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国际在线 > 今日江苏
苏州:挑重担、扛重责,勇夺“双胜利”
来源:新华日报   2022-08-14 07:10:00
8月的苏州,骄阳似火。与天气一般火热的,还有苏州上下“挑重担、扛重责” ,开创发展新天地的干事创业激情。今年上半年,苏州连续抗疫百日、牢牢守住阵地,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展现出苏州经济、苏州企业、苏州党员干部的强大韧性,也为决战下半年挑重担增添了信心。苏州文化底蕴深厚,苏州古城和江南文化不仅是历史留下的宝贵财富,也是世界了解苏州的有形载体、苏州吸引海内外人才的重要因素。

8月的苏州,骄阳似火。与天气一般火热的,还有苏州上下“挑重担、扛重责”,开创发展新天地的干事创业激情。

9日,苏州首店经济发展大会暨进口贸易促进大会召开,落地一批品牌首店,为城市繁荣注入新动能;11日,苏州轨道交通S1线举行全线“洞通”仪式,全长41.25公里的S1线途经苏州工业园区、昆山市,与上海地铁11号线花桥站换乘,预计明年开通试运营;12日,苏州重磅发布《关于“人才服务推广年”系列活动的实施方案》,推出“人才工程优化行动”“人才服务升级行动”等五大行动。

挑起千钧重担,展现特殊担当!“每一项工作都要只争朝夕,以‘人一之我十之’的劲头,鼓足‘挑重担、扛重责’的精气神,切实担负起稳经济、促发展的重大责任。”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曹路宝表示,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大要求,全力巩固经济回升向好趋势,在补短板、强弱项、固底板、扬优势上下功夫,不断丰富完善苏州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路径和重点举措,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苏州现代化建设新篇章,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凝聚决战决胜强大合力

40多万名党员干部、80多万名社会志愿者下沉一线,共同筑起群防群控的坚固防线;4月经受深度下跌后,5月规上工业总产值、固定资产投资迅速浮出水面,6月保持强劲增长、规上工业总产值首次超4000亿元;完成进出口总额1966亿美元、增长9.7%,实际使用外资57.2亿美元、增长44.9%;白鹤滩—江苏特高压直流工程投产使用,吴淞江整治工程、沪苏嘉城际铁路等重大项目开工建设,中科地星创新技术研究所、空中客车中国研发中心等优质项目签约落户;国际精英创业周签约1899个项目,南京大学苏州校区4个新型学院揭牌招生……

今年上半年,苏州连续抗疫百日、牢牢守住阵地,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展现出苏州经济、苏州企业、苏州党员干部的强大韧性,也为决战下半年挑重担增添了信心。

8月7日,苏州市委召开工作会议,发出“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的动员令,引导党员干部鼓足“挑重担、扛重责”的精气神,主动作为、多作贡献。紧随市委工作会议,各县级市(区)纷纷召开会议,下定决心决战下半年。

“无论应对什么样的形势、遭遇什么样的挑战,只要我们高擎张家港精神火炬,就一定能够跨越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8月8日,张家港市委工作会议达成共识,决战下半年,必须与时俱进大力弘扬张家港精神,抓住每一天,干好每件事,朝着“351”年度目标任务加压奋进、全速奔跑。

紧扣1个总体方案、12项现代化行动计划、25项主要任务、200项具体项目,一锤一锤敲,一件一件办。8月9日,昆山市委召开工作会议,紧盯下半年工作,画出战略图,提出争当区域一体发展、产业创新发展等六个县域示范,推动新时代“昆山之路”越走越宽广。

今年上半年,吴江紧扣创新发展新高地、生态绿色新典范等“五新”目标,稳住了经济社会发展基本盘。8月10日召开的吴江区委工作会议明确,全区上下要永葆“赶考”的清醒和坚定,决战下半年,与时间赛跑、以实干作答。

以正确战略策略应变局

“科学精准高效做好疫情防控,全力加快经济恢复回升,大力推动产业转型创新发展,深入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全面促进绿色低碳转型,持续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更大力度保障和改善民生,一着不让防风险守底线。”围绕苏州市委工作会议确定的“八大重点”,苏州各地各部门对照年度任务、预期目标深入分析研判,以正确的战略策略应变局、育新机、开新局。

制造业规模优势、配套能力强是苏州发展的长板。固底板、扬优势,就要大力推动产业转型创新发展,产业创新集群建设是当务之急,也是长远之策。对此,苏州上下一心,倒排时序、挂图作战。今年获批全省唯一“外资总部经济集聚区”的苏州工业园区将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苏州高新区将深入实施产业创新集群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巩固提升2个支柱产业,推进4个新兴产业发展壮大;相城区将围绕数字金融、先进材料、智能车联网三大领域,加快打造产业创新集群标杆。

