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国际在线 > 文化热点
扬师院怀旧风台历勾起“回忆杀”娓娓讲述“光阴的故事”
来源:扬州晚报   2021-01-21 10:27:00
泛黄的底色,淡淡的笔触,唯美的画面,近日,以扬州师范学院昔日旧影为题材的手绘风光台历出炉,以绘画+诗话的形式,娓娓讲述属于青春和岁月的“光阴的故事” ,再现老扬州记忆中的菁菁校园,唤起市民浓浓回忆杀。怀旧风台历推出后,引起了诸多师院人和市民的关注, “太感人了,这就是我的青春!

泛黄的底色,淡淡的笔触,唯美的画面,近日,以扬州师范学院昔日旧影为题材的手绘风光台历出炉,以绘画+诗话的形式,娓娓讲述属于青春和岁月的“光阴的故事”,再现老扬州记忆中的菁菁校园,唤起市民浓浓回忆杀。

这本怀旧风台历

再现扬师院的往日经典

扬州大学是有着百年历史的综合性大学。其中,扬州师范学院有着重要的地位。

“之所以有这个创意,源于我内心浓浓的师院情结,希望以此致敬老一辈师院人,留下岁月的痕迹。”这本怀旧风台历的策划人李海滨说,身为扬师院教职工的子女,他自幼在校园里长大,对这里的一草一木饱含深情。随着光阴流失,不少记忆中的老建筑湮没在历史长河中,为了留存这份美好的记忆,他决定用诗配画的形式来定格经典,再现往日旧影。他邀来漫画家好友朱彤,共同完成记录时光的作品。

师院东门

亭透一枝红、小楼迎日出、弦歌续征程、册府演春秋……记者看到,这组水墨小品笔法细腻,用墨淡雅,每幅画对应扬师院一处经典场景,如透红亭、东大门、小红楼、南大门、化学楼、老图书馆等。配诗也是文采斐然,极具美感,“初夏暮听蝉鸣,夜赏流萤熠熠”“犹疑夏至未至,枝叶稍黄揽秋”……挥之不去的淡淡惆怅贯穿其中,犹如一首婉约的岁月骊歌,弥漫着“城南旧事”般淡淡的相思。

小红楼

“建筑可以消失,景致也许不再,记忆却能永存。”李海滨介绍,台历上的画面选取了扬师院有代表性的场景,其中有的建筑已经消失在岁月长河中。

老院长绘就蓝图

中西结合是灵动的诗

“扬州师范学院是今扬大瘦西湖校区的前身,始于1952年创建的苏北师范专科学校,校址位于扬州西郊扫垢山,创始人孙蔚民老院长沤心沥血,绘就了学校的蓝图。”李海滨说,学校里有拱门、尖顶、罗马柱,也有红顶、黄墙、哥特范,透出欧洲风格、俄罗斯风情。这里有雕栏玉砌大屋顶,飞檐翘角亭榭间,呈现中式建筑的气派。中西合璧,浑然天成。漫步校园,一步一景,像品读灵动的诗,欣赏绝妙的画。

师院南门

李海滨介绍,扬师院苏联建筑风格的南大门今已不存。化学系大楼坐北朝南,穿过两边的洞门,进入学院中庭,青砖小瓦的院长办公楼(今逸夫图书馆)矗立于核心位置,再往北是苏联建筑风格的图书馆大楼,这些建筑构成了一条贯穿南北的笔直的中轴线,把这184亩近似长方形的校园划分成几乎相等的东西两块,以古色古香的两层工字形的院长办公楼为中心,东西两侧自南往北分别对称排列着文理科教学楼等。

透红亭

台历中有题为“亭透一枝红”,说的就是扬师院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透红亭,虽然如今已不存,却承载了无数莘莘学子的青春记忆。

“这里有我的青春”

怀旧台历勾起浓浓回忆杀

“老扬师是古城扬州一个隽永的文化符号和文化象征,这本怀旧主题台历浓缩了诸多老扬师的人文景点,再现历史人文风貌,构思新颖巧妙。”扬大文学院教授、原扬州市作协主席吴周文表示,通过这组充满意境的画面,穿梭回往昔岁月,令人感慨唏嘘。

怀旧风台历推出后,引起了诸多师院人和市民的关注,“太感人了,这就是我的青春!”“仿佛时光穿越,又回到一去不返的当年!”在扬师院学习、工作、生活了六十余载的李坦教授激动不已。 记者 王蓉 文/图

标签:怀旧风台历;苏联建筑风格;台历

责任编辑:刘慧

中药;药师;中药房
春节期间,众多医务人员坚守岗位,为大家的健康保驾护航。
实验室;徐州;揭牌
2月5日,深地科学与工程云龙湖实验室江苏省实验室正式揭牌。
春节;冰雪游;跨境
得益于政策利好影响,跨境游也成为蛇年春节旅游市场增长引擎。
策划;王晶;电子红包
从红纸包裹的压岁钱到如今的电子红包,如果要评选最受欢迎的春节年俗,春节红包一定可以申请一战。
手机;新年;泰国
贴福字是春节不可或缺的仪式。
春节;江苏省;保障
龙年进入倒计时,蛇年的脚步越来越近,过年的氛围越来越浓。
充电;新能源汽车;服务区
新春佳节,长假高速路免费通行,大量新能源汽车新手上路。
社会发展情况;江苏经济;全省经济
2024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今天下午举行,一组海报速览2024年江苏经济“成绩单” 。
江苏省;条例;人大常委会
1月21日,江苏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
江苏省;小剧场;民营企业
过去一年,江苏省的代表委员们认真履职,用行动诠释担当,以实干践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