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国际在线 > 文化热点
江苏南京:书香扑面来 “24小时图书馆”开到家门口
来源:“学习强国”江苏学习平台   作者:卫凌云   2021-10-26 16:21:00
10月20日上午8点半,吃完早饭收拾完家务的刘明全,迈着轻盈的脚步踏入距离小区步行仅5分钟的社区图书馆。

10月20日上午8点半,吃完早饭收拾完家务的刘明全,迈着轻盈的脚步踏入距离小区步行仅5分钟的社区图书馆。自从8年前退休至今,吃过早饭到图书馆读书看报成了他每天雷打不动的习惯。活到老学到老,“积财千万,无过读书”,对刘明全来说,这就是幸福的人生。

建邺区图书馆全天候“不打烊”,满足读者在夜间阅读和自修的需求。段仁虎 摄

刘明全家住南京市建邺区国泰民安小区。2017年4月,社区24小时图书馆对外开放。与四周热闹喧嚣的市井生活相比,这间社区图书馆显得很“低调”。200多平方米的面积,环境雅致安静、灯光明亮舒适,各类图书通借通还,还配备了自动借还机和自沉降式还书箱,附上详细的操作说明。不论何时,居民们只要刷下借书卡,图书馆的门就会自动打开,足不出院就可享受24小时阅读服务。建筑风格上借鉴了徽派建筑马头墙、小青瓦等特色,有着曲径通幽之美,室内则全部安装了中央空调。

“别看我们这图书馆小,书籍可不少,四五千册呢。子女平时不住在一起,小孙子放学才需要接,散步过来看看书可方便了!想看什么书就借什么书。”刘明全说,早些年想看书要去街边的书店借,为了省下每天几毛钱的租金,他要求自己在规定时间内看完借来的书。如今,“花上两辈子的时间也看不完”。

这几年,时不时来社区图书馆逛逛已经成了刘明全老两口的一大爱好。除了借阅书籍,老人们还爱在院子里坐坐,跟邻居们唠唠家常。“以前大家消磨时光,不是去打牌就是在找牌搭子,现在街坊邻里几乎都办了借书证,年轻人也喜欢上这儿来,小孩子在图书馆里安安静静写作业,大家的文化素养都跟着提升咧!”他笑着说。

附近居民谢传祺有时候晚上遛完狗,也爱来图书馆里坐上一会儿。“夜深人静的时候,在这翻翻书,很安静,感觉很好。”他说,过去想要借书,去最近的金陵图书馆,得乘坐半小时公交车;现在在家门口就能借,而且不受时间限制,自己读书的积极性更高了。

全民阅读要想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建立图书馆分馆便是一项实实在在的举措。近年来,南京市建邺区全面推进全民阅读工作,不断完善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着力打造“10分钟阅读圈”,建立了78家不同类型的图书馆分馆、阅读空间,覆盖街道、社区、园区、企事业单位等,实现100%全域覆盖,为群众提供就近阅读的服务环境。

“建邺书房国际青年文化广场·24小时书吧”“建邺书房·国青24小时书吧”,闹市里、公园里、企业里,“藏”在各种建筑里的公共阅读空间在建邺“生长”,不仅延伸了南京市民的阅读环境,更丰富了南京市民休闲娱乐的选择。只要你想读书,24小时都可以找到阅读场所;拿起一本书,走到哪里都是最惬意的书房。

“在工作和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今天,人们对慢生活的追求成了一种时尚。我们通过全民阅读的推广,打造唯美的阅读空间,将活动阵地不断向基层延伸,让知识的芬芳、文化的魅力滋养老百姓的心田,让阅读在南京市民中间形成一种氛围、一种时尚、一种潮流和风气。”南京市建邺区委宣传部有关负责人表示。

标签:图书馆;社区图书馆;全民阅读

责任编辑:胡朔

玩偶;消费;海外订单
一些传统服装企业加速布局这一新兴领域,“娃衣”生产企业也迎来大量海外订单。
照相馆;南京大屠杀;影片
这部融合珍贵史料与艺术表现的影片,以其震撼人心的真实影像,揭露日军侵华暴行,将这段被西方长期忽视的历史重新带入全球视野。
科普;健康知识;血脂
越来越多的医院和医务工作者积极运用新技术、新思维,将深奥的专业知识讲得深入人心。
画作;南京大屠杀;死难者
展览通过338幅人物画作,再现了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的血泪史和抗争精神。
江苏省;港澳台青年;传统文化
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它连接着过去与现在,也连接着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
heritag;innov;digit
当下,遗产的活化、创新与传承,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焦点。
留学预警;教育部;安全风险
近期,菲律宾治安不靖,针对中国公民犯罪多发。
长江隧道;扩建工程;太仓
“江海号”盾构机新近组装完成的隧道管片,毫米级误差,滴水不漏,外国友人很是感慨,忍不住上手触摸。
大运河;江苏;比利时
当天,“千年运河水韵江苏”专题展览精彩亮相,此外,一系列精彩活动还将相继在比利时、克罗地亚举行。
航站楼;淮安;涟水
近日,由中建八局承建的淮安涟水国际机场航站区改扩建工程房屋建筑总承包项目正式开工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