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jpg
《采茶》周明生  摄于镇江茶博园_副本.jpg
2019年4月19日,几位爱好紫砂艺术的外国友人在位于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镇的紫砂艺术家家中,赏玩紫砂壶。朱智辉_副本.jpg
P111 苏扇_副本.jpg
read_image.jpeg
3_副本.jpg
江苏未来产业演绎发展“三重奏”
来源:新华日报   2025-08-31 09:35:00

去年8月31日,以“创新缤纷世界 未来赋能产业”为主题的2024未来产业创新发展交流大会在南京举行,属于江苏的产业集群“未来式”图景由此打开关键一页。时隔一年,8月30日,2025江苏未来产业创新发展交流大会大幕再启,同样的地点,同样的主题,抬眸望去,却已是全新的风景:创新的浪潮澎湃翻涌,破土的种子聚势成林,一场爆发于现实之上的“未来风暴”展现在眼前。

数据显示,2024年,全省未来产业核心企业总数超3000家,合计营收规模超7500亿元,综合实力位居全国第一方阵。省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省数据局党组书记、局长沈剑荣以“关注、耐心、陪伴”3个关键词翻开大会扉页,字里行间都是关于未来的叩问与回音。

关注未知 创造可能

早在2023年,江苏便提出构建“10+X”未来产业体系,既关注“10”的方向,更关注“X”,让未来产业成为兼具理论和现实意义的“经济筋骨”。如今,带着“综合实力位居全国第一方阵”的发展成果回望起点,是时刻关注前沿发展并于无人之境拓路的勇气。

在会场外的未来产业企业展品区,这样的勇气有了具形。真迈生物研发的超高通量基因测序仪,让生命科学领域“光刻机”有了国产替代;东方空间自主研制的“引力一号”运载火箭,创下全球最大固体运载火箭、中国运力最大民商运载火箭等多项纪录;量子科技长三角产业创新中心研发的100比特超导量子计算机,标志我国进入自主可控百比特量级超导量子计算机研制新阶段……一个个“首创”与“之最”沿展区排开,穿行其中,以原始创新突破未知领域的路径变得愈发明晰。

“我们已获得500多项全球专利,与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个伙伴达成深度合作。”真迈生物东区技术支持工程师张磊表示,真迈生物自成立以来便关注基因测序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现已在生育健康、肿瘤防控、传感染、法庭科学、分子育种等领域全力赋能测序应用。

影响世界的力量,在各个领域酝酿。“生物制造的核心意义,在于它正在切入一批国家发展中的关键领域。”中国工程院院士,生物制药工程专家、南京工业大学国家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应汉杰在主题演讲中提出生物制造在粮食安全、健康中国建设、传统工业体系升级等领域承担的重要作用,表示生物技术系统性突破将为物质文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更多可能。

多方协同以实现从0到1、再从1到无穷的故事,正在这片土地上上演。

放眼全省,苏州实验室建设快速推进,紫金山实验室、太湖实验室成果涌现,云龙湖实验室、钟山实验室加速突破,原子极限微制造蓄势待发,44家全国重点实验室接连发布原创性、颠覆性技术创新成果,60家成员加入全国首创“省实验室联盟”,跨学科、大协作和政产学研融通的创新合作机制已破界而生。

大会现场,省发展改革委正式发布江苏省未来产业(技术)研究院名单,18家以高校、科研院所和科技企业为建设主体的未来产业(技术)研究院涵盖第三代半导体、未来网络、新型储能、细胞和基因技术等关键领域,将为全省加快构建“10+X”未来产业体系、创造更多成长可能载入核心引擎。

清华大学盐城环境工程技术研发中心长期专注零碳负碳领域的创新研究,其主导实施的全球首套燃煤锅炉全烟气碳捕集与利用项目,让众多化工企业找到了绿色发展新路径。“未来产业(技术)研究院成立后,我们将依托专业研判能力为未来产业发展精准把脉,围绕CO_2资源化利用等关键技术攻关、产业链协同等核心环节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中心办公室主任吕莹表示。

耐心布局 迈向未来

产投融合催生出裂变反应。南京江北新区,40余家细胞和基因技术创新企业初步构建从基因检测、诊断、试剂到小鼠基因编辑、抗体药物、免疫细胞治疗、CAR-T细胞治疗等细胞和基因技术产业链;苏州市相城区,依托量子科技长三角产业创新中心,与近百家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等单位建立合作关系,形成覆盖产学研用全链条的量子科技生态体系;常州市武进区,超50家涉氢企业,覆盖制氢、储运、检验检测装备与服务等全链条环节……

