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国际在线 > 今日江苏
就地过年不将就 “新江苏人”迎“新”春
来源:新华日报   2021-02-08 07:33:00
2月5日,南京4支青年志愿服务队,分赴火车站、医院、快递服务站等,为留苏的警察、消防员、医护人员、社区老人、快递员等群体免费理发。

2月5日,南京4支青年志愿服务队,分赴火车站、医院、快递服务站等,为留苏的警察、消防员、医护人员、社区老人、快递员等群体免费理发。 邵丹 摄

省交通运输工会组织职工摄影家深入省交通重点工程龙潭大桥建设工地,为留企职工拍照迎新年。 阮忠 摄

除了坚守工地,文化生活也不能少。2月7日,南京江北新区建交局下属质安站8个外省的监督员,准备布置个小会场,大家一起迎新年。 张筠 许家萍 摄

苏州吴江总工会走进企业,准备了甜品烘焙、花艺绿植、手工编织等兴趣培训。图为盛虹集团的留吴职工正在学插花。 陆曦婧 赵亚玲 摄

来自黑龙江双鸭山市的吴奎龙、王彩红夫妇,同在南京当物业管理人员。就地过年,但年夜饭得努力整点东北风味。 陈俨 摄

江苏大学后勤人员赶制年货,丰富就地过年师生餐桌。 杨雨 摄

为山九仞,不让疫情防控的坚守功亏一篑,许多“新江苏人”今年选择响应号召、留苏过年。没有大包小包长途跋涉回到家乡,时代赋予这个“新”年不一样的新味道、新过法。

他乡过年不将就,老的习俗不会少,新的故事接踵而至。这些天,视觉江苏网的摄影师们在省内各地,用镜头定格“新江苏人”就地过年、自得其乐的种种瞬间。在高校、在社区、在工程现场,传统的包饺子、送福字、备年货、开茶话会,伴着喜庆的正红色充盈了镜头,满满的仪式感冲淡不能团圆的惆怅,让“此心安处是吾乡”体现在一张张底片上。

让留苏过年也有“家”的味道和温暖,这几天从“衣食住行”到“吃喝玩乐”,江苏各地出台一揽子暖心留人的细致解决方案,一系列特色文旅活动让“新江苏人”感受“最江南”的苏式年味,体味“最温暖”的城市关爱。镜头里的江苏大地很美,当然最美的风景还是人。志愿者们早已行动起来,把理发等多种多样春节里少不了、过年时却又找不着的“微服务”,送到城乡各地“新江苏人”集中的地方,用“代位”关爱留守儿童、陪护空巢老人等积极行动,解决“外乡人”就地过年的后顾之忧。

春节意味着“回家”和“团圆”。用就地过年的方式把平安和祝福捎给亲朋,也是另一种团圆。 本报记者 陈月飞

标签:后勤人员;江苏大学;杨雨

责任编辑:秦春凤

玩偶;消费;海外订单
一些传统服装企业加速布局这一新兴领域,“娃衣”生产企业也迎来大量海外订单。
照相馆;南京大屠杀;影片
这部融合珍贵史料与艺术表现的影片,以其震撼人心的真实影像,揭露日军侵华暴行,将这段被西方长期忽视的历史重新带入全球视野。
科普;健康知识;血脂
越来越多的医院和医务工作者积极运用新技术、新思维,将深奥的专业知识讲得深入人心。
画作;南京大屠杀;死难者
展览通过338幅人物画作,再现了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的血泪史和抗争精神。
江苏省;港澳台青年;传统文化
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它连接着过去与现在,也连接着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
heritag;innov;digit
当下,遗产的活化、创新与传承,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焦点。
留学预警;教育部;安全风险
近期,菲律宾治安不靖,针对中国公民犯罪多发。
长江隧道;扩建工程;太仓
“江海号”盾构机新近组装完成的隧道管片,毫米级误差,滴水不漏,外国友人很是感慨,忍不住上手触摸。
大运河;江苏;比利时
当天,“千年运河水韵江苏”专题展览精彩亮相,此外,一系列精彩活动还将相继在比利时、克罗地亚举行。
航站楼;淮安;涟水
近日,由中建八局承建的淮安涟水国际机场航站区改扩建工程房屋建筑总承包项目正式开工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