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张敏)3月2日下午,第三届中国·江苏游戏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游戏“科技+文化”分论坛在常州举行。
此次分论坛由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江苏省新闻出版局指导,以“创新·赋能·传承”为主题。现场,游戏行业主管部门、企业代表、专家学者共襄盛举,通过主题分享、圆桌论坛等形式,聚焦游戏产业的“科技+文化”双向融合,围绕游戏数实结合、文化传播等产业价值展开深度交流,共同研讨游戏科技与游戏文化的双向促进。
超四成游戏产品突出中华传统文化元素
“游戏已经成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外讲述中国故事的有效载体。”分论坛上,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敖然表示,专业报告显示,十年间,维持长线运营的1407款游戏产品中,在主题、人物、故事情节以及背景、音乐、服饰、建筑等内容方面,共计585款产品突出了中华传统文化元素,占比超四成。目前市场前80款热门移动游戏中,就有64款具备鲜明的中华文化属性,占比高达80%。
△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敖然
潜移默化的文化传播是网络游戏实现正向价值的突出优势所在。敖然表示,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将目光投向优秀传统文化宝藏,在创造研发中更加注重中华文化元素的挖掘和呈现。
腾讯互娱公共事务总经理余睿超表示,作为一家“科技+文化”公司,腾讯游戏以文化和技术为支撑,持续优化游戏品质,深入推进游戏精品化战略。如《天涯明月刀》在行业内率先提出 “国风文化传承计划”。《妄想山海》以《山海经》题材为蓝本,传承了流传至今的巫咸文化。《王者荣耀》多维度传承中华文化之美,有1.1 亿玩家在游戏内成为敦煌文化的数字供养人;1.47亿玩家在峡谷中重新奏响了《高山流水》。
△腾讯互娱公共事务总经理余睿超
游戏已成为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试验场
在科技方面,敖然表示,游戏已经成为探索数字技术创新与应用、反哺外部产业创新的重要领域。
专业报告显示,2011-2019年是国内游戏科技研究的高速增长期。2020年,游戏行业对芯片、高速通信网络、AR/VR产业的科技进步贡献率分别提高到 14.9%、46.3%、71.6%。游戏已成为数字技术原始创新、应用创新和跨域反哺的重要试验场。
余睿超表示,依托游戏先天的科技属性,游戏有望成为推动科技创新、数字经济发展的新动能,腾讯游戏也在积极探索,希望让游戏技术在更多领域发挥更大的价值。
2022年,腾讯开展了一系列游戏技术合作项目,例如在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办公室、国家文物局指导下,联合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等机构,共同打造“数字长城”项目,这是全球首次通过云游戏在内的多种游戏技术,实现最大规模人类文化遗产,毫米级高精度的沉浸互动式的数字还原。
此外腾讯游戏深度合作南航翔翼,利用物理真实的光照和渲染等游戏技术共同研发国产自研全动模拟机视景系统,模拟飞机起飞、着陆、巡航等各个时段的拟真画面和实时动态,让民航飞行员训练更高效更安全,为填补民用航空工业技术空白提供“游戏力量”。
科技+文化双向融合助力文化强国建设
当下,游戏正在以越来越多样的形态,与人们的生活产生更紧密的交集。
如何实现游戏产业“科技+文化”的双向融合,助推游戏产业高质量发展?分论坛上,行业主管部门、企业代表、专家学者各抒己见。
敖然认为,游戏企业和创作者要更善于运用游戏叙事与交互双重特性,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创作、生产、传播全环节,实现创意升级、产品优化和品牌锻造,让游戏产品实现从作品到精品、从精品到经典、从“高原”到“高峰”的跨越。此外,依托科技进步,鼓励游戏技术、模式、业态的全面创新。
华为网络解决方案高级专家袁博、毕马威中国技术和新经济管理咨询总监王克宇、咪咕云游戏产品总监陈子盛、腾讯研究院数字内容研究中心副主任胡璇、网易游戏社会责任促进中心专家曹曼文等进行了主题分享,共同探讨游戏科技+文化的新进程。
在圆桌论坛环节,王克宇、陈子盛、胡璇、曹曼文几位业界大咖,还围绕“科技+文化”共创游戏新业态这一话题进行了精彩的观点碰撞。
△圆桌论坛
大家纷纷展望,在游戏主管部门的指引下,游戏企业进一步深入挖掘游戏产业的优势与价值、与文化同频、与科技共振,向实体经济释放更多能量,为建设科技强国、文化强国、数字中国做出更加坚实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