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jpg
《采茶》周明生  摄于镇江茶博园_副本.jpg
2019年4月19日,几位爱好紫砂艺术的外国友人在位于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镇的紫砂艺术家家中,赏玩紫砂壶。朱智辉_副本.jpg
P111 苏扇_副本.jpg
《无尘仓储》陈卫东,摄于江苏南钢无尘储煤场。13775584488_副本.jpg
3_副本.jpg
江苏多个“从0到1”的背后
来源:新华日报   2025-02-21 10:16:00

□ 本报记者 蔡姝雯

持续夯实产业科技创新底座,江苏高质量基础研究成果接连涌现:“世界上首次观察到凝聚态物质中的引力子模”入选两院院士评选的“2024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发现最古老多细胞真核生物化石”入选《科学》杂志2024年度十大科学突破;“全球首次绘制早期地球高精度生物多样性曲线”,以长文形式刊发于《科学》……

多个“从0到1”的背后,是江苏对基础研究的长期重视、对前沿科学的重点关注、对原始创新的大力支持。一组数据可以佐证——

2024年,省政府新设规模24.8亿元的基础研究专项资金,开展首批3家“应用基础研究特区”改革试点,围绕战略性新材料、类脑智能、原子制造等领域实施67项基础研究重点项目,省杰青、优青项目均达100项、实现翻番,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超5000项、居全国省份第一。

多个“从0到1”的背后,也离不开持续推进的科技体制改革——

“应用基础研究特区”改革试点,围绕科技奖励提名、青年科技人才项目申报指标、外国高端人才引进等方面提出13条支持政策。67项基础研究重点项目,在发现、组织、管理、评价等环节大胆改革创新,赋予项目负责人更大的技术路线决定权、经费支配权和资源调度权。

南京大学集成电路学院教授王欣然承担的“面向新型显示和集成电路的二维半导体技术”基础研究重点项目,获得500万元专项资金接续支持。该研究具有较强的产业前瞻性,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团队研发的二维半导体材料厚度在1纳米以下、近乎透明、可随意弯折,用于Micro-LED显示芯片的驱动。“这是目前世界上最薄的半导体材料,仅有3个原子层的厚度,已实现在12英寸范围内的精准制备。”王欣然说。

科研经费的“滚动”加码,体现了江苏对目标导向的应用基础研究的坚定支持。目前,王欣然教授团队正在前期研发的基础上,重点聚焦面向Micro-LED新型显示、后摩尔时代集成电路两个核心应用场景,验证二维半导体技术路线的可行性,成果有望助力未来产业发展。

基础研究须久久为功,江苏有着深远的谋划。今年,全省将持续深入开展“1820”基础研究策源行动,加强有组织的基础研究,推动科研范式变革,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助力我省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

标签:基础研究;集成电路;半导体材料

责任编辑:王晶枫

阅读推荐
LOCAL1740102183268ARJL2NHPTQ.jpg
行走江苏大地,处处都有这般攀高逐新的场景。
微信截图_20250220163938.png
结合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实施,完善临时入境许可签发专区配套功能,推广入境卡智能填报终端等设备,提升专区办理效率。
e9V470jDCO2NV20qmewiVVQY.jpg
生育,一头承载着家庭的幸福传承,一头维系着国家的未来与民族的希望,紧密关联着“小家”的美满和“大家”的文明延续。
wNb3d86F6e9pd9rkQpmW35cg.jpg
“江苏药价通”已实现与招采子系统的互联互通,通过大数据发现价格差异,赋能价格治理。
resize,w_800,limit_0.jpg
随着天气回暖,江苏各地种植户们纷纷开启了春耕生产,为夏粮稳产打牢基础。
本网策划
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