马拉松;赛道
3月23日7时,盛大的樱花雨下, 2025海澜之家无锡马拉松暨全国马拉松锦标赛(第1站) 、大运河马拉松系列赛(无锡站)燃情开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