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副主任胡竹:
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
为营造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以及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的浓厚氛围,加强全省各地各部门发展成就和今后一个时期重点工作的对外宣介发布,省政府新闻办于5月下旬起组织举办“奋进新江苏 建功新时代”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今天是系列发布的第二场——科技强省专场。
我们非常高兴地邀请到省科技厅厅长王秦,省委组织部副部长洪浩,省发改委副主任高清,省工信厅副厅长池宇,无锡市副市长周文栋,常州市副市长蒋鹏举,请他们向大家介绍我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推动科技创新发展所取得的成就,以及今后一个时期的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并回答记者提问。
首先,请省科技厅厅长王秦介绍江苏近十年来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进重大创新平台建设,提升区域创新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实践和成就,以及今后一个时期加快培育战略科技力量、推进科技自立自强、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等方面的目标任务及重点工作。
省科技厅厅长王秦:
同志们、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上午好!
首先,我代表省科技厅,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科技创新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很高兴参加今天的发布活动,与大家共同回顾十年来江苏科技发展成就,共同展望未来美好愿景。
一、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苏科技创新工作取得的主要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把握世界发展大势,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形成了从指导思想到战略部署再到重大行动的完整体系,我国科技实力进入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点的突破向系统能力提升的新阶段,为建成世界科技强国奠定了坚实基础。江苏作为我国首个创新型省份建设试点省,在全国创新大局中占据重要地位。省委、省政府始终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江苏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从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确立“聚力创新”的鲜明导向,到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发出建设“科技强省”的动员令,创新已成为江苏最鲜明的时代特征,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追求和共同行动。
经过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我省科技创新主要指标实现大幅跃升,与2012年相比,3个指标翻了近三番,5个指标翻两番以上,20个指标翻一番以上,8个指标增长50%以上。其中,从创新投入来看,2021年,全社会研发投入超3400亿元、是2012年的2.6倍以上,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2.95%,接近创新型国家和地区中等水平;全省研发人员超过90万人,其中“两院”院士117人、数量居全国省份第一,国家重大人才工程创业类人才约占全国的1/3。从创新产出来看,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41件,较2012年增长6倍多,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倍;我国15.1%的领跑技术分布在江苏,1/5的高技术产品出口来自“江苏制造”。从创新贡献来看,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6.1%,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47.5%,年均增幅均超过一个百分点,区域创新能力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列,已经成为我国创新资源最密集、创新活动最活跃、创新成果最丰硕、创新氛围最浓厚的地区之一。
这些年来,全省科技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总书记在江苏视察时强调的“以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切实把创新抓出成效”的重要指示精神,围绕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统筹当前需求和长远发展,提出“企业是主体、产业是方向、人才是支撑、环境是保障”的工作理念,推动我省科技事业取得明显成效,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具体表现为六个方面:
(一)集中力量攻克关键核心技术,产业自主可控水平实现新提升。我们坚持“四个面向”,加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等创新活动的全链条部署,集中力量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面向科技前沿,累计支持35位顶尖科学家领衔实施前沿引领技术基础研究重大项目,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约4万项,获国家科学技术奖通用项目439项、居各省(自治区)之首,王泽山院士、钱七虎院士相继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面向经济主战场,累计实施1197个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直接带动新增销售5418亿元、利润666亿元,我省纳米科技、超级计算、生物医药、物联网等产业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和重大产品创新水平位居国际前列。面向重大需求,瞄准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前沿材料等重点领域,累计实施1000多项产业前瞻及关键核心技术研发项目,突破了一批关键技术瓶颈。比如,高质量大尺寸氮化镓单晶衬底、T1100级高强高模碳纤维、重组人源化PD-L1单抗等均处于国际一流水平;呼吸机传感器芯片、高功率半导体激光芯片、高端DSP芯片等打破国外封锁垄断,12英寸屏蔽栅功率器件制备工艺线、FPGA芯片等重大战略产品填补国内空白。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发挥科技支撑民生作用,累计组织实施102项重大社会发展科技示范工程项目,布局建设20个省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聚焦粮食安全加强研发攻关,累计育成主要农作物新品种642个,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71%,不断增进人民群众的科技福祉。
(二)加快布局重大创新平台,战略科技力量培育取得新突破。高起点建设实验室,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纳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布局,牵头承担国家6G总体技术研究任务,创造了太赫兹无线通信世界最高实时传输记录等一批重大成果。深海技术科学太湖实验室初步建成世界集成规模最大的船舶与海洋装备总体性能试验设施群。材料科学姑苏实验室组织实施29个重大攻关项目,“固态纳米孔DNA测序仪”项目获首届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总决赛优胜奖。高标准建设技术创新中心,国家生物药、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成功获批,目前,国家生物药技术创新中心已经发布了首批核酸药物“揭榜挂帅”技术攻关项目,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初步实现了自主可控的第三代半导体6英寸芯片。新布局建设集成电路设计自动化、光电技术、特种合金等7家省级技术创新中心。高层级建设重大科研设施,未来网络试验设施、高效低碳燃气轮机试验装置等落户江苏,省部共建有机电子与信息显示、放射医学与辐射防护等国家重点实验室成功获批,国家超算无锡中心先后三次获得国际高性能计算应用领域最高奖——“戈登·贝尔奖”。
