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国际在线 > 今日江苏
郝光:连续7年在国家公祭日演出南京大屠杀题材话剧
来源:新华日报   2020-12-17 08:04:00
“国家公祭日已有7年了,每逢这一天,我都会有演出,而每出戏的内容都和南京大屠杀有关:从《中山码头》 《南京审判》到《朝天宫下》 ,每一次塑造我都含着泪水。1937是我心中抹不去的记忆,呼唤和平是我每一次创作的核心与宗旨。” 12月13日,话剧《朝天宫下》在江苏大剧院公演结束之后,主演郝光在朋友圈写下了这样一段动情的文字。

“国家公祭日已有7年了,每逢这一天,我都会有演出,而每出戏的内容都和南京大屠杀有关:从《中山码头》《南京审判》到《朝天宫下》,每一次塑造我都含着泪水。1937是我心中抹不去的记忆,呼唤和平是我每一次创作的核心与宗旨。”12月13日,话剧《朝天宫下》在江苏大剧院公演结束之后,主演郝光在朋友圈写下了这样一段动情的文字。

如他所言,7年来,郝光三度在南京大屠杀题材的话剧中饰演角色。同样的历史事件,不同的角色演绎,这对一名演员而言,是选择,是考验,更是淬炼。

“每一次演出对我而言,都是一次灵魂的升华与洗礼,也是我缅怀30万遇难同胞和铭记历史、珍惜和平的方式之一。”生在南京、长在南京的郝光,从小就听祖辈们讲南京大屠杀那段南京人的惨痛历史,而那些伤痛也一直深深地烙刻在他的心中。郝光觉得,将这段历史呈现在舞台之上,是一名文艺工作者的使命和责任,也是为了警醒观众:勿忘历史,珍惜和平。

实际上,在上世纪80年代,郝光就曾出演过一部抗日剧。1987年,他在讲述南京大屠杀的电影《屠城血证》中,饰演了一位年纪尚轻、带着执拗的少年“小广东”,由此开始了与这一历史题材的“缘分”。

在很多人眼里,郝光是“戏痴”:近些年,从激情热血的《中山码头》孙坊长,到残酷冷血的《南京审判》谷寿夫,再到文气十足的《朝天宫下》祝同礼,无论出演哪一种角色,郝光总是入戏很深,仿佛角色“附体”在他身上,直到那部戏告一段落,才会慢腾腾从戏里面走出来。

郝光清楚地记得,那一年,排练《中山码头》饰演孙坊长的同时,他又在《南京审判》中饰演一个角色——日本陆军中将、南京大屠杀主犯之一谷寿夫。 “很多人说,我很幸运,有机会在舞台上饰演这样两个迥然不同的角色。但从创作过程来看,却是一种煎熬。”那一段日子,郝光足不出户,终日“宅”在家中与饰演的角色相生相伴,寻找破茧化蝶的开悟,及破壁而出的勇气。“孙坊长和谷寿夫两个灵魂住进了我的身体里,但两个角色、两种立场、两个思维同时挣扎、绞合,他们拼命冲撞,不停地撕扯折磨,我控制不住他们。”

那时候,郝光的情绪常常处于崩溃的边缘。他心里清楚,一个演员如果没有激情,就不会演好角色。但同样,如果没有对尺度恰到好处的把握——爆发与控制,就会失去对这个人物的把控。“只有两个角色在你内心和平相处时,才能塑造好各自的人物特征。”

因为之前“走火入魔”的经历,当郝光接到《朝天宫下》的邀约时,心里一度有些许犹豫。后来,他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境里,《中山码头》里的孙坊长跑过来跟“祝同礼”说:“我们家有船,你运文物为何不来找我?”而谷寿夫的队伍再一次沿着中华门杀到了江边,那一刻,两个人的对峙又即将开始。“因为我演过冷血残忍的谷寿夫,深切体会到日军的残暴,所以更能感受祝同礼一行人面临的可怕境地。”

最终,郝光接下了祝同礼这个角色。在此之前,文物守护人这个形象鲜少出现在戏剧舞台上,为了展现其风骨和气节,郝光翻阅书籍,搜集资料,并且亲自走入朝天宫地下文物库房,体会那段历史的厚重感和真实感。由最初的研读剧本延及角色的人物分析,从排练场的一次次交流碰撞到公演接受观众检验,郝光与所塑造的角色再一次心神合一地相互附体。在他眼里,祝同礼是非常有灵气和骨气的文人,“他对文物的理解、认知、热爱,他们对文脉与国脉的传承精神让我深受感动,我希望这个故事和这段历史能被人们所铭记。”

在《朝天宫下》的表演中,郝光设计了三次“闭眼”,以此来表达人物复杂的内心。“一次是日本人发现了地下仓库的大门,大门打开的声音传来,祝同礼紧张地闭上眼睛;第二次是在给日本人文物清单之前,他一个人闭着眼,内心极度挣扎,思索着这满仓库的文物将何去何从;第三次是在酒席上,他发现日本人不守承诺,不肯放走学生和无辜的孙大爷,又一次闭上眼睛。这是绝望的反应——祝同礼对自己错误的预判感到自责,对没有保护好国宝感到内疚。”在郝光“表演”的雕刻刀下,一个知识分子的刚柔两面,被勾画得棱角分明、惟妙惟肖。

尽管“祝同礼”赢得众多观众的认可,但郝光对自己却是极为严苛。他评价说,这个角色的塑造,目前还只是挣扎在“及格线”,“我只是把编剧的台词给消化了,但我还未曾真正走入这个人物的内心,祝同礼在当时环境下的心态和行为,甚至是走路样子、说话表情,我都在进一步地摸索之中。”

12月13日,演出结束后,南京迎来了今冬第一场初雪,郝光独自一人走出剧院,在雪中徘徊良久,任凭纷扬的雪花飘落在脸上。在那一刻,他感觉自己仿佛回到了1937年的冬天,内心涌动着悲痛之情。“这是南京的伤痛,也是民族的伤痛,我要一直将南京大屠杀题材的话剧演下去,让更多的人们记住这段历史,珍惜现在的和平。”郝光动情地说。

本报记者 王 慧

标签:角色;南京大屠杀;南京审判

责任编辑:秦春凤

东盟国家;国家移民;旅游团
即日起,实施东盟国家旅游团入境云南西双版纳免签政策。
票房;影片;票房成绩
据网络平台数据,影片《哪吒之魔童闹海》累计票房超78.09亿。
网格;手机;大脑
当我们打开手机查看分钟级降雨预报时,是否想过这些精准预测背后藏着怎样的科技密码?
班列;徐州;陆港
春节期间,徐州陆港集团累计服务保障中欧班列开行2列、发运内贸班列2列、铁海联运100TEU (标准集装箱)。
无锡;乐团;音乐
当下,流传千年的中国音乐,正以更加优美、鲜活的姿态,融入大众,融入时代,融入世界。
中药;药师;中药房
春节期间,众多医务人员坚守岗位,为大家的健康保驾护航。
实验室;徐州;揭牌
2月5日,深地科学与工程云龙湖实验室江苏省实验室正式揭牌。
春节;冰雪游;跨境
得益于政策利好影响,跨境游也成为蛇年春节旅游市场增长引擎。
策划;王晶;电子红包
从红纸包裹的压岁钱到如今的电子红包,如果要评选最受欢迎的春节年俗,春节红包一定可以申请一战。
手机;新年;泰国
贴福字是春节不可或缺的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