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国际在线 > 文化热点
重温苏州“老底子”晒书读书雅事 走进沧浪亭浸润传承江南文化
来源:姑苏晚报   2021-07-16 16:11:00
昨天是苏州传统民俗“六月六”晒书的日子,由苏州市园林和绿化管理局、姑苏区教体文旅委主办的“阅游阅美·苏园品读”系列之“夏·沧浪濯缨”读书会在沧浪亭举行。

身着汉服的小学生们在翻看图书。记者管有明摄

本报讯(记者管有明)昨天是苏州传统民俗“六月六”晒书的日子,由苏州市园林和绿化管理局、姑苏区教体文旅委主办的“阅游阅美·苏园品读”系列之“夏·沧浪濯缨”读书会在沧浪亭举行。当天7时许,10组市民家庭成员走进沧浪亭,在习习晨风中重温古人读书、晒书、绘扇面的场景。“带着6岁的孩子一起走进苏州园林,接受江南文化的熏陶,我觉得非常有意义。”市民杨洁说。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沧浪亭入口处,7名苏州市实验小学的学生身着汉服,正在诵读《沧浪濯缨》,吸引众多市民、游客驻足观看。幽远的吟诵,令人仿佛重回千年前的北宋园林。远处亭中传来《沧浪行》婉转悠扬的歌声,情景演绎了沧浪亭的文化意象。知名画家徐云鹤向市民、游客讲述沧浪亭与众不同的地方。

昨天,沧浪亭内还重现了古时晒书场景:园内路径两旁、假山上摊开摆放着150多册线装图书,市民、游客纷纷翻书、看书。苏州博物馆研究馆员沈建东向大家介绍苏州“六月六”晒书民俗,“梅雨季节后,逢到好天气,老苏州家家户户会把家里的衣物搬到阳光下照晒消毒,以防虫蛀、霉烂。苏州多书香门第,很多人家收藏着书籍、字画。民间习俗认为,农历六月初六晒书画,防虫蛀防腐蚀效果尤著,因此俗称为‘晒书’。”苏州市风景园林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周苏宁为大家推出了《东方美学——苏州园林艺术特色》讲座,阐述了苏州园林作为东方美学所具有的形式、内涵和特有的品质、典范。

活动中,市民、游客还参观了五百名贤祠、品尝了双塔市集的苏式早点、学习制作苏扇等。姑苏区图书馆馆长沈文虹介绍,“阅游阅美·苏园品读”四季读书会系列活动通过人文走读园林,让东方美学、市井烟火与士大夫的书卷气息形成一个雅俗共赏、主客共享的和谐空间。园中一日阅千年,希望大人、孩子有空经常到苏州园林里走走,读读书,这是每个苏州人的幸运。

“乐山乐水得静趣,一丘一壑自风流。在园林里读书,实现了人的内心世界与大自然外在世界的沟通,令人超脱世俗的狭隘,得以豁达从容、淡泊明志。诗书继世长,读书已经成为苏州人生活的一部分。本次活动是一次对文旅深度融合彰显‘江南文化’魅力的创新探索,希望文旅赋能激活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基因。”姑苏区教体文旅委副主任裴泓说。

标签:图书;小学生;汉服

责任编辑:刘慧

玩偶;消费;海外订单
一些传统服装企业加速布局这一新兴领域,“娃衣”生产企业也迎来大量海外订单。
照相馆;南京大屠杀;影片
这部融合珍贵史料与艺术表现的影片,以其震撼人心的真实影像,揭露日军侵华暴行,将这段被西方长期忽视的历史重新带入全球视野。
科普;健康知识;血脂
越来越多的医院和医务工作者积极运用新技术、新思维,将深奥的专业知识讲得深入人心。
画作;南京大屠杀;死难者
展览通过338幅人物画作,再现了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的血泪史和抗争精神。
江苏省;港澳台青年;传统文化
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它连接着过去与现在,也连接着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
heritag;innov;digit
当下,遗产的活化、创新与传承,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焦点。
留学预警;教育部;安全风险
近期,菲律宾治安不靖,针对中国公民犯罪多发。
长江隧道;扩建工程;太仓
“江海号”盾构机新近组装完成的隧道管片,毫米级误差,滴水不漏,外国友人很是感慨,忍不住上手触摸。
大运河;江苏;比利时
当天,“千年运河水韵江苏”专题展览精彩亮相,此外,一系列精彩活动还将相继在比利时、克罗地亚举行。
航站楼;淮安;涟水
近日,由中建八局承建的淮安涟水国际机场航站区改扩建工程房屋建筑总承包项目正式开工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