(三)持续巩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创新型企业集群不断壮大。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小升高”行动、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春风”行动,推进优化高企认定管理服务改革,累计下达高企培育资金46.3亿元,2021年全省高企总数达3.7万家、居全国第二;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超过7.2万家,成为全国首个突破7万家的地区。大力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支持创新型领军企业牵头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组建创新联合体,联合行业龙头企业探索建立省企联合出资支持基础研究新机制。在苏南自创区率先开展企业基础研究投入补助试点,引导有条件的企业加大基础研究投入。推进企业研发机构“百企示范、千企试点、万企行动”,建有国家级企业研发机构163家、居全国前列。大力优化企业创新发展环境,国家级孵化器数量、面积及在孵企业数持续保持全国第一。全省企业科技税收减免额连跨7个百亿元台阶,超过830亿元,企业专利申请和授权量连续多年稳居全国前列。目前全省80%以上的专利授权、研发人员和研发投入都由企业完成。
(四)进一步优化创新布局,区域创新整体效能迈上新台阶。发挥苏南自创区创新引领作用,率先制定颁布自创区条例,率先设立专项资金,率先出台一体化发展实施方案,逐步形成了“五城九区多园”的创新一体化发展格局,全省70%以上的研发投入、80%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和90%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都在苏南实施或完成,已经成为我省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引擎。发挥高新区创新主阵地作用,做实做好“高”和“新”两篇文章,布局建设省级以上高新区54家,其中国家高新区18家,数量居全国第一,率先实现设区市全覆盖。苏州工业园区纳入“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建设试点。南京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获国务院批复,成为我国首批两个农高区之一。全省高新区全员劳动生产率达55.8万元/人,每平方公里地区生产总值达5.1亿元,分别是全省平均水平的2.3倍和5.1倍。发挥创新型城市示范带动作用,拥有国家创新型城市13个,在全国率先实现设区市全覆盖,南京获批建设首个引领性国家创新型城市;5个县级市入围首批国家创新型县(市),数量居全国第一。
(五)着力激发人才创新活力,高水平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新成效。进一步完善科技人才政策,省级层面先后出台“科技创新40条”“科技改革30条”等一批突破性政策,实施科技创新减负行动,赋予创新主体和科技人员更大的科研自主权,让科技人员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科研工作中。大力培养青年科技人才,发挥省自然科学基金导向作用,累计支持11000多位优秀青年科研骨干开展基础研究,激励青年人才勇闯科研“无人区”。入选国家杰青378人、数量居全国省份第一。加快集聚海外高层人才,推行外国人工作许可、居留许可“一窗式”办理,推动外国人才工作许可省内互认,持续提升外国人才便利化服务水平,累计发放外国人工作许可超过10万件,55名外国专家获中国政府友谊奖。推进科技人员下基层,累计选派10批945个科技镇长团,选聘9批6440名专家教授担任企业“科技副总”,活跃在基层一线的科技人员超过10万名。
(六)大力营造良好创新创业生态,科技治理能力现代化迈出新步伐。深化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改革创新,探索项目经理、合同科研、团队控股、拨投结合等市场化改革举措,布局建设专业研究所68家、企业联合创新中心204家,成功转化科技成果6100多项,孵化高科技企业1100多家,省产研院两项改革举措列入国家全面创新改革任务清单,入选全国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典型案例,荣获江苏改革开放40年突出贡献先进集体称号。探索重大科技任务组织实施机制,发挥政府重大科技创新“组织者”和企业技术创新“出题者”作用,探索“任务定榜”“前沿引榜”“企业出榜”“需求张榜”等新模式。比如,采取“揭榜挂帅+赛马制”方式,实施呼吸机“攻芯”计划,经过14个月的攻关突破,成功研制出全国首个呼吸机国产芯片,实现了国产替代和规模化应用。持续拓展开放协同创新空间,率先与以色列、芬兰、挪威、新加坡、奥地利、斯洛伐克等10个国家或地区建立政府间产业创新合作联合支持机制,“深时数字地球”国际大科学计划落户启动,建设中以两国政府首个共建的中以常州创新园,产业创新合作全球伙伴关系网络不断扩大。省政府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签订长期战略合作协议,实现国内所有“985”高校与我省合作全覆盖,2021年我省与中科院合作项目销售收入超过1400亿元,连续15年位居全国第一。
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与加快建设科技强省的要求相比、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相比,我省科技创新还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比如,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还不强,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还不高,产业结构仍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科技人才队伍结构有待优化,科技生态需要进一步完善等。
二、未来五年加快科技强省建设的总体部署
立足新发展阶段,我们将聚焦建设科技强省,狠抓科技政策扎实落地,努力在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培育战略科技力量、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打造区域创新高地上作出先行示范,勇当我国科技和产业创新开路先锋。一是把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作为首要任务。突出江苏最有基础、最有优势的领域,集合全省优势资源和力量,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实现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和安全稳定。二是把实施科技创新重点行动作为关键抓手。统筹推进战略科技力量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双提升”、碳达峰碳中和科技支撑、创新人才集聚、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创新创业生态优化等“七大行动”,全面提升创新体系效能,增创高质量发展新优势。三是把打造区域创新发展增长极作为重要路径。深入贯彻国家区域发展重大战略,提升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引领能力,打造沿海科技走廊和沿江产业技术研发带,加快建设带动性强的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着力构建“一极引领、廊带支撑、多点崛起”新格局。四是把加快推进科技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强大动力。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科技体制改革三年攻坚方案,以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激发创新主体活力、完善科技治理机制为着力点,推动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向纵深发展。
江苏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副主任胡竹:
