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陶片具有明显的青铜器风格与宋代风格。记者 倪黎祥摄
元和塘古窑遗址发掘现场,考古专家在听取介绍,了解考古发掘情况。记者 倪黎祥摄
昨天下午,记者从元和塘古窑遗址考古成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经专家初步认定,元和塘古窑遗址就是南宋“平江官窑”的所在地。这是苏州考古史上的一个重要突破,也是苏州地域文明探源工程的重要成果,对苏州“江南文化”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平江官窑”所在地之谜
“平江官窑”所在地之谜的缘起,是一本南宋太常寺编纂的礼制文献——《中兴礼书》。
该书的《郊祀祭器》一卷中写道:“(绍兴十三年)四月二十九日,礼部太常寺言,勘会国朝祖宗故事……今看详欲乞先次圆坛上正配四位合用陶器,并今来所添从祀爵坫并依新成礼器仿《博古图》,内陶器下平江府烧变……”寥寥数语,交待了绍兴十三年(公元1143年),宋高宗赵构举行了一次郊祭,祭祀所用的一批陶器,是依据内府提供的《宣和博古图》交由“平江府烧变”。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郑嘉励指出,这一事件的背景是,饱经战乱的南宋朝廷在与金国关系缓和后,需要用一场祭祀活动来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然而,在金兵的掠夺之下,王室祭祀的礼器已然不能满足需要,于是令平江府(今苏州)烧制陶器,建康府(今南京)铸造铜器,临安(今杭州)制造竹木器。
而苏州承接南宋朝廷的订单,应当是仅此一次。浙江省古陶瓷专家李刚在《南宋官窑概论》一文中指出,宋室南迁之初,祭祀所用的陶瓷器主要由余姚官窑供给,“因平江府只此一次承担了朝廷下达的烧制祭祀‘陶器’的任务,故没有必要专门设立窑场来烧造数量如此之少的祭器,它们当在既有窑场中烧搭。”也就是说,所谓的“平江官窑”,其实是为此次郊祭而特设的临时御窑。
也正是因为这种临时性,长达30多年的时间里,学界一直没能找出“平江官窑”的真正所在地。“再加上古代‘陶器’的概念与今有别,实际包含现在的陶器和瓷器,很多人认为《中兴礼书》中的‘陶器’也许是‘瓷器’,因此走了不少弯路。”苏州市考古研究所所长程义告诉记者,“在此之前,很多历史文献,包括民间传说,都指向苏州在南宋时期曾为皇室烧造过祭器,也有文博学者在西山、光福等地寻找过这座传说中的‘平江官窑’,但都无功而返。”
元和塘古窑遗址出土的陶器
2月23日,苏州市考古研究所传来消息:在对元和塘古窑遗址过往发掘资料的整理过程中,考古人员发现了一批带有青铜器风格纹饰的陶器,或可力证该处古窑址系文献中所载南宋“平江官窑”。
元和塘古窑遗址位于相城区元和街道元和塘两侧,从2016年至2022年,历经4次考古发掘,被认为是苏州已发现的古窑遗存中分布范围最广、延续时间最长、数量最多、面积最广、保存最完整、等级最高的窑业遗存。其中,2016年、2019年的两次前期考古发掘聚焦于元和街道南窑村的“南窑发掘点”,2021年至2022年的连续考古发掘则在元和塘两侧的其他4个发掘点进行。目前,该地块已揭露出一座大型古窑群和水井、灰坑、水池等文化遗迹,出土各类文物数百件(组)。
这些出土文物,以烧造变形或残破的器物为主,器形主要有盆、灯盏、扑满、钵、甑、铃铛、模具、瓷碗、建筑构件等。前段时间,苏州市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在对相关器物进行初步整理时,有了惊人的发现:其中一批早于明代的陶器,器身点缀的龙纹、凤纹、夔龙纹、云雷纹等纹饰,呈现出明显的青铜器风格,另有若干件黑陶器,是高档的陶礼器,很可能是皇室祭祀所用。故宫博物院与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初步观察后,认为这些陶器与南宋都城临安旧址出土的器物十分接近。
这也就说明了,《中兴礼书》中的“陶器”也许确系陶器,而元和塘古窑遗址群则是所谓“平江官窑”的所在地。但一切仍需进一步论证,程义和苏州市考古研究所的工作人员焦急地等待着这一天的到来。
谜底终于被考古专家揭晓
“太震撼了!”就在昨天,郑嘉励在元和塘古窑遗址的勘探现场,情不自禁地感慨道,“我在古窑遗址现场看到了发掘到的路面,一眼就觉得它不是一般的民窑。这段路面和杭州南宋御街的路面非常相似。里面出土的一些黑陶礼器,似乎也和《中兴礼书》中记载的一样。”
这一天,北京、上海、浙江等地的20余位考古界权威专家齐聚苏州,只为揭开“平江官窑”所在地之谜。
专家们在考察完元和塘古窑遗址及其出土文物后,一致认定元和塘古窑遗址就是“平江官窑”的所在地。
故宫博物院馆员王光尧认为,这些陶器在官方烧造礼器的图册——《宣和博古图》及《三礼图》中能找到对应的器物,“比如《三礼图》中的礼器‘丰’,这次出土的陶器里也有器形相似的。另外,这些陶器的仿青铜风格纹饰,及其烧造的精细程度,都应当是皇室祭祀所用。”
“种种证据表明,元和塘古窑遗址就是‘平江官窑’的所在地。”王光尧补充道,“从御窑金砖的技术传播史以及现有的考古证据来看,陆慕地区也有从南宋经元,再到明清的技术传承和流变。这个古窑遗址的发现,在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史上,在中华文化的传承史上,有着重大的意义。”
据了解,下一步,相关部门将持续挖掘和阐释“平江官窑”的文化内涵。同时,相城区也将按照“大遗址”的保护思路,制订遗址公园规划,维护遗址的完整性和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