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国际在线 > 发布厅 > 相关报道
奋进新江苏 建功新时代|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迈向更高质量一体化
来源:交汇点   2022-07-12 17:54:00
2021年,苏中苏北经济总量占全省比重达到47.3% ,比2012年提高7.2个百分点。而为增强苏北发展的内生动力,江苏深入推进产业、财政、科技、人才从苏南向苏北的“四项转移” ,建立完善省级机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 、大型国有企业、苏南经济相对发达的县(市、区)与苏北经济相对薄弱的县(区)挂钩帮扶的“五方挂钩”机制。同时,苏北五市全面迈入高铁时代,徐州国际陆港、淮安空港、连云港海港形成苏北地区物流“金三角” ,实现了基础设施实现质的飞跃。

2021年,苏中苏北经济总量占全省比重达到47.3%,比2012年提高7.2个百分点。十八大以来,江苏做好区域互补、跨江融合、南北联动大文章,统筹推进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结合自身区域发展实际,坚持苏南引领、苏中崛起、苏北赶超分类指导,积极推进“1+3”重点功能区建设,着力解决区域间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全力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十年来,江苏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建立健全,区域发展差距进一步缩小。

同心合力,展现“江苏作为”

作为国家重大战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事关江苏发展全局。为此,江苏紧紧围绕产业创新、基础设施、区域市场、绿色发展、公共服务等多个领域一体化,不断在全方位融入长三角合作中实现增势赋能。

设想一下,在那么一个空间中,有企业、人才、资本和服务机构,也许大家坐在一起喝着咖啡聊聊天,一个新想法就出来了,并立即能够付诸实践。这个充满想象力的空间,正在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落地。作为国家重点布局建设的三个综合类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之一,2021年6月,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在上海揭牌。“这是一个站在长三角乃至全国层面上,去考虑如何配置全球创新资源的创新机构。”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主任、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刘庆表示。

当一个“神经元”亮起,链路就像潮水一般不断点亮新的神经节点,最终点亮一整张网络。2021年11月,江阴举行共建长三角太阳能光伏技术创新中心签约仪式,创新中心计划通过五年时间,建设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技术研发、测试认证、计算设计、模拟仿真、大数据、小试中试等公共平台,支撑我国可再生能源及太阳能光伏行业长期发展需求,引领我国太阳能科学与技术发展。

攻关核心技术的同时,两年来,沪苏浙携手推动示范区形成两批共73项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成果创新,水乡客厅、吴江高铁科创新城等标志性项目有序推进,太浦河共保联治示范段完成22公里绿廊建设,苏州大学未来校区产业创新平台在示范区落地。另外,江苏着力加强苏浙、苏皖合作。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成为首个国家批复的都市圈规划,苏浙两省共同编制《宁杭生态经济带建设方案》,省际毗邻地区协同发展进展顺利。

各扬所长,澎湃发展动力

全省多地各扬所长,目前,江苏“1+3”重点功能区建设迈出新步伐。“江苏深入实施扬子江城市群、沿海地区、徐州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江淮生态经济区‘1+3’重点功能区战略,为每个重点功能区量身定制了政策支持,沿海地区成为两次获国务院批复规划的区域。”省发改委副主任林康介绍。

——跨江融合,推动扬子江城市群全面转型升级。十年来,江苏过江通道不断加密,已建成过江通道17个,在建8个,为跨江融合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宁镇扬一体化进程加快,南京江北新区获批成为国家级新区,宁句城际轨道交通成为省内首条跨行政区域的轨道交通线,G312、G328产业创新走廊加快建设。苏锡常都市圈网络化格局正在形成,南沿江铁路、(沪)苏锡常城际铁路加快建设,共同打造环太湖科创圈,苏州、无锡跨江联手设立苏锡通科技产业园区。

——港产融合,为重点推动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2021—2025年)》获国务院批复,为沿海地区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描绘了新蓝图。沿海地区综合实力显著提升,2019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东部地区平均水平,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比重从2012年的17.1%提高到2021年的18.4%。

——提升能级,重点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强化功能支撑,放大交通枢纽优势,徐州大力推进经济中心、创新创业中心、科教文化中心和双向开放高地建设,徐工集团跻身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排行榜前三。推动绿色发展,潘安湖采煤塌陷地治理、金龙湖宕口生态修复、沛县沛北矿区生态修复等工程成为全国资源型城市绿色发展的范例。

——守护“绿心”,建设江淮生态经济区。充分发挥里下河地区、洪泽湖流域等区域湿地、水网、土地开发强度较低的优势,增强生态绿色发展动能,持续推进水系治理、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大力发展绿色产业,构建标识化的区域生态经济品牌,打造美丽宜人的绿色城乡,走出一条生态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百姓富裕的新路子。

