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藏精品丨常州博物馆:景德镇窑影青观音像
1978年夏,考古人员从常州市区发现的一口宋井中,出土了一件青白釉瓷塑观音像。
1978年夏,考古人员从常州市区发现的一口宋井中,出土了一件青白釉瓷塑观音像。这尊观音像通高25.4厘米,底座长10.9厘米,宽6.5厘米,出土时头饰、手、颈均残损,后修复。经省内外陶瓷鉴定专家多方考证,确认其为南宋时期景德镇窑系的产品,属于当时的家居陈设瓷,定名“南宋景德镇窑影青观音像”,现藏于常州博物馆。
景德镇窑影青观音像
这尊观音像头戴化佛冠,面相端庄安详,弯眉细目,秀鼻小口,胸佩璎珞,身披通肩大衣,双手结定印,手腕戴环钏,跣足,善跏趺于石崖之上。前面为莲花插座,净瓶和小鸟分列左右。观音所披大衣和石崖处施青白釉,釉质滋润,有冰裂纹,其余部分都为涩胎。观音面部经化妆土处理后,显得白净细腻。
景德镇窑影青观音像
这尊观音像有四个特点:一是细部雕琢十分精细,比如观音的手指,刻划细致精到,连每根指头上的指甲都纤毫毕现,令人叹为观止;二是整件作品胎质坚致细腻,釉色均匀滋润,涩胎的处理,更增加了作品的层次感;三是人物造型比例协调,线条流畅,体态轻盈;四是对观音面部的刻划可谓匠心独运,观音面相丰腴,神态端庄安详,大有俯瞰世间万物、君临天下的博大气度和胸怀。这些充分体现了宋代瓷塑作品的独特风格和纯熟技艺,是中国古代瓷塑作品中十分罕见的艺术精品,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