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国际在线 > 文化热点
48年前扬州菜根香啥样?这张老照片唤醒了很多记忆
来源:扬州晚报   2021-01-25 11:54:00
1973年菜根香工作人员合影扬州菜根香饭店是扬州名厨的摇篮,记忆中的菜根香人气旺,卧虎藏龙。

1973年菜根香工作人员合影

扬州菜根香饭店是扬州名厨的摇篮,记忆中的菜根香人气旺,卧虎藏龙。23日,记者从扬州市饮食公司老同事从业50周年聚会上了解到,一张1973年在菜根香饭店门口拍的老照片,唤醒了很多饮食行业从业者的记忆,记录了当时菜根香饭店门口的场景。

48年前菜根香啥样?

这张老照片唤醒很多记忆

“你们能认出来这张老照片里还有谁吗?”在扬州市饮食公司老同事50周年聚会上,洪庆生拿出了一张老照片,照片上写着“欢送管建平同志赴京工作留影”,时间是1973年5月2日。

“从上往下数第三排,左起第四位就是戴立芝,当时菜根香饭店的头炉;第三位是郭跃庭,案板的头块牌子;第五位就是管建平,我们当时送他去北京工作。”当时参与合影的朱云霞告诉记者,戴立芝当时做的扬州狮子头全国知名,肥肉占七分,瘦肉占三分,必须用刀切,出锅后筷子夹不住,嫩、香、肥而不腻,口感比豆腐还要嫩。

“当时管建平是第一批派驻北京工作的大厨,是我们当中技术过硬的厨师尖子。”洪庆生告诉记者,照片上还有淮扬菜大师黄万祺、全国劳动模范吴正山等,“当时菜根香还是很气派的,就是现在看门口的装修感觉还是很洋气。”

市烹饪餐饮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邱杨毅告诉记者,这张照片很珍贵,管建平的两边坐的是当时老一辈烹饪名师,还有1971年新分配进店的厨师,体现了那个年代菜根香后厨团队的新老交替,照片上从上向下数第二排就是上世纪80年代时菜根香的技术骨干。

当时城里的高级馆子

菜根香的老味道至今难忘

“一角五分钱可以点一盘炒肉丝,两角钱点一份烧杂烩或者马蹄炒精片,三角钱一份烧蹄筋……”朱云霞是当时菜根香的会计,她告诉记者,当时很多市民拿着锅碗来打包烧杂烩,还会请厨师多挖一勺油,回家炒菜,“因为当时是计划经济时代,食用油是按计划供应的,有钱都买不到。”

朱云霞的老同事说,马蹄炒精片是当时菜根香的名菜之一,菜根香当时烧的煤炉,用的是白煤无烟煤,炒出的菜烟火气足,非常香。“那时候饭店没有用素油炒菜的,都是猪油,菜根香的老味道至今令人难以忘怀。”

当时菜根香的人气很旺,每餐吃饭都要排队,有推独轮车的、挑担子的等,非常接地气。菜根香还能办宴席,是当时扬州城里的高级馆子。

从事饮服行业50年

见证了淮扬美食发扬光大

在当天举行的扬州市饮食公司老同事从业50周年聚会上,淮扬菜大师王宝顺告诉记者,他们在扬州市饮食公司的老同事有76人,1971年1月23日,他们同时被分配进公司,有学厨师的、做保管员的、做会计的,分别进入菜根香、富春茶社、文园饭店等,至今整整50年。

“我们76人中,后来有到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发展的,也有到日本、美国、新加坡、加蓬等国家的。”老同事周家强告诉记者,扬州厨师在国外很有名,淮扬菜的国际声誉就是他们用自己的手艺传播出去的。

“他们是扬州淮扬菜烹饪技艺承前启后的一代人,他们又各自带了一大帮徒弟,慢慢将淮扬菜发扬光大。”邱杨毅告诉记者,他们是扬州淮扬美食发扬光大的亲历者、见证者。

记者 屠明娟 文/图

标签:菜根;扬州;淮扬菜

责任编辑:刘慧

玩偶;消费;海外订单
一些传统服装企业加速布局这一新兴领域,“娃衣”生产企业也迎来大量海外订单。
照相馆;南京大屠杀;影片
这部融合珍贵史料与艺术表现的影片,以其震撼人心的真实影像,揭露日军侵华暴行,将这段被西方长期忽视的历史重新带入全球视野。
科普;健康知识;血脂
越来越多的医院和医务工作者积极运用新技术、新思维,将深奥的专业知识讲得深入人心。
画作;南京大屠杀;死难者
展览通过338幅人物画作,再现了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的血泪史和抗争精神。
江苏省;港澳台青年;传统文化
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它连接着过去与现在,也连接着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
heritag;innov;digit
当下,遗产的活化、创新与传承,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焦点。
留学预警;教育部;安全风险
近期,菲律宾治安不靖,针对中国公民犯罪多发。
长江隧道;扩建工程;太仓
“江海号”盾构机新近组装完成的隧道管片,毫米级误差,滴水不漏,外国友人很是感慨,忍不住上手触摸。
大运河;江苏;比利时
当天,“千年运河水韵江苏”专题展览精彩亮相,此外,一系列精彩活动还将相继在比利时、克罗地亚举行。
航站楼;淮安;涟水
近日,由中建八局承建的淮安涟水国际机场航站区改扩建工程房屋建筑总承包项目正式开工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