谢谢王厅长。下面请无锡市副市长周文栋介绍无锡的有关情况。
无锡市副市长周文栋:
各位记者朋友,大家好!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无锡经济社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根据安排,我来介绍一下无锡科技创新工作有关情况。
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无锡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积极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等重大战略机遇,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核心战略和产业强市主导战略,科技实力持续增强,创新能力大幅提升,为建设“强富美高”新无锡提供了强劲科技支撑。2021年全市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7.6%、较2012年提高8.5个百分点,自2013年起连续9年位居全省第一;全社会研发投入超过450亿元、是2012年的2.25倍,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21%;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387.7亿元、是2012年的6.7倍;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49.9件、是2012年的7倍;近十年获国家科学技术奖71项、中国专利奖75项,主导参与制定修订国际标准66项、国家和行业标准2386项,均位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根据《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1)》,无锡位居全国城市第13位、地级市第2位。主要工作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突出主体培育,进一步涵养了无锡创新发展的“源头活水”。我们坚持把创新型企业培育摆在首要位置,遵循企业成长规律,按照不同阶段成长特点,精准制定扶持政策,加速孵化科技型中小企业,梯次培育雏鹰、瞪羚、准独角兽企业,全力壮大高新技术企业,推动全市创新型企业集群规模持续壮大、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创新活力持续激发。截至目前,全市雏鹰、瞪羚、准独角兽培育企业分别达到2981家、1676家和144家,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达到4608家、为2012年的4.1倍,科创板上市企业达到10家、位居全国前十、全省第二;累计建成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到1687家、较2012年增长91.1%,其中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到654家。通过创新型企业培育的持续带动,2021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首破万亿、达到10514亿元,占全省比重达到15.28%,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49.2%、较2012年提高10.1个百分点。
二是突出载体建设,进一步锻造了无锡创新发展的“硬核支撑”。我们坚持把创新创业载体作为关键抓手,加快建设步伐,做强功能承载,形成有利于创新成果迸发的“场效应”。在空间布局上,大手笔谋划建设太湖湾科技创新带,并相继启动梁溪科技城、霞客湾科学城、陶都科技新城、宛山湖生态科技城、洗砚湖生态科技城等科创功能片区规划建设,一大批创新创业发展高地、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前沿阵地正在加快构建。在平台能力上,布局建设了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国家集成电路特色工艺及封装测试创新中心、深海技术科学太湖实验室、长三角太阳能光伏技术创新中心、江苏集萃集成电路应用技术创新中心等战略科技力量,诞生了“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奋斗者”号万米载人潜水器等大国重器。在示范带动上,成立无锡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接续实施3轮“三年行动计划”,2021年无锡高新区、江阴高新区以占全市7.7%的土地面积创造了全市26.5%的地区生产总值,在国家高新区评价排名中分别升至第20位、第45位;江阴市入围国家首批创新型试点县(市);江苏省惠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获批筹建;中国物联网国际创新园获2019年度“亚洲最佳孵化器奖”,成为全省首家获此殊荣的单位。
三是突出技术攻关,进一步积蓄了无锡创新发展的“澎湃动能”。我们坚持把技术创新作为战略基点,着力突破制约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加快构建自主可控的现代产业体系。聚焦物联网、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两机”等重点产业和关键领域,滚动实施关键核心技术研发计划和重大科技成果转化计划,近十年累计实施国家、省、市项目超1000项,在压力传感器芯片、超大容量电容器、高温母合金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持续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截至目前,无锡拥有千亿级产业集群10个,其中2021年物联网产业规模达到3563亿元、十年来产业营收年均增长27.32%,集聚物联网企业超过3000家,成功入围国家首批先进制造业集群;集成电路产业规模由2012年的516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1783亿元,总量位居全省第一,共有A股上市企业11家、形成了“集成电路无锡板块”;2021年生物医药产业规模达到1409亿元,形成了医药研发服务外包、医药及医疗器械高端制造、特殊医学配方食品等国内领先的优势产业。
四是突出资源集聚,进一步构筑了无锡创新发展的“强力磁场”。我们坚持把集聚高端资源要素作为重要路径,提高链接效能,建立协同创新机制。瞄准产业发展方向,持续深化与中科院、清华大学等高校院所的战略合作,累计建成新型研发机构46家、校企联盟1321家、省级院士工作站24家,特别是去年我们抢抓国家设立高校未来技术学院的先机,率先与国家首批12家高校实现合作全覆盖。实施“一所一策”,借好“近水楼台”,先后与公安部交科所、中国船舶七〇二所等驻锡科研院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推动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实施“太湖人才计划”,累计认定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团队)项目超2200个,全市人才总量达到195万人,孕育产生了药明康德、远景能源、卓胜微电子等领军企业,连续三年获评“中国最佳引才城市”。
五是突出生态营造,进一步厚植了无锡创新发展的“肥沃土壤”。我们坚持把构建一流创新生态作为根本保障,厚植创新创业发展沃土,让创新的种子枝繁叶茂、开花结果。在全省设区市率先颁布出台科技立法,《无锡市科技创新促进条例》已于今年2月1日正式施行,不断筑牢科技创新的法治基石。加大科技创新政策供给,先后制定“创新30条”、“创新10条”等突破性大、含金量高、覆盖面广的政策举措,持续释放政策红利。认真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等科技政策,确保各项惠企政策“应享尽享”,惠及企业近41000家(次)。强化科技创新金融支撑,自2014年设立贷款风险补偿资金,预计今年发放科技风险补偿贷款将超过100亿元、近五年保持年均20%以上的增长,连续五年获评“苏科贷”优秀(A类)地区;2021年又设立了市天使投资引导基金,持续为创新型企业加快发展保驾护航。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无锡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坚决扛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光荣使命,下非常之功,用恒久之力,加快打造国内一流、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高地,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我就发布这些,谢谢大家!