苏北振兴,实现质的飞跃

没有苏北的小康,就没有全省的小康。加快苏北振兴,一直是江苏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中之重。十年来,苏北经济社会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2021年苏南与苏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差距从2012年的2.48倍收窄到2倍以下,苏北地区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分别是2012年的1.97倍和2.21倍,特别是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增长比苏南同期高5个百分点。

“2020年6月拓园以来,截至去年底,新园区招引高端纺织、智能装备和新材料产业高质态项目23个,计划总投资439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9个。”近年来,吴江泗阳工业园区紧紧抓住江苏推动南北共建园区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机遇,拓园开发吴江泗阳产业合作园区,南北共建水平明显进步,园区产业质态不断提升,园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上述项目全部达产后预计可实现销售收入470亿元、纳税15亿元以上,创造就业岗位2万余个,累计用地面积5617亩,在南北共建园区中名列前茅。

经济发展,最终还需老百姓受益。今天,穿行于苏北乡间,不时能看见一排排“白墙黛瓦、飞檐套窗、竹篱花香”的特色农房,既有乡土味,又有现代感。在盐城市大丰区刘庄镇友谊新型农村社区,80多岁的老人曹荣德经常靠在自家院子里的躺椅上感慨:“过去一家八口挤在仅56平方米的小破屋里,到了下雨天最愁人,哪能想到我晚年还能享受这样的好房子。”

老人家的感慨背后,是江苏切实改善苏北农村住房条件。2018年,江苏启动苏北农房改善工作,三年改善30万户,农村四类重点对象危房实现动态清零,建成一大批承载乡愁记忆、体现现代文明的新型社区,其中64个乡村被命名为省级特色田园乡村。

而为增强苏北发展的内生动力,江苏深入推进产业、财政、科技、人才从苏南向苏北的“四项转移”,建立完善省级机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大型国有企业、苏南经济相对发达的县(市、区)与苏北经济相对薄弱的县(区)挂钩帮扶的“五方挂钩”机制,出台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实现宿迁发展更大突破、建设淮安苏北重要中心城市等政策文件。同时,苏北五市全面迈入高铁时代,徐州国际陆港、淮安空港、连云港海港形成苏北地区物流“金三角”,实现了基础设施实现质的飞跃。

标签:苏北;江苏;长三角

责任编辑:王晶枫

青松;策划;输电工程
4月28日,我国首个“交改直”输电工程——扬州至镇江±20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正式竣工投运。
苏州;江苏;入境旅游
随着免签政策利好持续释放,加之最近新出台的多项便利化措施。今年以来,江苏文旅持续火爆,入境游热度不断增长,外籍来苏旅游人数稳步上升。
扬州;园林;国际友人
昨日, 2024 “老外看扬州”大型原创IP融媒体活动启动仪式暨“老外看何园”深度体验之旅拉开帷幕。
无锡;外籍人士;sean
上月初,无锡发布了《外籍人士来锡便利化十项措施》,其中有一条,提升支付便利便捷化水平,优化外卡受理环境。
车展;车型;首发
作为本年度最重磅的国际A级车展,北京车展全球首发车117款(其中跨国公司全球首发车30款)、概念车41款,新能源车型278款,吸引全球1500余家主流车企及零部件制造商同台“打擂” 。
赛季;比赛;成绩
4月27日晚, 2024长三角国际田径钻石赛(上海/苏州)在苏州奥体中心体育场举行。
工业互联网;互联网平台;互联网
江苏印发《关于推进工业互联网平台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对相关企业可给予高达1000万元的奖励。
无锡;香港;人才
太湖水碧波荡漾,大湾潮澎湃不息。4月24日, “双湾融合共创未来” 2024无锡—香港创新合作发展交流会在香港举办。大湾区知名专家、学者、乡贤等高层次人才代表,重点知名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人才、科技、金融机构代表,无锡重点知名企事业单位负责人齐聚香江,共绘“双湾融合”的宏伟蓝图,共启“珠联璧合”的崭新篇章。无锡还将无锡人才IP与本地非遗文化相结合打造出文创礼品,人才工作品牌IP阿福阿喜也和“同事们”一起赴港,向香港各界展示无锡厚重而鲜活的文化韵味,拉近香港英才与无锡之间的距离。
汉族;女子;同事
4月25日,江苏省见义勇为基金会发布2024年第一季度“省见义勇为勇士榜”,共有10位见义勇为人员光荣上榜。
集装箱船;绿水;海运
4月22日上午,全球首制江海直达纯电动力集装箱船“中远海运绿水01 ” ,安全靠泊上海洋山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