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晏培娟 艾培
通讯员 朱鹏飞 邹涛
11月7日,丹阳市界牌镇投资1000万美元的年产20万套新能源汽车电动尾门项目成功签约,预计投产后年销售超2亿元,可为界北社区增收30万元。“作为镇里的帮促项目,该项目不仅盘活了社区的低效用地,后续还能引进更多上下游配套企业入驻。”界北社区党委书记姚玉林说。
丹阳市委书记王成明说,今年,该市全面开展“‘丹’当先锋、百村提升”行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桥头堡、主心骨作用,充实壮大“新农人”和骨干队伍力量,用一步一个脚印的“量变”催生乡村振兴的“质变”。
因地制宜,激活振兴“动力源”
初冬时节,丹阳市司徒镇屯甸村的500亩茶园进入管护关键阶段,新增的光伏设备正在紧张地铺设。“上部空间发电,下部空间种植茶树,‘茶光互补’项目每年不仅产生稳定的土地租金,还为村集体经济增收超20万元。”屯甸村党委书记毛锁龙告诉记者,作为司徒镇的战略合作单位,三峡能源有限公司看中该村太阳能资源丰富、稳定度高的优势,在茶园里建设光伏电站,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的同时,实现茶叶种植和节能减排两不误。
乡村振兴,富民产业是引擎。丹阳市整合发布村级集体增收政策指南,因地制宜确定资源盘活、产业推动、飞地经营、村企共建等发展路径。今年共实施标准化厂房建设、农文旅融合、种子产业培育等增收项目101个,有力提升村级集体经济“造血”功能。
地处茅山老区的延陵镇行宫村,利用水面养殖的良好生态条件,与中国水产科学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达成合作,成为全国最大的“太湖3号”青虾授权繁育基地,去年养殖面积达100亩,为村集体增收30万元,今年将扩产100亩,继续把青虾产业做大做强。
“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大力发展优势产业、特色产业,全力探索多元化强村富民之路。”丹阳市委副书记、市长宋飞雄介绍,今年,丹阳将培育20个在产业发展、农民增收等方面各具特色的村,为全市树标杆、探新路。
头雁领航,壮大乡村人才队伍
11月9日,丹阳陵口镇95后“新农人”汤磊正用今年新购置的小麦播种机为周边农户播种。归乡6年,汤磊创办的青禾家庭农场不仅实现年产水稻超50万斤、小麦39万斤,还通过自带电脑程序的烘干机、自带北斗定位系统的拖拉机、植保无人机、智能插秧机等,实现“耕、种、管、收”4个环节的数字化和可视化,累计为周边农户开展社会化服务超1万亩次。
丹阳市今年成立“新农人”发展联盟,吸纳22名有一定规模和产业特色的成员,通过学习交流、政策引导、资金扶持等多种举措,帮助发展前景好、创新能力强、科技含量高、辐射范围广的特色优势产业不断成长壮大。该市计划用3年时间选拔培养有情怀、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优秀“新农人”50人左右,每年给予最高20万元项目资助。
从成立水产养殖合作社到带动周边200多户村民从事水产养殖,再到加入珥陵镇大施村委会协助推进村庄治理,6年时间,丹阳市逸新水产养殖合作社理事长史群逸完成了从“新农人”到“新农干”的蜕变,成为村书记的后备人选。
“村干部队伍建设成效直接关乎乡村振兴的成色,必须把能力素质提上来、严管厚爱落下去,形成‘头雁’领航、‘群雁’齐飞的生动局面。”丹阳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于舟介绍,该市坚持把村干部队伍建设作为夯实村级战斗堡垒、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系统谋划实施“雏雁”培育、激励保障、从严管理等“一揽子”政策举措,择优选配村党组织书记14人,动态储备460名村级后备人才,把村级集体经济增长情况与村书记职级晋升、评先评优、增收奖励等挂钩,17名村书记参照享受事业岗位退休待遇,33个村230余人享受村级增收奖励。
多元共治,画好基层治理“同心圆”
11月11日,丹阳市吕城镇荷花池小区党群服务站正式启用。站内乒乓球室、舞蹈房、阅读书吧等一应俱全,一楼的帮办代办窗口可提供小额金融服务、取发快递、衣物缝补等便民服务。
“党群服务站所有的功能区域都是我们前期通过调查问卷形式,依照群众需求排名决定的。”吕城镇党委副书记孙洁介绍,今年该镇在荷花池拆迁安置小区试点推进“红荷乐居”治理品牌建设,由5名村后备干部担任网格长,按“每人负责1—2栋”设置26名楼栋长,针对流动人口、残疾人、独居老人、留守儿童等不同群体实行“四色卡”分类管理,确定走访频次和走访重点,为群众提供家门口的优质服务和精细管理。
党建力量“沉下去”,治理能力“提上来”。今年,丹阳实施“红格共治”工程,全面推动力量沉在网格、服务落在网格、问题解决在网格,将村(社区)后备人才、入党积极分子、党员志愿者等补充到微网格员队伍中,确保信息及时掌握、服务及时跟进、矛盾及时调处。镇、街道统一安排选调生、名校优生、新录用公务员等149名年轻干部每人下沉一个专属网格,专门负责网格内企业、社会面小场所的安全生产、环保等隐患的排查工作,为全市高质量发展夯实安全稳定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