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jpg
《采茶》周明生  摄于镇江茶博园_副本.jpg
2019年4月19日,几位爱好紫砂艺术的外国友人在位于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镇的紫砂艺术家家中,赏玩紫砂壶。朱智辉_副本.jpg
P111 苏扇_副本.jpg
read_image.jpeg
3_副本.jpg
镇江打通科技创新价值跃迁路
来源:新华日报   2025-08-07 09:38:00

□ 本报记者 晏培娟 薛诚

实习生 邵佳悦 通讯员 应东昊

泰科微5G/B5G/6G基站天线研发与制造中心项目主体完工,工人正忙于内部装修;慧创医疗近红外脑功能光治疗仪攻坚阿尔茨海默病治疗,目前正在推动三期临床试验;独步吾奇自主研发脱细胞基质获得NMPA批准上市,引领脊髓损伤再生修复产品研发……随着一批“硬核技术”竞相“变现”,镇江创新价值跃迁之路越走越宽广。

为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镇江市连续6年举办高校院所走进镇江产学研合作大会,促成各类产学研合作3500余项,合作金额达5.53亿元。镇江市委书记马明龙表示,牢牢抓住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这一关键,着力打造在特色领域有竞争力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地、科技创新策源地、产业发展新高地,为高水平科技强省建设贡献更多镇江力量。上半年,该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55.6%,位列全省第三。

从“实验室”到“生产线”,蹚出产业新路

凭借技术“跨界创新”,镇江海姆霍兹传热传动系统有限公司将半导体工艺“降维”应用于汽车电子领域,研发第四代车用薄膜加热器并实现量产,其全球最高功率密度刷新行业标准。

“今年新增10多家车企客户,31款车型完成定点,订单量同比增长300%。”公司总经理朱剑介绍,企业将实验室技术储备转化为市场端的核心竞争力,与湖南大学、江苏大学的产学研合作不断取得新突破。

“创新链”与“产业链”正在镇江加速融合。镇江市市长徐曙海介绍,该市深入开展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强市行动,扎实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6月26日,毗邻南京的句容琅琊创新港正式开园。作为句容重点打造的人工智能创新创业主阵地,创新港目前已吸引商汤、百度等一批龙头企业率先入驻,百度智能云AI原生应用线下商店在这里实现全球首发。商汤科技解决方案总监代继介绍,商汤(句容)人工智能创新服务中心项目将打造人工智能的基础算力平台、解决方案展示体验中心、产业孵化与应用升级服务中心和教育培训中心。

日前,记者走进今年获评省首批标杆孵化器的丹阳高新技术创新园,“上下楼就是上下游”的产业生态令人印象深刻:工业外观设计团队为先进装备企业“就近服务”,超精密加工支撑激光装备团队……这里集聚了正在推进年产1GWh锌镍电池项目的森克创能等产业转型“中坚力量”,科技成果串起的产业链条,勾勒出融通发展新图景。

平台聚变,高能级载体锻造“强引擎”

5月23日,作为江苏科技大学与镇江高新区实践“双高协同”路径的创新平台,全省首个先进船舶海工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正式成立,省船舶与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等首批入驻。该中心紧密结合镇江高新区优势产业和江苏科大优势学科,进一步缩短创新周期,培养更多复合型海工装备工程人才。

镇江市副市长尹卫民表示,该市始终聚焦科技前沿,推动“创新研发—成果转化—产业应用”全链式布局,高质量打造科创平台载体。

镇江科技孵化载体“专优特强”提升发展三年行动将于今年收官,“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全链条孵化体系持续建强。目前,全市共建有市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49家、众创空间49家,孵化场地面积达160多万平方米,在孵、入驻企业2000多家,带动2.5万人创新创业。

今年3月31日,江苏大学—中东欧高校智慧农业技术与装备研讨会在镇江启幕。不到3个月,这场跨国技术对话迎来“回响”——6月26日,江苏大学代表团来到塞尔维亚,与中东欧各国高校、院所及企业开展技术发布与对接,并共同签署“中国—中东欧智慧农业与农食产品加工模块化研究室”共建协议。通过持续深化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科技创新合作,江苏大学已为共建国家培训农业装备人才超千人,累计承担国家、省部级国际科技合作项目60多项。

近3年来,镇江获得省科学技术奖94项,其中依托“近水楼台”的区位优势,与驻镇高校合作申报项目59项,占比达62.77%。镇江充分发挥高校科研中心与产业集聚区的“就近”优势,组织驻镇高校参与组建“智能光储充一体化关键技术”等3家创新联合体。

借势区域协同,镇江着力吸引更多成果转移转化。手机点进“沿沪宁协同创新集市线上小程序”,镇江科技资源“一览无余、指尖对接”。镇江与上海市普陀区探索建设沿沪宁协同创新线上集市,在科技创新券互认互通、共建创新联合体、共同承担科技项目等方面开展合作。今年5月,沿沪宁产业创新带科普联盟成立,发布涵盖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领域的共享资源清单近200项,镇江企业积极融入,与长三角创新主体开展深度技术对接与合作。

引聚资源“雨露”,涵养创新“丛林”

走进江苏恒神股份有限公司车间,高大、整齐排列的各式设备正在高效运转,一束束黑色碳丝在头顶牵引延伸。联合山东大学专家团队,恒神破解国产碳纤维强度在复合材料中转化率偏低的“卡脖子”难题,实现碳纤维在更多领域的进口替代。

引活水,广聚创新资源。上半年,镇江“走出去”举办“2025镇江(南京)科技合作交流会”“2025镇江—上海产学研合作对接会”等产学研活动40场次,精准导入外部创新资源,促成合作260余项,为创新注入源头活水。

强化扶持,梯度培育赋能企业“梯度”成长。镇江既有“靶向施策”——开展高企培育“量质提升”行动,去年全市高企总数增长至1617家,新入选国家、省独角兽2家,省潜在独角兽5家,瞪羚企业28家,数量再创新高;更有“拔节生长”——依托“科技招商图谱”和全市专业科技招商队伍,上半年组织开展科技招商活动28场次,招引科技企业356家。

金融活水疏淤通脉,实现风险管控“全程护航”。7月9日,资本市场赋能科技创新镇江专场活动举行,全省首批“科创园区+金融担保”模式镇江认股权试点项目发布,“500万元融资支持,解了燃眉之急!”创能科技总经理崔灿感慨道。

丹阳市一家医疗科技公司团队曾因“只有厂房没有产品”而陷入融资困境,南京银行镇江分行“投贷联动科技金融服务直通车”进行深入调研,确定了股权投资比例不高于1%+综合授信1000万元的投贷联动方案。如今企业已实现活体检测认证产品量产。

日前,省科技厅发布2024年度江苏省科技创新券兑付情况,镇江76家企业获省科技创新券兑付支持,获补助经费和兑付订单数均创历史新高。

标签:镇江;科技创新;创新

责任编辑:王晶枫

阅读推荐
wechat_2025-08-07_100918_780.png
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它连接着过去与现在,也连接着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
wechat_2025-08-05_100855_528.png
当下,遗产的活化、创新与传承,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焦点。
最新消息.jpeg.jpg
近期,菲律宾治安不靖,针对中国公民犯罪多发。
国际友人3.jpg
“江海号”盾构机新近组装完成的隧道管片,毫米级误差,滴水不漏,外国友人很是感慨,忍不住上手触摸。
06f48aae-5fb6-4e30-942d-eb6f90859b64.jpg
当天,“千年运河水韵江苏”专题展览精彩亮相,此外,一系列精彩活动还将相继在比利时、克罗地亚举行。
本网策划
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