江苏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副主任胡竹:
谢谢周市长。下面请常州市副市长蒋鹏举介绍常州的相关情况。
常州市副市长蒋鹏举:
各位媒体朋友,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大家好!非常高兴借此机会向大家介绍常州科技创新发展情况。首先,我代表常州市人民政府,对各位媒体朋友长期以来对常州的关注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2021年,常州市地区生产总值达8807.6亿元,排名全国第25位;人均GDP16.69万元,排名全国第9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688.1亿元,增长11.6%,增速苏南第一;新增上市企业10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16家,净增高新技术企业418家;新增独角兽企业(含潜在)24家,位列全省第三;引进各类人才10.6万人;新建改建人才公寓3.1万套(间)。民生实事项目全面完成,改造老旧小区81个,成为全国首批、全省唯一的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位列中国地级市基本现代化指数第12位、先进制造业百强市第16位、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第18位,入选“科创中国”试点城市。
一、十年来科技创新主要成就
2012年以来,我们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和历次全会精神,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政策体系更完善,企业创新能力更强,产业创新水平更高,创新生态环境更优,为经济社会发展强力赋能。
一是城市综合创新实力显著提升。十年来,R&D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由2011年末的2.3%提升到2021年末的3.28%;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由4.77件提升到44.8件;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5.7%;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数、工业大奖数、工业强基工程项目数,均居全国同类城市第一。在2021年度中国城市科技创新发展指数排名第19位(地级市第4位)、国家创新型城市排名第16位。
二是创新主体集聚水平显著提升。十年来,高新技术企业由618家增长到2915家;上市企业由32家增长到81家,其中科技型上市企业72家;独角兽(含潜在)企业31家、瞪羚企业201家;市级以上“三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1988家;市级以上创新创业载体295家;拥有国家级创新平台18家,与中科院共建平台7家,省级以上创业平台148家,省级以上科技创业孵化链条7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46家。实施“龙城英才计划”,全市人才总量达145.5万人,2700多个领军型人才项目落户,每万名劳动者中高技能人才数连续八年全省第一。
三是产业技术创新水平显著提升。十年来,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36.2%增长到48%。现拥有同类城市中最完备的产业体系,国家工业41个大类中常州有33个,207个中类有189个,666个小类有598个,十大先进制造业集群加速壮大,智能制造装备、新型碳材料产业集群进入“国家队”,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八大高成长性产业链拔节起势,特别是碳纤维、动力电池、光伏等一批产业集群抓住风口乘风而起、踏浪前行。碳纤维产业拥有中简科技、宏发纵横等龙头骨干企业33家,基本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正在创建碳纤维及复合材料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动力电池产业产值国内第一,占全国份额的1/3、全省的2/3;光伏产业年销售突破770亿元,区域产业规模全国最大,市场份额全球第一。
四是全域联动创新格局显著提升。十年来,创新型园区进位升级实现新突破,全市形成“一核两区多园”区域创新格局。“一核”指的是常州科教城。科教城被评为中国最佳创业园区第一名、全国卓越创新园区。集聚本科院校1所、省属高职院校5所,创新型科技企业近3000家,科技创新创业平台47家。平均每天转化1项科技成果,新增4件授权专利,创立2家科技企业。“两区”指的是两个国家级高新区——常州高新区、武进高新区。两个国家高新区最新综合排名分别位列第21位和第35位,形成了强大的创新产业集聚和辐射带动力。“多园”指的是全域布局的高新区。溧阳高新区正在争创国家级高新区;西太湖科技产业园在全国医疗器械国际创新园考评中排名第一;金坛华罗庚高新区已获省政府批复同意筹建,正式进入省级高新区序列;天宁、钟楼正积极争创省级高新区。
五是开放创新合作能级显著提升。十年来,常州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已与以色列、德国等十余个国家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建立海外研发机构70家。中以常州创新园被习近平总书记肯定为中以合作标志性项目。中以常州创新园、中德(常州)创新产业园、中瑞(常州)产业合作园等一批特色合作园区成为常州对外创新合作的靓丽名片。省级国际合作园区数量全省第一,获批国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进出口占比提升到42%。
六是创新生态发展环境明显提升。2021年,重磅出台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30条”和“创新政策20条”,设立400亿元政府科创资金,争取五年内带动各类社会资本形成2000亿元创新投入,营造最优创新创业环境,将创新这一“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聚焦企业“急难愁盼”,推出“政策、问题、共享、减负”科技创新服务“四大清单”,不断提高企业政策知晓率、服务满意度和获得感,着力打通科技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率先建设中国(常州)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高标准推进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
二、加快建设长三角创新中轴和产业科技创新中心
围绕“十四五”期间“建设国际化智造名城,打造长三角中轴枢纽”的城市定位,以“532”发展战略为指引,以“一园一室一中心”建设为方向,全力以赴实施创新发展六大工程,加快形成“创新链与产业链双轮驱动、创新链与人才链双向融合”的创新生态常州模式,加速打造产业创新高端引领、开放创新示范先行、全域创新活力迸发的长三角创新中轴与产业科技创新中心。
到“十四五”末,实现“四大目标”:
一是主要指标争一流。总量、质量指标争取全省第一方阵,增幅、增速指标争取全省前列。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3.5%,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50%,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55件,科技进步贡献率达70%。
二是创新要素翻一番。新引进高层次人才数、省级以上创新平台数、双创载体面积、新增注册企业数、高新技术企业数、科技型上市企业数均实现翻一番。
三是创新生态全构建。实现辖市区省级以上高新区全覆盖,创新服务能力和创新发展氛围大幅提升,城市能级快速跃升。
四是智造产业新标杆。以“智能制造龙城实验室”等一批重大创新平台为引领,以突破一批“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实施一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为支撑,以高端装备等千亿级产业集群为标杆的“国际化智造名城”和安全可控的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建成。
实施“六大工程”:
一是实施创新园区提升工程。高标准启动“两湖”创新区建设,紧扣“生态创新区、最美湖湾城”目标,奋力打造生态之城、秀美之城、科技之城、创新之城、青年之城、未来之城。激活各类高新园区动能优势,实施创新园区攀登计划,推进国家级高新区、省级高新区争先进位。
二是实施开放创新合作工程。以“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为契机,高举中以创新合作旗帜,乘势而上引进一批国际化高端创新平台、项目和人才,持续提升中德、中瑞等园区创新策源能力。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打造国际创新合作“一区一名片”。
三是实施科创平台建设工程。放大科教城“创新之核”的裂变优势,高标准打造智能制造龙城实验室。围绕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等优势及前沿领域,布局重大创新平台,突破“卡脖子”技术难题,争创碳纤维及复合材料国家技术创新中心。
四是实施创新主体培育工程。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实施创新型企业数量倍增计划,打造“初创企业—科技型中小微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以及(潜在)独角兽企业—上市企业”创新型企业发展矩阵。
五是实施双创人才集聚工程。加快创新人才集聚,引进一批战略科学家、卓越工程师和青年科技人才,助力打造“全国青年创新创业最向往的城市”。
六是实施创新生态优化工程。加快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创基金+人才集聚”五位一体的全过程、全要素创新生态链,打造“创新链与产业链双轮驱动、创新链与人才链双向融合”的创新生态常州模式,让“创新雨林”枝繁叶茂。
江苏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副主任胡竹:
谢谢蒋市长。下面请记者朋友就感兴趣的问题提问,请举手示意。提问前先通报所在新闻机构名称,为了给更多记者提问机会,每人最多一次提问机会,谢谢合作。
中国新闻社:
科技强省关键靠人才支撑,去年省委人才工作会议提出加快推进新时代人才强省建设、全力打造人才发展现代化先行区。请问,目前我省人才工作总体竞争力如何?新时代人才强省建设的目标是什么?有哪些推进举措?