随着各县级市(区)联系日益紧密,苏州正加强市域统筹,在继续鼓励各板块大胆试、大胆闯、主动干的前提下,推动相向而行,形成“握指成拳”的整体合力。在“全市一盘棋”战略布局下,苏州接连落子,规划建设环太湖科创圈、吴淞江科创带,推进太湖新城、独墅湖科教创新区(东区)等重要节点进展,聚力谋划环阳澄湖、环澄湖等区域发展,实现空间缝合、资源整合、发展聚合。

苏州文化底蕴深厚,苏州古城和江南文化不仅是历史留下的宝贵财富,也是世界了解苏州的有形载体、苏州吸引海内外人才的重要因素。苏州以获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40周年为新的起点,全面推进古城保护更新,大力传承弘扬江南文化,不断提升城市文化影响力和核心。全国首个也是唯一一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姑苏区,正加快编制“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三年行动计划”;以山水资源丰富而闻名的吴中区,着眼保护江南水乡整体风貌,深化文旅资源整合运营。

共同支撑加速回升好态势

号角声声,催人奋进!从蓝图到施工,从共识到行动,连日来,苏州各地以非常之举应对非常之势、破解非常之难,奋力展现“挑重担”“扛重责”实干作为,把发展的油门踩下去、速度提上来,共同支撑起全市加速回升的好态势。

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一系列产业项目加快启动——

8月5日,阿里巴巴全球速卖通(常熟)跨境电商产业园开园;8月6日,专注抗体药物研发与生产的三生国健药业(苏州)有限公司抗体药物生产项目在苏州工业园区奠基;8月9日,斯凯奇中国物流中心二期在太仓举办奠基仪式。苏州全面落实优化营商环境创新行动100条举措,形成国企敢干、民企敢闯、外企敢投的氛围。

创新引擎澎湃新动能,一大批创新资源加速集聚——

8月9日,河海大学苏州研究院产学研合作签约仪式暨科技成果发布会在相城区举行,研究院与6家企业分别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启动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全面创新改革揭榜任务“新型研发机构科教融合培养产业创新人才项目”。一手抓自主创新提升,一手抓高端资源招引,苏州用“双轮驱动”提升产业创新能级。8月10日,克诺尔商用车系统中国区研发中心和苏州生产基地在高新区启用,将组建300人规模本地化研发团队,从事商用车自动驾驶、智能转向、底盘和传动控制技术等方面的研发。

民生改善散发新热度,一揽子重大工程稳步推进——

8月9日,苏州召开市域一体化道路交通建设推进会,要求加快今年该市的100项交通重点工程项目建设。根据规划,苏州将打造45分钟市域交通圈,主城区和昆山、常熟、张家港、太仓主要功能中心间实现45分钟可达。就在两天后,昆山与苏州工业园区路网融合的重要一环——312国道对接强胜路开工建设。同一天,承载众多老苏州记忆的古城区竹辉路改造提升工程实现部分路段通车,本月迎来全线贯通。

放眼四望,苏州上下正在加速奔跑,在机遇面前乘势而上,在难题面前敢于担当,奋力展现特殊年份的特别担当!□ 本报记者 李仲勋 陈雨薇

标签:决战;苏州;重担

责任编辑:秦春凤

长江隧道;扩建工程;太仓
“江海号”盾构机新近组装完成的隧道管片,毫米级误差,滴水不漏,外国友人很是感慨,忍不住上手触摸。
大运河;江苏;比利时
当天,“千年运河水韵江苏”专题展览精彩亮相,此外,一系列精彩活动还将相继在比利时、克罗地亚举行。
航站楼;淮安;涟水
近日,由中建八局承建的淮安涟水国际机场航站区改扩建工程房屋建筑总承包项目正式开工建设。
商行;地方经济发展;金融业联合会
经过近两个月的角逐,最终平安银行南京分行以2∶0战胜江苏银行,获得冠军。
江苏;江苏省;青年体育
5月21日,2025 “一带一路”青年体育交流周(江苏)活动在无锡江阴拉开帷幕。
江苏;世博会;大阪府
以“携手美丽江苏,共创绿色未来”为主题的江苏周活动20日在日本大阪世博会中国馆开幕。
无锡;古镇;江南
4月21日,28位外籍青年在春雨里,踏入这诗画江南的景致,开启了一场独特的无锡文化之旅。
职业技能;东盟国家;中文
活动为期10天,将围绕“中文+职业技能”主题,开设专题讲座、示范课程、企业参访以及文化体验等课程和活动。
经贸关系;美方;白皮书
希望美方与中方相向而行,按照两国元首通话指明的方向,本着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原则,通过平等对话磋商解决各自关切,共同推动中美经贸关系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江豚;视频;刘春
姜盟表示,这样的情景在他们以往的江豚调查观察比较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