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国际在线 > 发布厅 > 相关报道
奋进新江苏 建功新时代丨常州光伏产业市场份额全球第一 让实体经济和制造业成为最厚实的家底
来源:我苏网   2022-06-20 16:47:00
常州市副市长徐华勤介绍,多年以来,常州坚持制造立市、产业强市、质量兴市,实体经济和制造业已成为常州最厚实的家底和最鲜明的底色。进入“十四五”以来,面对前所未有的产业振兴之势、能级跃升之势、区位质变之势、政通人和之势,常州把制造业作为城市的最亮特色、最大优势和最强竞争力,全力冲刺“万亿之城” ,重振产业雄风、重构区域格局、再创城市辉煌。

6月20日上午,“奋进新江苏 建功新时代”系列发布会“制造强省网络强省建设专场”在南京举行。会上,常州市副市长徐华勤介绍,多年以来,常州坚持制造立市、产业强市、质量兴市,实体经济和制造业已成为常州最厚实的家底和最鲜明的底色。进入“十四五”以来,面对前所未有的产业振兴之势、能级跃升之势、区位质变之势、政通人和之势,常州把制造业作为城市的最亮特色、最大优势和最强竞争力,全力冲刺“万亿之城”,重振产业雄风、重构区域格局、再创城市辉煌。目前已取得一定成效。

在经济指标方面,2021年,常州GDP达8808亿元,同比增长9.1%,是国内最接近万亿GDP的城市;工业开票销售1.7万亿元,增长27.1%,增速全省第三;工业投资增长21.1%,增速全省第三;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6%,增速苏南第二;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1.5%,全省第三;位列中国先进制造业城市第16位。今年1-5月,克服疫情影响,常州规上工业增加值和工业开票销售的增幅继续保持苏南第一。在产业体系方面,常州拥有同类城市中最完备的产业体系,国家工业门类41个大类中有33个,207个中类有189个,666个小类有598个。凭借坚实完备的产业链供应链基础,在前一阶段全省疫情最严重时期,常州工业企业停减产比例、工业日用电量、生产负荷率以及货车通行量等指标,始终保持全省前列,展现了极强的产业韧性。在转型成效方面,常州积极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国际化智造名城、长三角中轴枢纽”城市定位,扎实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连续三年入选省制造业创新转型成效明显地区,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连续两年获国务院督查激励表彰。常州智能制造的经验做法,入选了工信部“智能制造区域发展战略研究”重大课题,成为我国区域智能制造十大推进路径之一。

打造硬核产业集群,布局先进制造链式发展

自2013年起,常州持续实施工业经济三位一体转型战略,通过抓新兴产业培育、抓传统产业转型、抓创新能力提升,促进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以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及汽车核心零部件、新材料为核心的十大先进制造业集群已成为“常州智造”产业名片,装备制造业占工业经济的比重达52.6%。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入选首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新型碳材料产业入围全国先进制造业集群,新能源电力装备基地获得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不久前,常州推动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的工作获国务院督查激励表彰。今年“新春第一会”聚焦产业,又新出台了关于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和若干政策,通过10个主攻方向、36项具体举措和30项支持政策,推动地标产业强链、新兴产业拓链、未来产业建链,打造高端高质高新的硬核产业集群,力争工业规模总量早日突破2万亿元,支撑冲刺万亿之城。

坚持科技自立自强,突破重点领域核心技术

常州高度重视产业创新,将创新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着力突破“卡脖子”难题,积极构建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产业体系,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数、工业大奖数、工业强基工程数领跑全国地级市。

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在18家国家级创新平台的基础上,加快建设智能制造龙城实验室、中科院长三角物理研究中心、长三角碳纤维及复合材料技术创新中心等高端创新载体,争创智能装备、动力电池、石墨烯、碳纤维、太阳能光伏等国家级创新中心。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率先建设中国(常州)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连续三年考核排名全国前三。深化产教融合发展,成为全省唯一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唯一示范性高职教育园区,国家首批“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综合实验区”,每万名劳动者中高技能人才数连续八年全省第一。

加快“智改数转”赋能,产业数字化与数字产业化双向发力

以数字赋能提升常州智造核心竞争力,系统推进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率先打造工业互联网新高地,连续举办三届世界工业与能源互联网博览会,培育了一批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超1.3万家企业使用云服务,1093家企业获评江苏省星级上云企业,其中五星级38家。

全面推进智能制造示范区建设,目前已争创国家级智能制造专项及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4项,建成省级智能工厂15个、省级智能车间165个,承担省高端装备赶超工程14项,获评省级首台(套)重大装备及关键部件项目160个,数量全省领先。央视焦点访谈聚焦“共享平台为企业护航”专题,介绍常州“超级虚拟工厂”的“云端制造”,人民日报以“制造变智造 企业加速跑”为题,专题解读了常州“龙头企业为主导,上下游协同创新”的智能制造发展模式。

强化专精特新引领,提升企业主体支撑作用

常州始终高度重视在产业转型攻坚中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秉持“专精主业”的工匠精神,培育了一批把专业做到极致的专精特新企业乃至隐形冠军。拥有200多家细分行业的“隐形冠军”,其中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24家、位居全省第一,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72家,入选省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库500多家,均居全省前列。打造创新型企业矩阵,拥有高新技术企业2915家,独角兽(含潜在)企业31家、瞪羚企业201家,建成中天钢铁、天合光能、华鹏变压器、上上电缆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3家,与省产研院建设企业联合创新中心40家。锻造上市企业“联合舰队”,上市83家企业中73家为制造业龙头企业,共有2家民企入围“中国企业500强”,7家入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12家入围“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500强”。

