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泗洪县积极推动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创新中融入思政元素,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守正创新,传承历史文脉,深入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服务高质量思政工作的有效路径,让非遗在“四个泗洪”建设中焕发新活力、提供新动能。
载体建设夯基础,品牌打造强传承。优化非遗传承载体建设布局,充分发挥非遗传承基地、传习所等阵地载体作用,坚持长期免费对公众开放,鼓励传承人依托阵地自行学习、传承带徒并向社会进行广泛宣传,扩大非遗知晓面和影响力。例如,朱湖镇打造“朱湖有戏”等文化品牌,将泗州戏非遗表演与现代文化相结合,吸引更多年轻群体关注。
思政铸魂赋新意,青春接力续文脉。加强非遗传承梯队建设,培育一批热爱非遗、传承非遗的年轻队伍,积极推进传承人将爱国主义教育、扫黄打非等元素融入作品。在朱湖镇实验学校,他们组建青少年非遗社团,编写泗州戏非遗校本教材,让非遗和思政工作有效结合,提升思政教育的吸引力。
全域浸润育新风,文化认同聚民心。积极开展志愿服务、文艺展演、校园文化活动等形式丰富的非遗展示交流活动,从社区到校园,从街头巷尾到文化场馆,吸引社会各界尤其是青少年群体踊跃参加。以非遗为桥梁,寓教于乐,在传承非遗中引导群众爱党爱国,坚定文化自信。
许进 季俊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