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与中亚经贸合作生机勃勃,中国已成为中亚国家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和主要投资来源国,双方在能源、基础设施、制造业等领域取得沉甸甸合作成果。南京税务部门持续深化“税路通·苏服达”服务品牌推广,完善线上线下融合的立体服务网络,为中国企业挺进中亚市场、中亚企业落地南京提供坚实税务支撑。
聚能成势 拓展区域特色发展通道
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上,中国—中亚贸易畅通合作平台揭牌。该平台从江苏中亚中心升级而来,由江苏省苏豪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和南京市玄武区政府共同承建,集贸易合作、产业协作、企业出海、传播交流等功能于一体。
“随着贸易便利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和中亚国家的消费者足不出户,就可以购买到对方的产品。”苏豪云商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平台通过跨境电商形式把中国生产的纺织服装、五金机电、母婴用品等产品销往中亚各国,并把中亚生产的果汁、驼奶粉等特色产品引到中国来,特色商品实现双向流通。
今年上半年,依托中国—中亚贸易畅通合作平台,苏豪控股集团对中亚地区的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超130%。税惠政策的高效落地、税务部门优质贴心的服务,为企业的发展和平台的建设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能。
据悉,为了保障中国—中亚企业产业链建设持续深入,南京税务部门主动服务平台建设,与苏豪集团企业建立“总对总”沟通机制。从申报节点提醒到证明开具指引,从备案事项规范到风险预警推送,税务干部将政策红利转化为企业拓展市场的“真金白银”。
从“点对点”服务到“枢纽对枢纽”协作,税务部门正在撬动中国—中亚经贸合作的无限潜能。据了解,今年1—7月,南京税务部门为纳税人开具在中亚五国使用《中国居民身份证明》22份,帮助企业在境外减免税款超千万元,以“税力量”助力平台发展。
合规引导 护航企业健康发展之路
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企业往往会遇到异地发票归集、服务贸易结算等复杂涉税场景。南京税务部门根据行业特点开展合规经营引导,及时推送政策提醒,为企业筑牢出海“防护网”。
位于南京的康尼机电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轨道交通装备制造领域的重要出口企业。今年上半年,企业对中亚城市轨道交通设备等出口额约732万美元。在业务快速扩张的背后,南京税务部门耐心的合规引导让企业更加安心。
“申报的出口报关单有遗漏,税务部门主动查找并及时推送提醒。”康尼机电财务负责人回忆道,“进料加工业务流程复杂,税务专家团队云上辅导,解了企业燃眉之急。”据悉,在监测到康尼机电存在未及时申报出口退税的报关单数据后,税务部门第一时间通过“税企直联平台”推送提示,并帮助企业及时申报。
近年来,中国与中亚经贸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增强,南京生物医药产业也在加速“出海”中亚市场。基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围绕中亚市场重点布局,上半年外销收入同比增长296%,全年预计对中亚的外销收入800万元。
“在跨境投资与海外公司的税务与合规处理上,南京税务部门提供的精准辅导让我们‘走出去’的步伐更稳、信心更足。”基蛋生物财务总监倪文介绍,针对跨境涉税业务专业性强的特点,当地税务部门组建生物医药服务专班,梳理企业在海外市场推广中涉及的医疗器械注册相关费用等涉税事项政策适用要点和申报资料规范,帮助企业准确适用税收协定避免双重征税。
为了保障企业“平稳出海”,南京税务部门创新服务举措的脚步始终向前。例如,为重点出口企业建立服务管理档案,关注大额应付款项挂账、境外利润堆积等常见问题,编制《“走出去”企业税收风险提示》,扶助企业走稳合规经营“每一步”。
赋能添力 焕新出口退税服务场景
从南京出发,经由伊尔克什坦口岸,抵达乌兹别克斯坦,南京兰亚化工贸易有限公司供应的精细化工产品在中亚地区持续走俏。“税务部门提供的精准政策辅导、退税提速服务也起到很大帮助。”企业财务负责人介绍。
为助力出口企业纾困解难,南京税务部门全面梳理出口企业日常业务、跨境高频问题及出口退(免)税政策要点,重点监督企业出口额与退税款匹配异常等情况,按照“高风险及时阻断、中风险分析研判、低风险无感放行”原则,对首次申报企业靶向开展实地核查,为一类、二类企业开辟“即报即审”绿色通道,有效提升企业资金周转效率。
“我们为产品办理出口退税,从申报至到账只用了3天时间,大部分手续都可以在线上完成。”财务负责人表示,以往一个业务单证需要跑好几趟窗口,现在税务部门通过“专门窗口+智能审批”的组合模式,大大降低人力与时间成本。据了解,今年以来兰亚化工享受出口退税近700万元。
“目前,企业正为乌兹别克斯坦当地的石化企业供应聚烯烃生产所需的关键原材料和功能性助剂。税费优惠政策的支持,为企业带来了更充裕的资金流,也增强了深耕当地市场、拓展业务规模的信心。”展望未来发展,企业财务负责人信心十足。
未来,南京税务部门也将不断扩展与中亚国家的税收协作广度与深度,为跨境企业营造更加稳定、公平、透明的税收营商环境,助力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共绘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宁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