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jpg
《采茶》周明生  摄于镇江茶博园_副本.jpg
2019年4月19日,几位爱好紫砂艺术的外国友人在位于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镇的紫砂艺术家家中,赏玩紫砂壶。朱智辉_副本.jpg
P111 苏扇_副本.jpg
read_image.jpeg
3_副本.jpg
“苏超”带动超九成观众延伸消费
来源:新华日报   2025-08-23 10:03:00

国家统计局江苏调查总队8月21日发布“苏超” 消费跟踪调研报告。这份针对“苏超”第九轮赛事的专题调研显示,在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南通、扬州6座主办城市,“苏超+”消费模式成效显著,95.9%的现场观众因观赛产生门票之外的延伸消费,赛事已成为激活城市消费活力的重要引擎。

“本次调研针对各赛区现场观众进行,并实地走访了相关商圈、景区,调研结果清晰地勾勒出‘苏超’带来的消费热潮。”国家统计局江苏调查总队有关负责人介绍,调研数据显示,赛事引流强劲,外地观众“留下来”意愿高。“苏超”第九轮比赛现场观众规模突破20万人,主办城市依托地域文化转化赛事流量,“过夜经济”效应凸显。外地观众出行方式以自驾、铁路和大巴为主,31—45岁群体是观赛主力军,占比达51.5%,不少家庭借暑假实现“观赛+亲子游”双重需求。

一张小小球票,成为撬动多元消费的“钥匙”。“票根经济”火热,消费场景多元延伸成为赛事显著亮点,调研显示,91.8%的观众知道景点免费、消费折扣等“苏超”优惠活动,其中近一半“非常了解”;79.0%的观众已经参与或计划参与相关活动。95.9%的观众产生了门票外的消费,65.9%的观众表示本次行程支出超出预期。外地观众家庭整个行程花费普遍在1000—2000元区间。94.1%的观众在外用餐,79.0%的观众购买文创产品,62.5%的观众存在娱乐等其他消费,进行酒店住宿、景点游览的观众分别占比21.0%、66.1%。

各地将商圈、街区、公园等打造成沉浸式“第二现场”,有效延伸了赛事热度。调研显示,98.3%的观众对“来苏超看球+消费”给出好评,表示会向他人推荐,其中愿意主动推荐的超过八成。受访观众反映,影响消费的核心因素为:当地特色(29.4%)、球迷氛围(28.0%)、便捷性(21.5%)。

国家统计局江苏调查总队有关负责人介绍,调研期间观众也提出宝贵建议,比如延长文旅消费优惠时效,丰富文创产品开发,增强全域观赛氛围等,这些都有助于后期进一步改善赛事设计,为观众带来更丰富更完备的观赛体验。

标签:观众;消费;观赛

责任编辑:舒馨

阅读推荐
W020250818526178034155_副本.png
这部融合珍贵史料与艺术表现的影片,以其震撼人心的真实影像,揭露日军侵华暴行,将这段被西方长期忽视的历史重新带入全球视野。
96b85e4e-7315-41c1-9e54-5cfd85049818.png
越来越多的医院和医务工作者积极运用新技术、新思维,将深奥的专业知识讲得深入人心。
墙1(1)_副本.jpg
展览通过338幅人物画作,再现了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的血泪史和抗争精神。
wechat_2025-08-07_100918_780.png
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它连接着过去与现在,也连接着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
wechat_2025-08-05_100855_528.png
当下,遗产的活化、创新与传承,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焦点。
本网策划
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