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国际在线 > 文化热点
泰州兴化:板桥道情——渔鼓简板里的自由人生
来源:“学习强国”江苏学习平台   2021-08-26 16:02:00
板桥道情是泰州兴化一项民间文学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清代“扬州八怪”代表人物郑板桥在清代雍正年间利用苏中地区流行的一种曲艺形式,创作了风格独特的十首道情词供人们演唱,被称为“板桥道情” 。

板桥道情是泰州兴化一项民间文学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清代“扬州八怪”代表人物郑板桥在清代雍正年间利用苏中地区流行的一种曲艺形式,创作了风格独特的十首道情词供人们演唱,被称为“板桥道情”。

道情在流传过程中,逐渐与民间歌谣相结合,发展成为各种曲艺形式。其中,有的称“道情”,有的称“渔鼓”,有的称“道筒”,其共同特点是以唱为主,以说为辅,也有只唱不说。

道情早在明代以前就已流传于兴化一带。兴化自古以来曲艺发达,元末明初邑庠生黄元瑞便十分爱好曲艺,创作了《南北曲》21套。清代,又出现顾麟瑞、李栋等曲作家,创作了《乐府定霸记》《峨眉研传奇》《犊鼻椰》等。由于兴化有着曲艺生存、发展的良好环境和传统,在清初便出现了创作道情词的作者李沂。李沂是“昭阳诗派”重要人物,他以创作诗歌自娱,继承了元代遗风,用“耍孩儿”曲调换头,谱制了十首道情。

受乡贤李沂影响,郑板桥看中了道情这一百姓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形式,在清雍正三年(1725年)至雍正七年(1729年),用“耍孩儿”曲牌写成《道情十首》初稿,这就是日后闻名天下的“板桥道情”。

板桥道情共十首,写老渔翁自由自在的生活场景,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樵夫砍柴,生活无拘无束;书生虽然生活清苦,但安然自得;歌咏历史,概括了从夏朝到明末各个朝代的兴衰;吟诵历史人物,表达自己对庄周、李耳和高卧隆中尚未出山时的诸葛亮的羡慕……

十首道情抒发了郑板桥的真实情感,即强烈要求个性解放,渴望从想象中的山林、湖泊、古庙、蓬门、柴扉中得到精神的自由。初稿一经写出,便很快被人传唱,在社会上广泛流传。

演唱板桥道情的道具简单,无需伴奏,其道具为渔鼓、简板。渔鼓一般用毛竹筒削成,直径约8-10厘米,竹筒选取四节(寓意二十四节气)。鼓皮多选用板油皮(生猪油包皮),刮平洗净油脂,贴在木板上阴干,再剪成大于竹筒底面的圆形皮块备用。使用时将皮块浸入水中泡软,紧紧绷在竹筒底部,套上筒箍,阴干后轻轻弹击鼓皮发出“嘭嘭”响声即可,鼓声以发出悦耳的“膛音”为佳。筒箍一般用铁丝圈成,箍圈直径大于鼓底直径约一厘米,用布条将铁丝缠粗至勒紧鼓皮。目前,也有用卷塑料布的塑料圆筒(直径10厘米,长80厘米)制成渔鼓,比竹筒更轻便,更易制作,共鸣效果更佳。鼓身可用包铜皮、油漆和雕划花纹等方式进行美化。

板桥道情演唱时分官调式和羽调式,在兴化一带多以宫调式为主,其曲牌为“耍孩儿”。每段有8句唱词,演唱内容切中时弊,体现了郑板桥的民本思想。风格上,雅俗共赏,寓意深刻,曲调优美,俊逸悠扬。

标签:道情;板桥;兴化

责任编辑:刘慧

玩偶;消费;海外订单
一些传统服装企业加速布局这一新兴领域,“娃衣”生产企业也迎来大量海外订单。
照相馆;南京大屠杀;影片
这部融合珍贵史料与艺术表现的影片,以其震撼人心的真实影像,揭露日军侵华暴行,将这段被西方长期忽视的历史重新带入全球视野。
科普;健康知识;血脂
越来越多的医院和医务工作者积极运用新技术、新思维,将深奥的专业知识讲得深入人心。
画作;南京大屠杀;死难者
展览通过338幅人物画作,再现了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的血泪史和抗争精神。
江苏省;港澳台青年;传统文化
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它连接着过去与现在,也连接着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
heritag;innov;digit
当下,遗产的活化、创新与传承,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焦点。
留学预警;教育部;安全风险
近期,菲律宾治安不靖,针对中国公民犯罪多发。
长江隧道;扩建工程;太仓
“江海号”盾构机新近组装完成的隧道管片,毫米级误差,滴水不漏,外国友人很是感慨,忍不住上手触摸。
大运河;江苏;比利时
当天,“千年运河水韵江苏”专题展览精彩亮相,此外,一系列精彩活动还将相继在比利时、克罗地亚举行。
航站楼;淮安;涟水
近日,由中建八局承建的淮安涟水国际机场航站区改扩建工程房屋建筑总承包项目正式开工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