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聂 伟
八一前夕,全省双拥工作会议在南京召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双拥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命名大会精神,持续推动双拥工作高质量发展,更好服务保障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在今年的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命名大会上,我省13个设区市和江阴市、宜兴市、新沂市、张家港市、常熟市、太仓市、昆山市、如皋市、仪征市9个县(市)共22个城市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县)”称号,获评总数全国第三;获评城市数量较上轮增加4个,增量全国第一,13个设区市实现“满堂红”。
着眼大局,双拥成为“一把手工程”
江苏素有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光荣传统。上一届双拥模范城(县)创建以来,军地各级着眼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国防和军队建设全局,军地合力、军民同心,形成了具有江苏特色的新时代双拥工作新格局,共同谱写了一曲“爱我人民爱我军”的时代新篇。
今年双拥模范城(县)命名,是南京连续第10次获评。南京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双拥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强化机制建设,落实市委议军会、军政座谈会、领导小组会、军地会商会等,聚焦“三前”强保障、巩固“三后”暖军心,切实解决部队的困难。据了解,截至目前,南京军地合署办公制度已坚持了19年。
镇江在严格落实军政座谈会、双拥工作领导小组会等会议制度的基础上,每两个月在驻镇团以上部队召开一次军地座谈会,及时协调解决部队难题。
在淮安,市双拥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委书记担任组长,市委常委不少于4人担任副组长,双拥工作被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驻淮部队建设总体规划。泰州市委、市政府将双拥工作纳入党政军领导班子考核体系,市政府将双拥工作列入年度重点工作计划,与经济工作同部署、同推进。
部队有需,地方想方设法提供
“营区积水了,怎么办?”2023年春节前夕,无锡市委主要领导到某部队走访时,听到部队官兵提出的诉求后,当即指示:要特事特办。很快,建设经费就到位了,相关部门齐心协力,确保了营区积水改造工程的快速竣工。如今,无锡干部群众都牢牢记住一句话:“涉军就是特事,支持就要特办!”
从省委、省政府到市县乡镇各级,军队建设指向哪里,地方保障服务就跟到哪里,部队需要什么,地方就想方设法提供什么,对部队的事“特事特办、马上就办、办就办好”成为江苏干部群众的一种自觉和常态。
连云港与省退役军人关爱基金会合作,推动全省首个退役军人专项医疗救助试点项目落地。南京设立慈善拥军基金,7年来资助驻宁部队困难官兵5200多人次、2300多万元。镇江为入伍新兵父母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去年,江苏还在全国首创“新兵守国·老兵守家”结对机制,广泛动员优秀退役老兵和入伍新兵结成帮扶对子,为现役军人及家属提供“政策宣讲员”“家乡联络员”“军属服务员”“拥军协理员”等贴心服务。
“持一张卡,可免费畅游苏州?”2023年3月,苏州发布重磅拥军政策:全国范围内持有优待证的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均可免费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及游览76个景区。2024年5月,优待服务再升级——刷卡可免费乘苏州地铁,优待景点数也扩至91个。近4年,苏州在双拥工作上的投入超过了1亿元。
南通还在全省率先推出“通通优”拥军卡,公交出行通通免、国有景区通通游、商家优惠通通享、金融服务通通有,目前已有300多万人次享受到了相应优惠,减免金额超千万元。
而在众多拥军服务事项中,能否妥帖解决“后路”问题最被官兵和家属看重。
“没想到退役手续能这么快办好!”宿迁退役军人刘硕感慨万千。宿迁探索军人退役“一件事”改革,将涉及军人退役的15个事项实现“一次申请、一窗受理、联动办理、限时办结”。盐城在全省率先对军人退役涉及的11个事项进行整合优化,办理周期从原本的15天大幅缩减至3天。扬州在全省率先表彰10名退役军人技能大师,并聘任为创业导师,培养更多退役军人技能型人才。常州推出转业军官“免试入警”,着力培育兵支书、兵委员、兵教师,优化住房公积金贷款政策支持退役军人,累计提供贷款2.46亿元。
军民合唱,唱出时代最强音
在淮海战役纪念馆里,“人民的胜利”几个烫金大字格外醒目。支前民工们用小推车推出了淮海战役的胜利。
一辆辆拥军“小推车”,也推进了新时代。今年第10次喜获殊荣的徐州,全民拥军蔚然成风,2100多个村(社区)建成荣誉墙、拥军广场,做到了电视有影、电台有声、报纸有文、网络有言、村居有牌,线上线下同频、城市乡村同步。
在江苏,双拥工作从来不是“独角戏”,而是一台政府搭台、部队奏乐、社会力量和声共鸣的“军民大合唱”。
“没有国防,哪有厂房。”拥军企业家周爱明投资1.3亿元建成天华国防教育馆。在江苏不少景区里,商铺都在显眼处悬挂“拥军联盟”牌匾。如在海安,遍布城乡的860多个商家、店铺签订了拥军优惠协议。常熟编织起一张覆盖14个镇街、373个村(社区)的全民拥军网络,340位“常熟妈妈”与驻军士兵认亲结对。
“双向奔赴”,实现双赢。东部战区某部为扬州泗涧村修建军民连心路,发展葡萄、草莓产业,带动村民年增收50万元;2022年以来,驻常州部队义务献血150余万毫升,累计军训学生15万人次。驻苏州各部队高标准完成抗台风任务……一幅军民鱼水情深的多彩画卷正在江苏大地上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