省委组织部副部长洪浩:
党中央高度重视人才事业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对人才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特别是在去年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对加快新时代人才强国建设作出重大部署,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近年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按照中央及省委部署要求,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
目前我省人才发展总体竞争力,从全国占比来看,体现为“三个集”:一是两院院士集中,在苏院士117人,去年新当选院士16人、占全国新当选的10%,居各省区之首;二是各领域领军型人才集聚,国家级人才数量占全国10%以上,创业类国家重大人才工程入选数量连续13年居全国第一;三是产学研人才合作集群,全国65%的院士、40%的国家重大人才工程入选者在江苏创新创业或开展项目合作。从人才支撑发展效能来看,呈现出“三个显著增强”:人才引领高质量发展作用显著增强,人才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度显著增强,人才创新内生动力显著增强。全省76家科创板上市企业中,70%由省级以上人才计划入选者创办。
去年底,省委召开人才工作会议,这是新一届省委召开的第一个专题会议,全面部署新时代人才强省建设,提出未来五年和今后一个时期,人才工作总的目标是,着眼全省现代化建设需要,加快推进人才队伍现代化、人才效能现代化、人才发展治理现代化,把江苏建成人才强国雁阵格局的重要支点、全国科技创新的重要策源地,在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中扛起“江苏担当”、作出“江苏贡献”。
同时,明确“三步走”的战略安排:第一步,到2025年,人才强省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人才规模总量达1800万,高水平人才平台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人才引领发展作用进一步彰显;第二步,到2030年,基本建成人才强省,造就一流自立自强人才方阵,形成更具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第三步,到2035年,全面建成人才强省,重点领域集聚一批世界级顶尖人才,人才竞争力达到世界发达国家水平。
建设新时代人才强省不是空泛的口号,而是有具体的实践指向,主要突出“五个强”:一是“强”在高水平的国际化人才队伍上;二是“强”在高能级的载体平台上;三是“强”在高含金量的政策举措上;四是“强”在高匹配的人才供给上;五是“强”在高品质的人才生态上。
怎么样推进新时代人才强省建设,我们将聚焦“六个方面”的重点任务举措:
一是打造高水平人才集聚区,包括支持南京、苏州、无锡等人才集聚的中心城市创建国家高水平人才平台,同时打造各具特色的区域人才集聚地,加快建设高能级人才载体,形成错位发展、优势互补的人才发展布局。
二是建强支撑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人才力量,在统筹抓好各类人才队伍的同时,重点集聚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卓越工程师、优秀青年人才,加快形成站在科技前沿、引领科技自主创新、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高层次人才队伍。
三是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能力,通过引育结合、国际交流合作,建立基础研究人才长期稳定支持机制,创新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模式,实施卓越博士后集聚计划,推动人才工程体系优先支持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青年人才,形成我省本土领军人才成长梯队,坚定人才自主培养之路。
四是坚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针对人才发展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建立人才发展改革“放权清单”和“负面清单”,开展人才工作中唯“帽子”治理,推进人才发展综合改革试点,着力向用人主体充分授权,为人才创新创造松绑,充分激发人才发展活力。
五是深化产才融合发展,围绕先进制造业集群和“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编制核心人才库和紧缺人才图谱,加快建设龙头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多主体协同配合的创新联合体,优化“拨+投”“拨+贷”以及人才贷、人才投等人才金融产品,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六是加强党对人才工作全面领导,健全各级党委人才工作领导体制,配强人才工作力量,推进人才工作数字化,建立江苏省人才服务云平台,推行人才苏畅卡,设置12345人才苏畅热线,集成打造人才服务江苏品牌,多渠道帮助解决人才关切的安居、就医、子女教育等现实问题,努力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良好环境。
现代快报: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导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对于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能否介绍一下近年来江苏在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面的工作开展、取得成效情况,以及“十四五”期间的发展重点?