更多的生长细节藏在会上发布的《2025江苏省未来产业发展报告》里。截至目前,21个“未来产业先行集聚发展试点”核心企业营业收入达4233.6亿元,试点地区拥有923家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形成463家科创企业,科创成果集聚赋能拥有市级及以上科技创新平台485个,新增发明专利授权量4937件。

“无锡市梁溪区是省内空天产业领域的唯一试点,商业航天企业集聚。2023年我们选择在这里落户,如今公司在当地供应商比例已提升至63%,发动机成本降至80%。”东方空间(江苏)航天动力总裁办副主任薛娅菲告诉记者,公司正在推动在省内实现商业航天的生产、应用全闭环。

大会现场发布56个未来产业标志性终端产品。为让更多未来产业在应用中落地,全省首批5家数据产业创新发展联合体在大会现场正式成立,联合体涉及工业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数据要素流通交易等方向,将为加快构建未来产业生态和支撑体系提供强大助力。

携手陪伴 聚力前行

大会现场,省市场监管局发布江苏未来产业标准十大优秀案例,覆盖第三代半导体、零碳负碳、前沿新材料、低空经济等关键领域。这些标准不仅树立了行业标杆,更彰显出江苏在未来赛道的话语权与突破力。

一边是行业标准加速制定,一边是专利导航“指南针”的精准嵌入。会上,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推出专利导航全新模式,以全链条专利导航服务为相关产业赋能。截至2025年6月,江苏未来产业领域发明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分别达到31.3万件、11.3万件,其中第三代半导体、氢能等5个领域发明专利申请量居全国第一。

科研成果落地,离不开金融活水的精准滴灌。大会现场,江苏农商联合银行发布“农商未来贷”“科创苗圃贷”“科技人才创业贷”三款新品。“一年内,全省农商行系统将投放未来产业相关贷款不低于100亿元,未来3年相关贷款年均增速不低于20%。”江苏农商联合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胡建斌表示,将持续完善服务体系,提升服务能级,以更高质量的金融供给,赋能江苏未来产业拔节生长、聚势成峰。

新华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新华报业传媒集团董事长双传学表示,集团近年来通过全媒体平台忠实记录并积极助推江苏未来产业的创新实践,接下来将推出“未来产业”频道,打造永不落幕的创新展示平台,通过持续追踪报道企业创新动态、技术突破、成长故事,让交汇点新闻客户端成为江苏未来产业企业值得信赖的全天候伙伴。

未来产业拔节生长,离不开耐心资本的呵护。省高投集团数据显示,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母基金累计规模已达1749亿元,包括省战新母基金500亿元,产业专项基金1069亿元,产业子基金180亿元,为未来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厚植发展沃土,持续营造全程“陪伴式”服务生态。大会现场,江苏省战略与发展研究中心负责人建议,以足够的耐心和周到的陪伴,优化涉企全生命周期政务服务,量身定制服务方案,“一企一策”精准对接,加快构建更具吸引力的开源生态、创新生态、产业生态。

从精准有力的政策供给到多元畅通的金融活水,再到打造开放包容的营商环境,江苏正以系统性的战略谋划赋能实践,为未来产业的萌发、成长和壮大提供最适宜的“创新雨林”。在这里,从“0”到“无穷”的产业梦想,正一步步演变为现实。(记者 柏丽娟 苑青青 孙秦旺 许海燕)

标签:

责任编辑:刘慧

阅读推荐
wechat_2025-08-25_102046_647.png
一些传统服装企业加速布局这一新兴领域,“娃衣”生产企业也迎来大量海外订单。
W020250818526178034155_副本.png
这部融合珍贵史料与艺术表现的影片,以其震撼人心的真实影像,揭露日军侵华暴行,将这段被西方长期忽视的历史重新带入全球视野。
96b85e4e-7315-41c1-9e54-5cfd85049818.png
越来越多的医院和医务工作者积极运用新技术、新思维,将深奥的专业知识讲得深入人心。
墙1(1)_副本.jpg
展览通过338幅人物画作,再现了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的血泪史和抗争精神。
wechat_2025-08-07_100918_780.png
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它连接着过去与现在,也连接着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
本网策划
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