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国际在线 > 文化热点
传承金派评话艺术 留住江南文化根脉
来源:姑苏晚报   2021-05-24 16:26:00
昨天,一场江南文化艺术传承的盛宴——苏州评弹艺术家项正伯收徒、青年演员徐小伯拜师仪式在苏州举行,金派评话艺术后继有人。

项正伯(右)与徐小伯。记者姜锋摄

本报讯(苏报融媒记者姜锋)吴侬软语、弦索叮咚的苏州评弹作为江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深受苏浙沪听客、观众的喜爱。昨天,一场江南文化艺术传承的盛宴——苏州评弹艺术家项正伯收徒、青年演员徐小伯拜师仪式在苏州举行,金派评话艺术后继有人。

项正伯师从苏州评话大家金声伯先生,擅演长篇评话《七侠五义》《岳雷》等书目,台风大方潇洒,说表清爽,语言生动,尤其擅放“噱头”,可谓尽得其师真传。其演出的《包公断太后》《初试颜仁敏》等多篇书目被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像录音。他多次参加苏浙沪评弹青年演员会书演出并获奖,曾获首届中国曲艺奖评论优秀奖,现任苏州市曲艺家协会副主席。

仪式现场,项正伯端坐在一把太师椅上。他刚收下的弟子徐小伯先向师父行拜师礼——深深一鞠躬,再向师父献礼,最后师父向弟子回礼。这一整套的拜师程序使得这场收徒仪式极具传统、庄严的意味。一把折扇,一块醒木,两册手写的《七侠五义》18回书,一本《邢晏春苏州话语音词典》,这是在拜师仪式上项正伯向徐小伯回赠的礼物。项正伯说,这几样东西是苏州评话艺人“吃饭的东西”,尤其这把折扇是其师父、苏州评话大家金声伯先生传给他的,他如今又传给徐小伯,希望徐小伯把苏州评话这门地方曲艺好好传承下去,让书目与流派一起“薪火相传”,留住江南文化的根脉。

徐小伯今年才18岁。他从小就喜爱苏州评话,六七岁就跟着隔壁99岁高龄的太奶奶郁根宝学说《隋唐李元霸》,从此与苏州评话结下了不解之缘。郁根宝去世后,他又跟苏州昆剧院“继字辈”艺术家朱继勇老先生学习苏剧《卖草囤》,同时自学评话《乾隆下江南》。14岁时,徐小伯在东渚街道龙惠书场说评话《乾隆下江南》,场场爆满,这大大鼓舞了他。2019年,在著名苏州评弹理论家周良的介绍下,他得以和项正伯继续学习苏州评话。一年多来,项正伯对他展开一对一的教学指导,将他从业余爱好引上了专业正轨。他告诉记者,要将热爱转化成文化传承的自觉和责任,在苏州评话艺术的海洋中扬帆远航。

标签:评话;苏州;苏州评话

责任编辑:毛震佳

玩偶;消费;海外订单
一些传统服装企业加速布局这一新兴领域,“娃衣”生产企业也迎来大量海外订单。
照相馆;南京大屠杀;影片
这部融合珍贵史料与艺术表现的影片,以其震撼人心的真实影像,揭露日军侵华暴行,将这段被西方长期忽视的历史重新带入全球视野。
科普;健康知识;血脂
越来越多的医院和医务工作者积极运用新技术、新思维,将深奥的专业知识讲得深入人心。
画作;南京大屠杀;死难者
展览通过338幅人物画作,再现了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的血泪史和抗争精神。
江苏省;港澳台青年;传统文化
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它连接着过去与现在,也连接着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
heritag;innov;digit
当下,遗产的活化、创新与传承,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焦点。
留学预警;教育部;安全风险
近期,菲律宾治安不靖,针对中国公民犯罪多发。
长江隧道;扩建工程;太仓
“江海号”盾构机新近组装完成的隧道管片,毫米级误差,滴水不漏,外国友人很是感慨,忍不住上手触摸。
大运河;江苏;比利时
当天,“千年运河水韵江苏”专题展览精彩亮相,此外,一系列精彩活动还将相继在比利时、克罗地亚举行。
航站楼;淮安;涟水
近日,由中建八局承建的淮安涟水国际机场航站区改扩建工程房屋建筑总承包项目正式开工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