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遇见中亚
—— 探访中国—中亚贸易畅通合作平台
□ 新华日报记者 黄伟 实习生 冯浩震
古道驼铃穿越千年时光,互利合作架起友谊之桥。
5日,中国—中亚贸易畅通合作平台在南京挂牌,这是中国面向中亚地区的国家级经贸合作平台。缘何落户江苏,又将如何发挥作用?
“中亚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首倡之地,江苏是‘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好中国—中亚贸易畅通合作平台,有利于促进中国同中亚国家产业链供应链融合发展,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中国—中亚机制秘书长孙炜东的一席话,引起大家的共鸣。
探访中国—中亚贸易畅通合作平台,一个个细节故事令人印象深刻,展示着江苏与中亚交流合作的美好前景。
一件丝绸服饰的经纬相织。
乌丝作纬、中丝作经,经纬相织、珍材相融。展馆里,4款丝绸服饰精致典雅、质地柔韧。原来,这些服饰的面料由乌兹别克斯坦和中国的蚕丝交织而成,传递了文化交流、民心相通的深刻意蕴。
乌兹别克斯坦是世界第三大蚕茧生产国。去年,苏豪国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人员到乌兹别克斯坦考察,发现当地蚕茧产量高,但是深加工能力稍微逊色。双方经过深入交流,围绕桑树苗、蚕种等种业资源支持,栽桑养蚕、工业加工等技术交流,以及贸易合作、产业投资等方面达成合作意向。
用两国的丝绸交织成面料、制作服饰,正好映照丝绸之路的历史与现在!双方一拍即合,选取来自乌兹别克斯坦卡什卡达里亚州和中国江苏的蚕丝,通过织绸、染色、制衣,4款连衣裙、套装令人惊艳。
“丝绸服饰的经纬相织,既是文明的交流互鉴,也是经济的交流合作。”苏豪国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杨厚宏介绍,将依托“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资源禀赋,找准合作契机,共同研发新产品、做强产业链。
一条数字丝路的快速兴起。
登录“苏豪云”跨境电商平台,近30家来自中亚地区的采购商活跃在线上,与500多家来自江苏的供应商洽谈,陆续达成采购合作意向。
“苏豪云”丝路电商平台是中国—中亚贸易畅通合作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由苏豪云商有限公司建设,今年3月上线。
“苏豪控股集团正在加快建设新疆霍尔果斯边境仓、中亚海外仓,助力江苏与中亚的跨境电商贸易。”苏豪云商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王崇介绍,江苏的母婴、食品、家具家居等产品样式新颖、品类丰富,深受中亚国家消费者欢迎。今年6月,首届江苏(阿斯塔纳)进出口商品展览会举行,达成多项采购意向。
前不久,“苏豪云”丝路电商平台入选中国—上合组织国家数字经济合作典型案例。随着数字丝路快速兴起,将为更多江苏企业拓展中亚市场提供新渠道,让中亚消费者更便捷地体验来自江苏乃至中国的优质产品。
一条国际走廊孕育的新机遇。
“钢铁驼队”,跨越山海。
在中欧班列运行图上,超7000公里的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成为新通道,阿克套港集装箱枢纽是其中的重要节点。
阿克套港位于哈萨克斯坦里海沿岸,集装箱枢纽项目诞生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之际,是江苏落实首届中国—中亚峰会成果的重点项目,由连云港港口集团参与投资建设。
阿克套港集装箱枢纽一期项目将于今年底投运,全面建成后将成为中亚地区规模最大的物流中心之一,既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创造就业岗位,还将服务中国与中亚、中国与中东欧各国的经贸往来。
“阿克套港是中欧班列跨里海线路的必经之地和海铁联运关键节点,建设阿克套港集装箱枢纽,进一步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将有效提升铁海联运中转效率,提高跨里海班列运输时效,降低整体运输成本。”江苏省国际货运班列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汪如涛介绍,江苏班列开行线路达25条,通达欧洲、中亚以及东盟地区27个国家,近80个国际站点。今年上半年,江苏开行中欧(亚)班列1217列。
遇见中亚,未来可期。
“中国—中亚贸易畅通合作平台既是中亚国家在长三角地区的‘文明展示窗’,也是中国企业开拓中亚市场的‘数字出海口’,未来将成为中国—中亚文旅融合的‘网红打卡地’。”苏豪控股集团董事长周勇表示,正在筹建位于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的中亚江苏中心,与中国—中亚贸易畅通合作平台双向推动经贸合作、促进互利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