省发改委副主任高清:
党中央高度重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要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加快推进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更多新的增长点、增长极。2010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提出将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我国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举措,国家先后出台《“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指导意见》《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等重大政策文件,持续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我省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工作部署,强化顶层设计,聚焦重点领域,加强统筹协调,推动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一是注重高位推动。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成立省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全面统筹推进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和发展各项工作。二是注重顶层设计。连续制订出台三个五年发展规划,既强调对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节能环保等重点领域持续发力,也及时把握技术迭代和产业变革趋势,加强对新能源、5G、基因技术、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领域的前沿布局。三是注重示范带动。设立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和产业基金,聚焦重点方向、关键环节和未来趋势,以重大关键技术攻关项目、重大战略性产品产业化项目、重大创新平台载体项目等为抓手,加大试点示范支持,推动重点产业领域加快形成规模效应。四是注重生态构建。聚焦产业创新、企业培育、引才聚才、集群建设等加快构建完善上下贯通、左右协同的政策体系,深入探索推进营商环境优化、“放管服”改革和全面创新改革,逐步构建了适合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的产业生态。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引领我省未来发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主要成效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产业规模翻番支撑有力。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年均增速14%左右,截至2021年底,产业规模总量较2010年翻两番,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工业比重提升约20个百分点达到39.8%,成为支撑我省经济稳定增长的关键力量。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跨入万亿级产业“俱乐部”;光伏、节能环保和海洋工程装备产业规模占全国比重分别达40%、25%和30%左右。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以来,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主动作为,有效克服疫情负面影响,对全省规模工业增长的贡献率明显提升,有力支撑了全省工业经济的稳定持续健康发展。
二是重大平台建设持续发力。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为代表的国家重大创新平台相继落户建设,有力提升了江苏在战略前沿的创新能级。2013年,未来网络试验设施获批,实现了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在江苏零的突破,2018年高效低碳燃气轮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落户江苏,填补我国大功率燃气轮机试验装置的空白。目前,未来网络试验设施完成33个光传输主干节点建设工作,具备大规模、超高速、低时延等对外服务能力。高效低碳燃气轮机试验装置首台全温加压单筒燃烧室试验台成功点火,纳米真空互联实验站二期项目加快建设,国家空间信息综合应用工程一期项目启动建设空间数据交换与汇聚平台,南京农业大学作物表型组学研究设施建设全面推进。8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纳入新序列管理,省级工程研究中心累计超过1100家。依托江苏优势战略性新兴产业,在集成电路、软件、生物医药、高端装备领域已布局的20家省级产业创新中心建设正在积极有序推进。
三是企业实力增强成果持续涌现。截至2021年底,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业企业超过15000家,其中产值超10亿元企业600余家。科创板上市公司70家,位列全国第一;9家企业入围2021年度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企业100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明专利授权量占全省总量的43.8%,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实现突破、转移和转化。“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完成万米海试,“神威·太湖之光”连续四次占据世界超级计算机 TOP500 榜首,“昆仑”超级计算机达到国际顶尖水平。“聚力一号”超大直径盾构机顺利下线,30多家企业参与国产大飞机C919首架机、水陆两栖飞机鲲龙600等国家重大工程研制配套,全球首艘驳船式液化天然气存储和再气化设施等一批高端海洋工程装备先后交付,可完全卷曲柔性AMOLED显示屏等率先实现产业化。
四是产业集群规模发展成效突出。依托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特色产业基地,高度集聚形成了一批产值超千亿的新兴产业集群,成为引领全省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引擎。2013年,南京市智能电网、盐城市海上风电、泰州市新型疫苗和特异性诊断试剂等纳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2016年,苏州纳米材料等15个地区列为省级战新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2019年,常州市和徐州市智能制造装备集群、苏州市生物医药集群成功进入国家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截至2021年底,南京市智能电网产业聚集两院院士6人、规模工业企业研发人员近7000人;泰州市建成全国规模最大的疫苗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平台以及全国首个国家级药品(疫苗)检查员实训基地;盐城市成功实现海上风电机组关键及核心技术的转化。徐州市智能制造装备集群获评国家首批先进制造业集群;苏州市生物医药集群核心区苏州工业园区综合竞争力在2021 年度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竞争力排名中居第一,集群发展成效显著获国务院督查激励表彰。
“十四五”时期,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环境错综复杂,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面临重塑,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既面临着更加深刻复杂的国内外发展环境,也处于全面提升产业能级的关键时期。省发展改革委将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部署要求,以“构建自主可控现代产业体系”为目标,会同省相关部门重点在四个方面持续发力,共同推动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平稳较快发展。一是加强科技支撑,着力打造产业创新策源地。坚持科技自立自强,突出创新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构建与新发展格局相适应的产业创新模式,全面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能力和水平。二是锚定重点领域,全面促进新兴产业提升能级。坚持把数字经济作为江苏转型发展的关键增量,促进高端软件、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等数字科技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力争到2025年末,全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较2020年实现翻番。实施产业基础再造、产业链现代化建设等重大工程以及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推动新旧动能加速转换。三是锻造企业实力,大力增强微观主体发展动力。着力发挥好大企业、大项目、大平台的示范带动作用,支持龙头企业积极承担或参与国家重大攻关项目,突破一批重大装备和关键零部件核心技术。四是强化集聚融合,全力做优产业创新创业生态。围绕产业生态、数字生态、研发生态、创业生态、金融生态、服务生态的适配,进一步优化生态建设发展路径。积极推动更多集群列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大力建设10个国家级和128个省级双创示范基地;扩大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基金规模,加大对种子期、初创期企业支持力度,推动更多战略性新兴产业优质企业在科创板等资本市场上市,实现科技、产业、金融高水平循环。
人民网:
企业创新已经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中央多次强调加快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营造了鼓励创新的氛围。请问近十年来,江苏在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方面主要开展了哪些工作?未来有哪些进一步考虑和推进举措?
