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大运河的原点城市和大运河申遗牵头城市,扬州与大运河同生共长。记者18日在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附近采访时看到,大运河非遗文化园二期项目迎来新进展,施工防护网已经拆除,整个建筑群雏形展现。
大运河非遗文化园二期效果图。
初现雏形
施工防护网拆除,建筑揭开面纱
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是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三湾核心展示区的标志性工程,其配套项目大运河非遗文化园将集中展示扬州与运河文化相关的非遗代表性项目,让更多市民、游客在了解、体验中喜欢扬州,热爱扬州。大运河非遗文化园是江苏省“十四五”时期文化及相关产业重点项目之一,一期项目建成后,受到市民和游客的喜爱。一期项目充分利用与水相邻的优势,围绕从园中穿越的七里河做文章,以大尺度的运河水城肌理展现扬州风貌,与附近的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联动,园中造型各异的拱桥、木桥、悬索桥等构筑了一个桥梁“微世界”,河道两岸的庭院、长廊、楼阁,水中星罗棋布的小岛、景观亭等巧妙结合了传统设计和现代工艺。
大运河非遗文化园二期项目总建筑面积约14.5万平方米,东至大学南路,北至开发东路。记者18日在施工现场看到,经过施工人员奋战,大型施工塔吊已经不见踪影,施工防护网已拆除,整个建筑群外部装饰基本完成,地面及各项配套工程正在施工之中。
水街风韵
建筑依水而建,七里河穿园而过
记者在现场看到,大运河非遗文化园二期项目与一期形成了一个整体板块,一条河流从中穿过,这条河流就是七里河。河道两侧是建筑群,建筑群延续了一期的建筑风格,既具有古建风韵,也有现代元素。
虽然目前还没有打造完成,但从效果图上可以看到,建筑群采用了扬州传统建筑院落式布设,有庭院,有小广场,有绿树鲜花,充分利用七里河从中间穿越的优势,围绕水来做文章,建筑群内有大量水面和河道,建筑依水而建,呈现出“水街”的风韵,同时在水中布设有小岛、景观亭。
年底建成
打造开放式文化商业街区
在去年我市城建计划中,大运河非遗文化园二期项目作为重点工程项目名列其中。这一项目依托扬州运河三湾景区及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等文旅资源,打造以旅游为引、文化为魂、产业为基的文、产、城文化旅游示范区,充分释放经济、文化和社会效应,建设开放式文化商业街区,带动扬州三湾片区经济活力显著提升,计划2025年年底建成。
施工现场。
未来有关方面将不断巩固扬州三湾非遗文化园一期项目在文旅融合发展上的成功经验,借力成熟的招商运营平台,放大招商要素资源优势,加速形成文旅产业集群,不断提升产业质态。
大运河非遗文化园二期项目建成后,将与一期项目、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三湾公园等融为一体,成为大运河非遗展示的又一窗口。下一步,扬州将继续立足“世界运河之都”定位,将文化园建设成历史与现代、国内与国际、文化与生态相得益彰的运河文化交流样板。
通讯员 居建平 记者 张孔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