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jpg
《采茶》周明生  摄于镇江茶博园_副本.jpg
2019年4月19日,几位爱好紫砂艺术的外国友人在位于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镇的紫砂艺术家家中,赏玩紫砂壶。朱智辉_副本.jpg
P111 苏扇_副本.jpg
《无尘仓储》陈卫东,摄于江苏南钢无尘储煤场。13775584488_副本.jpg
3_副本.jpg
非遗润心 薪火相传
来源:新华日报   2025-02-21 10:50:00

近年来,泗洪县积极推动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创新中融入思政元素,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守正创新,传承历史文脉,深入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服务高质量思政工作的有效路径,让非遗在“四个泗洪”建设中焕发新活力、提供新动能。

载体建设夯基础,品牌打造强传承。优化非遗传承载体建设布局,充分发挥非遗传承基地、传习所等阵地载体作用,坚持长期免费对公众开放,鼓励传承人依托阵地自行学习、传承带徒并向社会进行广泛宣传,扩大非遗知晓面和影响力。例如,朱湖镇打造“朱湖有戏”等文化品牌,将泗州戏非遗表演与现代文化相结合,吸引更多年轻群体关注。

思政铸魂赋新意,青春接力续文脉。加强非遗传承梯队建设,培育一批热爱非遗、传承非遗的年轻队伍,积极推进传承人将爱国主义教育、扫黄打非等元素融入作品。在朱湖镇实验学校,他们组建青少年非遗社团,编写泗州戏非遗校本教材,让非遗和思政工作有效结合,提升思政教育的吸引力。

全域浸润育新风,文化认同聚民心。积极开展志愿服务、文艺展演、校园文化活动等形式丰富的非遗展示交流活动,从社区到校园,从街头巷尾到文化场馆,吸引社会各界尤其是青少年群体踊跃参加。以非遗为桥梁,寓教于乐,在传承非遗中引导群众爱党爱国,坚定文化自信。

许进 季俊豪

标签:传承;泗州戏;非物质文化遗产

责任编辑:王晶枫

阅读推荐
LOCAL1740102183268ARJL2NHPTQ.jpg
行走江苏大地,处处都有这般攀高逐新的场景。
微信截图_20250220163938.png
结合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实施,完善临时入境许可签发专区配套功能,推广入境卡智能填报终端等设备,提升专区办理效率。
e9V470jDCO2NV20qmewiVVQY.jpg
生育,一头承载着家庭的幸福传承,一头维系着国家的未来与民族的希望,紧密关联着“小家”的美满和“大家”的文明延续。
wNb3d86F6e9pd9rkQpmW35cg.jpg
“江苏药价通”已实现与招采子系统的互联互通,通过大数据发现价格差异,赋能价格治理。
resize,w_800,limit_0.jpg
随着天气回暖,江苏各地种植户们纷纷开启了春耕生产,为夏粮稳产打牢基础。
本网策划
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