省工信厅副厅长池宇:
感谢您对江苏制造业的关注。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当前江苏经济发展已进入创新引领加速、质量全面提升的新阶段,深入践行“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新使命新要求,必须坚持制造强省建设不动摇,持续保持和强化制造业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支柱地位和引领作用,努力构建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精神,以建设制造强省、网络强省为目标,围绕先进制造业集群和重点产业链,持续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着力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着力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着力培育自主品牌企业,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在提升产业创新能力方面,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是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发展16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和50条重点产业链,省先进制造业集群规模占规上工业比重提高到70%左右。特高压设备及智能电网、晶硅光伏、风电装备等7条产业链基本达到中高端水平。二是增强产业和企业创新能力。加大国家和省级各类创新平台建设力度,国家层面,创建了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2家(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国家集成电路特色工艺及封装测试创新中心)、国家企业技术中心129家、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24家、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48家。省级层面,试点建设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11家,认定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361家,省级工业设计中心412家,省级工业设计研究院6家。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规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2%左右、较“十二五”末翻一番。三是推进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工业互联网网络基础、平台中枢、安全保障作用进一步显现,累计建成智能制造示范工厂138家、智能车间1639家,培育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109家、标杆工厂135家,5G基站基本实现全省各市、县主城区和重点中心镇全覆盖,企业两化融合指数达64.8、连续七年保持全国第一。四是鼓励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全省年营业收入超百亿元工业大企业(集团)175家(初步统计),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累计分别达138家、285家、1998家,数量居全国前列。我省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达到462家,占江苏A股上市公司总数的77%。
今后一个时期,制造业仍然是支撑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军,也是建设科技强省、开放强省的主战场。我们将以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培育为引领,全力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更高水平的制造强省。主要推进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加快构建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推动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支持企业牵头或参与组建创新联合体。加强企业创新载体建设,实施企业研发机构高质量提升计划,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创新管理机制,提升创新能力,增强创新动力。每年建设200家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争创一批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围绕先进制造业集群和重点产业链,聚焦战略性、引领性和原创性重大产业基础共性技术需求,在重点领域布局建设一批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
(二)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聚焦基础零部件、基础软件、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产业技术基础等领域,实施产业基础能力提升行动,支持基础材料、零部件和软件企业与产业链下游应用企业协同攻关突破,重点提高基础产品的可靠性、稳定性,力争在高端液压件、超精密控制器、驱动器和传感器、光通信器件、设计仿真分析一体化软件、先进合金和纤维材料等领域取得突破。建设一批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提升研发设计、检验检测、技术成果转化、认证等公共服务能力。
(三)强化产业共性技术供给。聚焦国家有需求、江苏有基础的领域,支持企业实施高端装备、关键材料、核心零部件、核心软件、数字技术融合等攻关项目,力争在若干领域取得突破、补齐一批技术短板。支持企业创新产品应用和服务升级,推动更多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首版次软件、首批次材料享受保险补偿和各类激励政策。充分发挥创新联合体在整合创新资源、推动共性技术突破中的引领作用,支持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承担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
(四)全面推进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加快制造模式和企业形态变革,打造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江苏样板。推动数字技术全链条、全要素赋能制造业发展。支持骨干企业推动工艺创新、装备升级和业务流程再造,建设数字化全连接的智能示范车间、制造全过程智能化升级的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普及。力争到2025年,全省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基本普及数字化、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基本实现智能转型。
谢谢大家!
江苏科技报:
党的十八大以来,无锡科技创新发展成效显著、亮点纷呈,请问周市长,今后五年无锡在加快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方面有哪些举措?
无锡市副市长周文栋:
科技创新能力已成为城市发展最核心的竞争力。今后五年,无锡将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创新作为无锡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华山一条路”,系统谋划科技创新能力提升路径,全力打造国内一流、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科创高地,努力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烙下更多“太湖印记”。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全力打造创新创业空间承载。秉承“科产城人”融合发展理念,集中力量建设无锡太湖湾科技创新带,协同推进梁溪科技城、霞客湾科学城、陶都科技新城、宛山湖生态科技城、洗砚湖生态科技城等科技新城规划建设,加快构建“一带引领、多城联动、全域协同”的创新发展格局,力争五年内新增功能完备的科创载体面积达到800万平方米以上。
二是全力强化战略科技力量布局。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战略需求,加快太湖实验室条件能力建设,全力争取深海领域国家实验室布局无锡。聚焦产业技术创新需求,整合优势资源,积极在高性能计算、高端芯片、太阳能光伏等重点领域争创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力争尽快实现零的突破;同时加快组建无锡产业创新研究院,按照“产研院+投资发展公司+专业研究所”组织架构,五年内新增新型研发机构50家以上,构建有组织产业创新研发体系。
三是全力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今后一个时期,无锡将加快构建“465”现代产业体系,即重点打造物联网、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材)、软件和信息服务业4个地标产业,做大做强高端装备、高端纺织服装、节能环保、特色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等6个优势产业,积极培育人工智能、量子科技、化合物半导体、氢能和储能、深海装备等5个未来产业。在技术创新方面,重点围绕 “465”现代产业体系发展需要,优化“太湖之光”科技攻关计划体系,编制重点产业技术创新图谱和“卡脖子”技术清单,综合运用定向择优、“揭榜挂帅”等多种形式,着力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转化应用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力争五年内突破产业领域关键技术500项以上。
四是全力集聚高端创新资源要素。聚焦物联网、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智能装备、新能源及新材料等重点领域,对接大院大所,集聚高端资源,跟踪推进与首批12家高校未来技术学院合作事项落实落地;升级优化“太湖人才计划”,增强对战略科学家、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的“锡引力”,五年内新认定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团队)项目1000个以上。
五是全力优化创新创业发展环境。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投、贷联动缓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资金难题。加快建设功能完善、运行高效、统一开放的技术市场体系,提升 技术要素市场化配置能力。对照《国家科技体制改革三年行动方案》,深化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不断以制度创新释放科技创新活力。
香港大公文汇:
请问未来五年和今后一段时期,常州提升城市创新能级、打造长三角中轴枢纽的举措有哪些?
