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国际在线 > 文化热点
扬州博物馆:“牛”宝贝牛年齐亮相
来源:“学习强国”江苏学习平台   作者:林倩雯   2021-01-28 10:00:00
过了腊八就是年,春节临近,扬州博物馆策划了一场新年生肖展,展示藏在博物馆里的“牛”宝贝!

过了腊八就是年,春节临近,扬州博物馆策划了一场新年生肖展,展示藏在博物馆里的“牛”宝贝!

汉·鎏金铜牛带饰

通体鎏金的汉代铜牛带饰

在扬州博物馆内,有一件汉代鎏金铜牛带饰,“其背部有两个环,据此可以推测这是一件带饰,可能是腰带的装饰。”扬州博物馆保管部主任庄志军介绍,这件鎏金铜牛饰是数十年前甘泉六星大队挖鱼池时发现的,牛呈跪卧状,通体鎏金,金属工艺已经十分成熟,做工精致。

唐·白釉褐彩轿车

在唐代牛车相当于“豪车”

扬州博物馆馆藏唐代白釉褐彩轿车是一级文物,这是以牛车为主体的白瓷雕塑,高11.5厘米、底座长9.1厘米、宽8厘米。牛驾二轮舆车,车内端坐一高髻簪花的贵妇,前方左侧站立手扶牛角的驭者、右侧为一骑马的侍官,车后有两扶辕侍从,轮侧各有一只小犬。这件作品造型复杂,做工精致,堆塑的人物、动物造型生动,十分可爱,反映出唐代制瓷的高超水准,刻画了贵族妇人出行的场景。

在春秋时期,便有“老子骑青牛出函谷关”“孔子坐牛车周游列国”的故事。东汉末年以后,高级牛车开始出现。魏晋南北朝时期,乘坐牛车出行蔚成风气,逐渐成为官员、贵族乃至皇帝的主要代步工具。唐代在《舆服志》中记载,四品以上的命官和受到朝廷封赏的命妇才能乘坐相应地位的牛车,牛车相当于“豪车”,是身份地位的象征。

唐·长沙窑牛形埙

庄志军介绍,扬州博物馆还藏有一件唐代长沙窑牛形埙,其高仅有5.2厘米,牛体十分肥硕,四足短小,看起来非常可爱,是唐代的玩具。

越来越“接地气”的牛

“唐宋时期,墓葬里常用十二生肖俑作为厌胜之物,扬州的宋墓里就曾出现过铁牛。”庄志军介绍,扬州博物馆馆藏两件铁牛,目前已有锈蚀,但仍能分辨出其形状。

牧牛图

唐宋以后,牛的作用与日常生活更为接近,书画中也常出现牧童与牛的形象。在扬州博物馆馆藏书画中,有一件杨良的《牧牛图》,为二级文物,画面中,柳条飘飘,牧童穿着清凉趴在牛背上,牛则抬头望天,此画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刻画得十分生动。记者了解到,对于牧童和牛的组合,还有一种解释:“牧童”表示“人”,“牛”代表“心性”,放在一起,譬喻“修心”。

明·白釉牛形水滴

扬州博物馆馆藏的一件明代白釉牛形水滴将古人的生活情趣展现无遗,这件水滴的造型是水牛,两只牛角弯曲向上,虽然没有更多的细节刻画,但简洁大方富有文人情趣。这是一种传统文房器物,用于贮存砚水供磨墨。

清·素胎牛

扬州博物馆馆藏的一件清素胎牛更是堪称全馆颜值最高的“大眼萌牛”,其整体造型流畅生动,细节刻画也十分完整,尤其是一对圆溜溜的大眼睛十分传神。

标签:牛;扬州;博物馆

责任编辑:国亚妮

玩偶;消费;海外订单
一些传统服装企业加速布局这一新兴领域,“娃衣”生产企业也迎来大量海外订单。
照相馆;南京大屠杀;影片
这部融合珍贵史料与艺术表现的影片,以其震撼人心的真实影像,揭露日军侵华暴行,将这段被西方长期忽视的历史重新带入全球视野。
科普;健康知识;血脂
越来越多的医院和医务工作者积极运用新技术、新思维,将深奥的专业知识讲得深入人心。
画作;南京大屠杀;死难者
展览通过338幅人物画作,再现了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的血泪史和抗争精神。
江苏省;港澳台青年;传统文化
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它连接着过去与现在,也连接着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
heritag;innov;digit
当下,遗产的活化、创新与传承,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焦点。
留学预警;教育部;安全风险
近期,菲律宾治安不靖,针对中国公民犯罪多发。
长江隧道;扩建工程;太仓
“江海号”盾构机新近组装完成的隧道管片,毫米级误差,滴水不漏,外国友人很是感慨,忍不住上手触摸。
大运河;江苏;比利时
当天,“千年运河水韵江苏”专题展览精彩亮相,此外,一系列精彩活动还将相继在比利时、克罗地亚举行。
航站楼;淮安;涟水
近日,由中建八局承建的淮安涟水国际机场航站区改扩建工程房屋建筑总承包项目正式开工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