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着汉服的小学生们在翻看图书。记者管有明摄
本报讯(记者管有明)昨天是苏州传统民俗“六月六”晒书的日子,由苏州市园林和绿化管理局、姑苏区教体文旅委主办的“阅游阅美·苏园品读”系列之“夏·沧浪濯缨”读书会在沧浪亭举行。当天7时许,10组市民家庭成员走进沧浪亭,在习习晨风中重温古人读书、晒书、绘扇面的场景。“带着6岁的孩子一起走进苏州园林,接受江南文化的熏陶,我觉得非常有意义。”市民杨洁说。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沧浪亭入口处,7名苏州市实验小学的学生身着汉服,正在诵读《沧浪濯缨》,吸引众多市民、游客驻足观看。幽远的吟诵,令人仿佛重回千年前的北宋园林。远处亭中传来《沧浪行》婉转悠扬的歌声,情景演绎了沧浪亭的文化意象。知名画家徐云鹤向市民、游客讲述沧浪亭与众不同的地方。
昨天,沧浪亭内还重现了古时晒书场景:园内路径两旁、假山上摊开摆放着150多册线装图书,市民、游客纷纷翻书、看书。苏州博物馆研究馆员沈建东向大家介绍苏州“六月六”晒书民俗,“梅雨季节后,逢到好天气,老苏州家家户户会把家里的衣物搬到阳光下照晒消毒,以防虫蛀、霉烂。苏州多书香门第,很多人家收藏着书籍、字画。民间习俗认为,农历六月初六晒书画,防虫蛀防腐蚀效果尤著,因此俗称为‘晒书’。”苏州市风景园林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周苏宁为大家推出了《东方美学——苏州园林艺术特色》讲座,阐述了苏州园林作为东方美学所具有的形式、内涵和特有的品质、典范。
活动中,市民、游客还参观了五百名贤祠、品尝了双塔市集的苏式早点、学习制作苏扇等。姑苏区图书馆馆长沈文虹介绍,“阅游阅美·苏园品读”四季读书会系列活动通过人文走读园林,让东方美学、市井烟火与士大夫的书卷气息形成一个雅俗共赏、主客共享的和谐空间。园中一日阅千年,希望大人、孩子有空经常到苏州园林里走走,读读书,这是每个苏州人的幸运。
“乐山乐水得静趣,一丘一壑自风流。在园林里读书,实现了人的内心世界与大自然外在世界的沟通,令人超脱世俗的狭隘,得以豁达从容、淡泊明志。诗书继世长,读书已经成为苏州人生活的一部分。本次活动是一次对文旅深度融合彰显‘江南文化’魅力的创新探索,希望文旅赋能激活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基因。”姑苏区教体文旅委副主任裴泓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