常州市副市长蒋鹏举:
围绕“国际化智造名城、长三角中轴枢纽”的城市定位,实施“532”发展战略,加快建设长三角交通中轴、创新中轴、产业中轴、生态中轴、文旅中轴,高标准打造长三角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现代物流中心、休闲度假中心,不断提升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统筹发展和安全示范区建设水平。
一是以交通建设为先行,打造能级更高、支撑更强的现代化常州。大交通构建大格局、引领大发展。充分发挥交通的基础先导作用,全力推进长三角交通中轴建设,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高标准建设现代物流中心,做大做强枢纽经济。着力提升综合交通体系覆盖广度、通达深度和连接速度,打造长三角现代物流中心,增强要素集聚“向心力”、扩大协同发展“朋友圈”,畅通现代化常州的“主动脉”。
二是以科技创新为引擎,建设创新引领、人才汇聚的现代化常州。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谋划实施一批最具比较优势、最能带动全局的重大创新平台载体。加快打造长三角创新中轴,建设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壮大创新型企业集群,汇聚海内外创新人才,营造一流创新生态,让创新创造成为龙城大地上的滚滚热潮。
三是以产业强市为支撑,打造结构优化、产业高端的现代化常州。坚持制造立市、产业强市、质量兴市,大力发展智能制造,推进产业迭代升级,增强全产业链把控力和竞争力,打造长三角产业中轴,在聚力高端化发展中增创新优势,在应对全球化变局中开创新局面,在引领数字化变革中激发新动能,在深化市场化改革中释放新活力,加快建设国际化智造名城。
四是以绿色生态为底色,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常州。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加快促进产业生态化、生活低碳化、能源绿色化,持续放大“一江一河四湖五山”自然资源禀赋优势,打造长三角生态中轴,推动绿色发展,攻坚污染防治,建好生态绿城,让绿色成为城市发展最鲜明的底色。
五是以文化建设为引领,建设文化繁荣、旅游兴旺的现代化常州。常州文化厚重丰盈、旅游时尚活力,两者叠加,就有了“诗和远方”的神韵。大力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建设长三角文旅中轴、休闲度假中心,要保护传承历史文脉,打造休闲度假中心,讲好城市精彩故事,让常州成为近悦远来的文化会客厅和旅游首选地。
作为提升城市创新能级的新引擎,常州将以今年上半年启动的“两湖”创新区建设为契机,按下空间重塑、系统再造的“快进键”,推动全市区域发展更加均衡、人口分布更加合理、资源配置更加高效、功能布局更加科学,齐心冲破发展天花板、协力再创城市新辉煌,将“两湖”创新区打造成为长三角交通中轴的枢纽先导区、创新中轴的核心承载地、产业中轴的成长驱动极、生态中轴的引领示范区、文旅中轴的特色样板区。
新华日报: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是所有技术问题的总机关。刚才王厅长也介绍了我省基础研究的相关情况,请问下一步我们在强化基础研究方面有哪些考虑和具体举措?
省科技厅厅长王秦:
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好。基础研究是推动支撑科学技术发展进步的源头,是创新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根本保障。从当前来看,我们面临的很多关键技术瓶颈制约,根子是基础研究基础薄弱,底层的根技术没有掌握在自己手里。从长远来看,要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必须加强原始创新,最根本的还是要依靠基础研究的不断积累和突破。江苏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基础研究,我们在全国比较早的设立了省级自然科学基金,每年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超过4000项,这几年我们还专门支持顶尖科学家领衔开展前沿引领技术基础研究,取得了一批重要原创成果。但也要看到,我们的全社会研发投入中基础研究投入所占份额还偏少,支持和评价机制有待完善。
基础研究没有捷径可走。必须要有十年磨一剑的专注精神,潜下心来把冷板凳坐热。下一步,我们将把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推动重点领域项目、基地、人才、资金一体化配置,下大力气增加源头供给,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原创突破。一是进一步优化基础研究支持体系。充分发挥政府作为重大科技创新组织者的作用,制定实施我省基础研究中长期规划,聚焦未来可能产生变革性技术的基础科学领域,完善分类资助和持续支持机制,进一步支持顶尖科学家领衔实施一批前沿引领技术重大基础研究项目,持续稳定支持优秀青年科技人员开展原创研究,激励更多科技人员勇闯科研“无人区”。二是进一步完善多元化基础研究投入机制。继续发挥省自然科学基金支持源头创新的重要作用,探索与龙头企业共同支持重大基础研究机制,同时深入开展企业基础研究投入奖补政策试点,用好高质量考核指挥棒,引导各地加大财政基础研究投入,力争“十四五”末我省基础研究投入占比较“十三五”末实现翻一番以上。三是进一步营造宽松的科研氛围。基础研究更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社会氛围。我们将加大体制机制创新力度,构建与基础研究规律相符合的绩效评价体系、科研组织模式、激励分配政策,充分赋予科研人员和科研机构在研究选题、技术路线等方面的决策权,激发人才创新活力,造就一支能够心无旁骛、长期稳定地深耕基础理论的科研队伍。总之,基础研究做得越好,我们在科技发展上的主动性和前瞻性才能越强。
江苏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副主任胡竹:
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提问就到这里,如果记者朋友还有其他问题,可与有关部门或相关设区市联系,会后进行深入采访。同时,也请各位媒体朋友对本场发布会和接下来的系列主题发布给予大力支持和深入报道。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