推动绿色安全发展,深化产业绿色低碳转型

围绕国家碳达峰行动部署,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制造体系。深入实施“263”专项行动方案,全力推进化工企业“四个一批”专项行动,在全省率先破解“化工围江”难题,沿江一公里化工生产企业全面“清零”,长江常州段生态岸线建成比例达80.6%,全省第一。加快推动传统优势产业“四新”改造,已有国家级绿色工厂27家、绿色园区2家、绿色供应链管理示范企业3家、绿色设计示范产品12个。积极抢占绿色产业新赛道,新能源产业链式发展已蔚然成势。1-5月,宁德时代、中创新航、蜂巢能源排名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前五。目前,常州动力电池产业产值规模国内第一,份额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全省的三分之二;以理想和比亚迪为龙头的新能源整车产值和产量均居全省第一,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游企业数量达到3440家,居全国首位;独角兽企业星星充电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充电桩运营企业;以天合光能为代表的太阳能光伏产业规模全国最大,市场份额全球第一。

下一步,常州将围绕“国际化智造名城、长三角中轴枢纽”的城市定位,以“532”战略为指引,以产业强市为支撑,统筹推进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全面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以数字赋能提升“常州智造”产业链的竞争力、供应链的强韧性和价值链的创造性,在江苏建设“数实融合第一省”的征途上,打造长三角数实融合新地标。

围绕“智改数转”主攻方向,常州制定了以“十链突破、百企领航、千景应用”为抓手的实施方案,作为下阶段工作的重中之重。

“十链突破”,将以“5+5”代表性产业链为主攻方向,即特钢材料、纺织服装、农业机械、工程机械、新型电力装备等5条传统优势产业链,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太阳能光伏、工业机器人、集成电路等5条战略性新兴产业链,加速推动常州智造“固链、强链、备链”。通过链主(骨干)企业带动本地上下游企业加快智改数转,提升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协同能力,锻造基于数字化的产业体系韧性,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常州智造集群优势。

“百企领航”,将聚焦“离散制造型”企业、“灯塔工厂”培育企业、“专精特新”企业、上市(后备)企业、重大项目库企业五类重点对象,加大智改数转技改投入激励,建设20个智能工厂(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80个智能车间,打造智改数转中坚力量,成为促进场景建设、引领行业升级的示范标杆。

“千景应用”,重点聚焦中小微企业改造和数字城市治理需求,通过加快“人工智能+”应用推广、实施“机器人+”专项行动、推动数字技术在各行业应用等方式,鼓励基于制造业企业、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及其产品的智改数转模式创新,形成1000个具有借鉴意义、成熟易学、投入产出优的应用场景推广案例,推动全社会各领域数字化转型。

标签:常州;制造;产业

责任编辑:王晶枫

工业互联网;互联网平台;互联网
江苏印发《关于推进工业互联网平台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对相关企业可给予高达1000万元的奖励。
无锡;香港;人才
太湖水碧波荡漾,大湾潮澎湃不息。4月24日, “双湾融合共创未来” 2024无锡—香港创新合作发展交流会在香港举办。大湾区知名专家、学者、乡贤等高层次人才代表,重点知名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人才、科技、金融机构代表,无锡重点知名企事业单位负责人齐聚香江,共绘“双湾融合”的宏伟蓝图,共启“珠联璧合”的崭新篇章。无锡还将无锡人才IP与本地非遗文化相结合打造出文创礼品,人才工作品牌IP阿福阿喜也和“同事们”一起赴港,向香港各界展示无锡厚重而鲜活的文化韵味,拉近香港英才与无锡之间的距离。
汉族;女子;同事
4月25日,江苏省见义勇为基金会发布2024年第一季度“省见义勇为勇士榜”,共有10位见义勇为人员光荣上榜。
集装箱船;绿水;海运
4月22日上午,全球首制江海直达纯电动力集装箱船“中远海运绿水01 ” ,安全靠泊上海洋山港。
拉贝;托马斯;日记
4月23日世界读书日之际,南京大学“拉贝日记与和平城市”团队,连线约翰·拉贝先生嫡孙、德国海德堡大学教授托马斯·拉贝。
口岸签证;无锡市;高层次人才
22日获悉,无锡市外籍人士永居受理总量和外籍高层次人才占比连续3年位居全省前列,其中外籍高层次人才和家属占比超过80%。
无锡;樱花;樱花友谊
日本与无锡,一衣带水,源远流长。随着文化、旅游、体育、教育、医疗等领域的交流合作不断提质升级,在为两地友好关系注入新活力的同时,也让合作发展彰显出更多韧性。
淮扬菜;中华文化;扬州大学
好的菜名翻译不仅能引起食客的食欲,更可以传播中国饮食文化。
苏州;人工智能;科技创新
作为国内工业体量最大、配套最全、垂直整合能力最强的城市之一,苏州市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点燃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引擎” ,加快打造全球具有领先地位的“智造之城”。
紫金山;研发;实验室
4月16日至18日,由未来移动通信论坛、紫金山实验室主办的2024全球6G技术大会在南京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