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国际在线 > 主题活动 > 2022北京冬奥 > 聚焦冬奥
探秘冬奥会奖牌设计
来源:经济日报   2022-02-10 16:59:00
北京冬奥会全面拉开帷幕,多项比赛激战正酣。运动员们激情飞扬、闪耀赛场,他们手握的一块块奖牌也吸引着大家的目光。另外奖牌挂钩的设计也进行过多次修改,最终采用简洁的造型,在倒角处进行细节处理,同时也做了打洼工艺,与奖牌的形制相融合且统一。

北京冬奥会全面拉开帷幕,多项比赛激战正酣。运动员们激情飞扬、闪耀赛场,他们手握的一块块奖牌也吸引着大家的目光。

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奖牌“同心”端庄肃穆,造型质朴简洁,体现了北京2022年冬奥会“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要求。与北京2008年奥运会奖牌“金镶玉”相呼应,展现了“双奥”之城的文化传承。一块看似简约的奖牌背后,诠释着无数精妙的中国式设计细节。

体现丰富内涵

2020年5月,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奖牌设计方案面向全球征集作品。经过专家多次评审之后,由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教授杭海与产品设计专业教师李文龙、首饰专业教师刘骁以及美院学生林帆、高艺桐共同组建的奖牌设计小组的作品——“五环同心”方案入围,在经历了多次修改和制作打样之后,最终被评选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奖牌方案。“如何在一枚简洁朴素的奖牌中,体现出中国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是这次奖牌设计面临的最大挑战。”杭海说。

奖牌的设计灵感源自于中国古代同心圆纹玉璧与古代天文图。“苍璧礼天”是玉璧形制表达的最高礼赞,以此来致敬北京2008年奥运会。同心圆纹玉璧以三环为基本形式,表达了夏至、春分、秋分与冬至的日行轨道,体现了从平面到空间、从天文到人文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与美学表达方式。古代天文图则表现古人通过观测日月星辰的天象运转来确定时间的“观象授时”,以及在中国传统建筑创作中常被使用的设计手法“象天法地”,以此来蕴含“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正面的玉璧造型与背面的星空意象,体现出中国最高等级的礼赞、人类对未来持续探索的精神以及东西融合、万物共生、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情怀。

奖牌取名为“同心”。共设五环,五环同心,同心归圆,表达了“天地合、人心同”的中华文化内涵,也象征着将人们凝聚在一起的奥林匹克精神。“同心”奖牌正面圆环做打洼处理,取意传统弦纹玉璧。上面浅刻装饰纹样,其中冰雪纹表现冬奥会的特征,祥云纹传达吉祥的寓意。

奖牌背面的圆环上刻有24个点及运动弧线,取意古代天文图,象征着浩瀚无垠的星空,人与自然的和谐,也象征着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上运动员如群星璀璨,创造精彩。奖牌背面最外环镌刻获奖运动员的比赛项目名称。

奖牌绶带也是奖牌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采用传统桑蚕丝织造工艺,织造冰雪底纹。颜色选用红色,与中国春节文化特色相契合,表达对运动员的节日祝福。而奖牌盒以大漆和竹子为主要材料制作,既突出中国文化特征,又符合“绿色办奥”和可持续性的理念。

制作精益求精

奖牌制作过程中,发生着很多小故事,其中一个是关于奖牌光泽度处理的趣事。“2020年11月,在上海造币厂完成奖牌打样后,送北京审核,冬奥组委基本认可。但在奖牌表面质感的技术处理上,设计小组希望奖牌整体光泽度与日常金币或纪念币的镜面光亮区分开来,除文字与纹样凹雕刻部分用镜面光亮呈现外,其余部分需要使用柔和的光泽,这样与亮面效果形成对比,易于识别文字信息。这与常规造币的处理方式不一样,有着一定的技术难度,要达到设计小组所要求的那种含蓄内敛的光泽,必须手工抛光。经过多次的尝试和打磨之后,最终奖牌光泽度的效果还是比较满意的,既保持金属的基本光感,接近一般人对金属的认知,同时第一眼看表面温柔而不炫亮,体现了一种东方含蓄美学的特征。”杭海说。

“除光泽度的考虑外,奖牌大小的调整也是冬季奥运会需要注意的因素。我们通过观看往届冬奥会纪录片以及对往届冬奥会奖牌的研究发现,与夏奥会相比,冬奥奖牌普遍偏大。这是因为冬奥会运动员服装厚重,若奖牌过小就不够醒目。从实物打样再到实际佩戴比较,经过反复比对,设计小组最终将奖牌直径定在8.7厘米。不仅是奖牌本身,我们对奖牌的绶带长度也进行了相关测试,以保证运动员胸前佩戴时的位置最合适。奖牌大小和重量的调整都是基于佩戴者的舒适度和观感的考量。另外奖牌挂钩的设计也进行过多次修改,最终采用简洁的造型,在倒角处进行细节处理,同时也做了打洼工艺,与奖牌的形制相融合且统一。”杭海说。

(本文由《艺术与设计》编辑部供稿)

标签:

责任编辑:蔡阳艳

玩偶;消费;海外订单
一些传统服装企业加速布局这一新兴领域,“娃衣”生产企业也迎来大量海外订单。
照相馆;南京大屠杀;影片
这部融合珍贵史料与艺术表现的影片,以其震撼人心的真实影像,揭露日军侵华暴行,将这段被西方长期忽视的历史重新带入全球视野。
科普;健康知识;血脂
越来越多的医院和医务工作者积极运用新技术、新思维,将深奥的专业知识讲得深入人心。
画作;南京大屠杀;死难者
展览通过338幅人物画作,再现了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的血泪史和抗争精神。
江苏省;港澳台青年;传统文化
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它连接着过去与现在,也连接着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
heritag;innov;digit
当下,遗产的活化、创新与传承,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焦点。
留学预警;教育部;安全风险
近期,菲律宾治安不靖,针对中国公民犯罪多发。
长江隧道;扩建工程;太仓
“江海号”盾构机新近组装完成的隧道管片,毫米级误差,滴水不漏,外国友人很是感慨,忍不住上手触摸。
大运河;江苏;比利时
当天,“千年运河水韵江苏”专题展览精彩亮相,此外,一系列精彩活动还将相继在比利时、克罗地亚举行。
航站楼;淮安;涟水
近日,由中建八局承建的淮安涟水国际机场航站区改扩建工程房屋建筑总承包项目正式开工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