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国际在线 > 今日江苏
在这里,感受小康的现实模样
来源:新华日报   2020-06-17 08:55:00
16日,中宣部“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主题采访报道活动江苏段采访落下帷幕。

16日,中宣部“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主题采访报道活动江苏段采访落下帷幕。5天时间内,中央和省市媒体100余名记者深入苏州、南通和南京等地基层一线,用文字、画面和声音记录江苏百姓的小康故事,用心用情书写江苏高水平全面小康建设的精彩篇章。在采访团的眼中,江苏的小康是什么样子?

可观可感,自信满满“秀”小康

“第一棒,爱心厨房烹制出4荤2素1汤的爱心餐;第二棒,顺丰小哥将打包好的饭菜送到各社区门口;第三棒,社工或志愿者接过饭菜,点对点地送到每位吃饭有困难的老人手中。”6月11日中午,采访团走进苏州工业园区娄葑街道,恰好赶上了饭点,政府、企业、志愿者接力送餐的故事让记者们忍不住点赞。面对采访团,84岁的独居老人吴思勤感叹地说:“这真是为老百姓办的一件大实事、大好事!希望你们多报道。”

“如何让‘银发族’过上幸福生活,是全面小康的重要内容之一。”科技日报记者赵卫华在报道中如是写道,“娄葑街道打造的居家养老服务闭环模式,正是对党中央关于‘加快建设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号召的响应。‘足不出户幸福养老’,在这里变成了现实。”

走马江苏,8000万江苏人的“小康”可观可感——

在南京市秦淮区月牙湖街道,22岁的宿迁姑娘毕羽侠竞聘上岗,成为苏宁小店(梅花山庄店)的合伙人,翻了一番的收入让扎根南京从“不敢想”的梦想变成“够得着”的目标。在苏州市吴中区东山镇,充满童趣的“青蛙村”成了“网红打卡地”,游客纷至沓来,村民李卫芳家门口的水果生意也越来越红火。在南通市崇川区观音山街道,轻度智力残疾的李汉林在社区的帮扶下勇敢迈出融入社会的“第一步”,对葡萄生长规律了如指掌的他,如今已是观音山科技种植园的“壮劳力”……拔穷根、同富裕,小康路上,江苏不让一个人掉队。

“这一路,我问得最多的问题是,‘您心目中的小康生活什么样’。很多人笑着回答,‘不就是现在这样嘛’!”中国青年报记者韩飏说。“无需刻意找寻,洋溢在每个人脸上的灿烂笑容,就是最好的答案。它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江苏走在了前列。”

能干会干,条条大路通“幸福”

种植莲藕,亩均收入不足500元。如皋市平园池村的选择是,抓住莲藕这一“卖点”发展农业旅游,办旅游节、开农耕馆、建文化园……硬是无中生有地建起一条产业链。短短7年,村民生活天翻地覆,去年人均收入达3万元。采访中,《工人日报》的一组航拍镜头尽显“江海平原第一藕乡”之美:初夏时节,千亩荷塘次第花开,一拨拨游客“闻香”而来。平园池村党总支书记刘炜建有了幸福的烦恼,“游客太多,我们不得不限制人流了。”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在逐梦小康的道路上,不安分的江苏人似乎格外能‘折腾’。”在中国日报记者周兰序眼中,江苏人不怕苦、有想法,不管曾经处于怎样的困境,最终总能找到致富的办法。她说,自己平时更专注于宏观经济报道,这次采访中,接地气的安排带来了诸多“惊喜”,让她了解到“第二经济大省”那些经济指标背后的故事。

从偏僻的荒滩村变身“华夏第一钢村”,张家港永联村的蝶变,就是江苏人能干会干、努力追寻小康生活的生动写照。曾经的永联村,满眼是浅塘、荒坡、残草、洼地,上个世纪80年代初,不甘现状的永联人敏锐地嗅到市场变化,在村党委书记吴栋材的带领下办起了钢厂,掘得第一桶金。如今,在历经以工兴村、轧钢富村、并队扩村、炼钢强村等发展阶段之后,永联村已成为江苏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样板村。

“小康社会有共同的经济目标,但小康生活并不是一个模样,它应该是斑斓多姿的。”南京小西湖片区(大油坊巷历史风貌区)的保护与复兴规划工程让中国新闻社记者钟升印象深刻,“城市更新的过程中,细心的江苏人留住了传统,留住了记忆。”在保留原有空间格局的前提下,相关部门按照“一户一方案”的理念逐步推进整个辖区的改造提升。“这个与原住民‘共生’的历史风貌区将为市民游客演绎出另一种小康。”

敢闯敢试,乐乐不殆再出发

16日上午10点,南京市秦淮区月牙湖公园,烟雨朦胧中,一艘小船缓缓驶过湖面。记者们纷纷举起手机,拍下这诗意的一幕。

“这是一艘水草打捞船。风雨无阻每天上岗的水草打捞船,是月牙湖上的一道固定风景。”南京市秦淮区税务局副局长徐连奎说,“治理水环境,三分治七分管。”2017年6月完成治理后,月牙湖建立起包括区级河长、街道河长、社区河长等在内的“六长一员制”管理体系,水清岸绿景美成为常态。采访中,他非常笃定地告诉采访团:“随便问问周围的老百姓,没有不点赞的!”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小康”的内涵也在发生变化。“在江苏,物质条件越来越好,老百姓对生活环境、对精神生活等方面开始有了更高的需求。”央广记者景明说。追求更高水平的小康,江苏人乐乐不殆再出发。

在南京江北新区,一大批关乎国计民生的科技创新项目正在攻坚克难。科技赋能美好生活并不遥远。

“我们不仅感知到小白鼠的想法,还能解读出它在想什么。”北京大学分子医学南京转化研究院脑观象台主任赵婷说。通过连接小白鼠的“头盔”,就能在电脑屏幕上实时看到其脑成像信息——这是世界上首次实现在动物自由行为条件下观测大脑神经元和突触的活动。最近,研究院利用该技术观察到了和抑郁症相关的神经递质系统,“这将成为新的药物研发方向”。在采访团的笔下,“未来小康”令人无限憧憬。

本报记者 孟 旭 韩 雷

陆 威 刘畅 方达

标签:

责任编辑:冯晓丹

东盟国家;国家移民;旅游团
即日起,实施东盟国家旅游团入境云南西双版纳免签政策。
票房;影片;票房成绩
据网络平台数据,影片《哪吒之魔童闹海》累计票房超78.09亿。
网格;手机;大脑
当我们打开手机查看分钟级降雨预报时,是否想过这些精准预测背后藏着怎样的科技密码?
班列;徐州;陆港
春节期间,徐州陆港集团累计服务保障中欧班列开行2列、发运内贸班列2列、铁海联运100TEU (标准集装箱)。
无锡;乐团;音乐
当下,流传千年的中国音乐,正以更加优美、鲜活的姿态,融入大众,融入时代,融入世界。
中药;药师;中药房
春节期间,众多医务人员坚守岗位,为大家的健康保驾护航。
实验室;徐州;揭牌
2月5日,深地科学与工程云龙湖实验室江苏省实验室正式揭牌。
春节;冰雪游;跨境
得益于政策利好影响,跨境游也成为蛇年春节旅游市场增长引擎。
策划;王晶;电子红包
从红纸包裹的压岁钱到如今的电子红包,如果要评选最受欢迎的春节年俗,春节红包一定可以申请一战。
手机;新年;泰国
贴福字是春节不可或缺的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