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 記者賀鵬飛南京報道:今年9月,由農業農村部組織開展的第4次長江全流域江豚科學考察發現,南京段觀測到的江豚數量明顯增長,已由多年前的十多頭增加至五十多頭。
南京市綠化園林局江豚保護區管理站也監測發現,長江南京水域穩定棲息着一個50多頭的江豚種群,近兩年長江南京段每年都有四五頭小江豚出生,經常監測到江豚媽媽帶着小江豚在江中遊玩的場景,畫面異常溫馨。
有「微笑天使」之稱的長江江豚是長江特有的古老物種,已在地球上生存了2500萬年,是2007年「長江女神」白鱀豚被宣布功能性滅絕後長江中唯一的哺乳動物,成為長江生態的「活化石」和「水中大熊貓」。上世紀90年代,長江江豚種群數量尚有2550頭,而到2017年,已下降到1012頭。
南京江豚數量回升反映了當地生態明顯改善。據介紹,近十年來,南京新建1個國家級和6個省級濕地公園,截至去年底,全市自然濕地保護率達到70.2%。自2016年以來,南京市累計實施長江兩岸綠化造林約1萬畝,沿江造林面積位居全省第一。累計關閉退出化工生產企業158家,整治「散亂污」企業1811家,退出生產岸線37.6公里。
整治150條臭河道
同時,南京市還實施150條黑臭河道整治,完成230條河湖水環境整治提升以及重點入江支流治理。2012年,該市有多條入江支流水質劣於Ⅴ類,而到了2021年,全市28條入江支流水質已全部達標,其中18條省控入江支流水質均達Ⅲ類及以上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