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国际在线 > 今日江苏
曲苑飘香,江苏喜摘三朵“牡丹”
来源:新华日报   2022-09-17 08:06:00
9月16日晚,第十二届中国曲艺牡丹奖颁奖仪式暨惠民演出在宿迁举行。

金秋景美,“牡丹”绽放。9月16日晚,第十二届中国曲艺牡丹奖颁奖仪式暨惠民演出在宿迁举行。现场,全国各地的曲艺家们荟萃一堂,欢声笑语不断。本届牡丹奖共评出节目奖5个、表演奖6个、文学奖4个、新人奖5个。江苏喜摘三朵“牡丹”,分别是姜庆玲、戈娟获表演奖,中篇苏州弹词《红色摇篮》获文学奖,充分体现了江苏当代曲艺发展的蓬勃成果。

演出在欢快激情的曲艺歌舞《花开新时代》中拉开帷幕,小品《难忘的生日》令人捧腹又动容,评弹歌曲《花好月圆春风路》韵味悠长引人入胜,方言说唱《霸王别姬》亦说亦唱看头足,技巧《绿色之恋》中高超精湛的技艺让人目不转睛,双簧《放鞭炮》表演惟妙惟肖,好来宝《科尔沁走马赞》地方风情浓郁,情景说唱《运河追梦》展现了跨国界艺术合作绽放的奇妙魅力,群口相声《笑语欢歌》笑点十足乐不停……在优美的音诗画《曲苑风正好》和激昂的歌舞《领航》中,演出圆满落下帷幕。

整场演出高潮迭起、掌声不断。尤其是颁奖现场,本届牡丹奖的获奖者一一登台亮相,观众们以热烈的掌声向他们表示祝贺。

“这次能获得牡丹奖非常高兴,要感谢我的老师和前辈艺术家们,在我艺术成长的路上,没有他们的悉心教导我也不会有今天的成绩。”江苏省曲艺家协会副主席、扬州评话表演艺术家姜庆玲激动地表达心声。作为扬州评话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姜庆玲投身扬州评话艺术近40年,曾先后师承徐幼良、沈荫彭两位先生,深得扬州评话表演精髓。多年来,她在扬州评话的继承传统上狠下功夫,能说演篇幅长达120回、曲本共计220多万字的全本《三国》,特别擅长其中的“三顾茅庐”“火烧博望坡”“火烧新野”“火烧赤壁”等重要关目。

作为扬州评话的骨干演员和传承中坚,姜庆玲10多年来担任由原扬州市曲艺团改建而成、承担扬州曲艺保护传承和研究传播职能的扬州市曲艺研究所所长之职,是扬州曲艺名副其实的“当家人”。“为扬州评话的传承发展培养观众、培育土壤是我们的使命。”姜庆玲说。近年来,扬州曲艺界一直致力于面向社会普及扬州评话艺术、传播扬州评话知识,坚持在扬州大中小学举办服务青年学子的公益性展演和鉴赏性讲座,连同下基层、入社区的演出一道,让曲艺走进更多人之中。“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我会继续努力,不断前行。”她表示。

此次摘得牡丹奖表演奖的还有宿迁市曲艺家协会主席戈娟,她的苏北琴书《小推车之歌》《烽火情》《猪八戒拱地》等代表性作品受到观众的广泛喜爱。“我是曲艺的痴迷者,从小就在黄河边、公园里听书、模仿。孩提时期耳濡目染,曲艺在我的内心扎根、萌芽。”戈娟深有感触地说。

专业院校锻造了戈娟扎实的曲艺基本功,如今,她又把现代表演手法融入传统艺术,在传承的基础上优化与创新。她说,宿迁对民间曲艺非常重视,开展了“琴鼓村村行”“周末书场”“送戏下乡”等惠民活动,“我创作出百姓喜闻乐见的作品,从他们的表情和掌声中,我也收获了认可与信心。”

中篇苏州弹词《红色摇篮》由苏州市评弹团副团长吴静创作,分为《孕育新生》《险象环生》《烈火永生》三回,以中共苏州独立支部的成立、发展和壮大为背景,再现早期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和党组织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

这些年,吴静始终笔耕不辍,她创作的剧本有一个特点,就是生活化、接地气,观众对她创作的节目往往感到特别亲切。“曲艺人才梯队建设离不开剧本的推陈出新。”吴静表示,自己熟知团里每一位青年演员的特长,现在的创作,更多是为这些优秀青年量身定做,让演员最大化发挥优势,让苏州评弹的当代创新走得更好更远。□ 本报记者 顾星欣 朱文军

标签:扬州评话;曲艺;牡丹奖

责任编辑:毛震佳

中药;药师;中药房
春节期间,众多医务人员坚守岗位,为大家的健康保驾护航。
实验室;徐州;揭牌
2月5日,深地科学与工程云龙湖实验室江苏省实验室正式揭牌。
春节;冰雪游;跨境
得益于政策利好影响,跨境游也成为蛇年春节旅游市场增长引擎。
策划;王晶;电子红包
从红纸包裹的压岁钱到如今的电子红包,如果要评选最受欢迎的春节年俗,春节红包一定可以申请一战。
手机;新年;泰国
贴福字是春节不可或缺的仪式。
春节;江苏省;保障
龙年进入倒计时,蛇年的脚步越来越近,过年的氛围越来越浓。
充电;新能源汽车;服务区
新春佳节,长假高速路免费通行,大量新能源汽车新手上路。
社会发展情况;江苏经济;全省经济
2024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今天下午举行,一组海报速览2024年江苏经济“成绩单” 。
江苏省;条例;人大常委会
1月21日,江苏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
江苏省;小剧场;民营企业
过去一年,江苏省的代表委员们认真履职,用行动诠释担当,以实干践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