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的不去,新的不来”,这句老话如今已演变为“旧的换新,新的更新”。2024年,徐州开展了3500余场“淮海新消费”主题活动,通过消费品以旧换新拉动了90亿元的大宗消费,“以旧换新”无疑成为徐州消费市场最亮眼的关键词。
政策+活动
点燃消费热情,惠及千家万户
在京东电器城市旗舰店,销售人员权净正忙着为顾客介绍产品:“华为Mate60现在补贴后只要4099元。”市民蒋先生对此颇有感触:“这次政策补贴加上京东的活动,价格比网上还低,我准备近期就换新机。”
权净介绍,个人购买手机、平板、智能手表等数码产品(单价不超过6000元),均可享受购新补贴。而在汽车消费领域,优惠力度同样令人心动。在广汽传祺徐州云龙新能源体验中心,销售人员为顾客详细计算着以旧换新的实际花费:“广汽传祺新能源ES9,全品牌置换补贴1.5万元,下定还可享两万元出行基金。”
据了解,近日,徐州组织了249家汽车销售企业开展国补政策落实工作,各汽车品牌经销商根据车型配套安排了每台车3000元—10000元的优惠资金。此外,家电产品以旧换新、更新优化汽车置换更新补贴、支持手机等数码产品购新补贴等一系列政策福利,让越来越多的人享受到了消费“大礼包”。
除了政策上的加力扩围,各类主题活动也为消费市场注入了新活力。2025年,徐州将接续开展“淮海新消费”主题活动,加力推进汽车、家电家居、智能终端等消费品以旧换新,计划净增限上贸易业企业500家,网络零售额突破1000亿元,为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注入强劲动力。
绿色+数智
推动产业升级,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春耕时节,农机设备的更新换代显得尤为重要。
近日,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去年,全市申请报废老旧农机具14909台(套),农机报废资金执行进度完成381.06%,市级排名全省第一;超额完成兑付任务数302.26万元,居全省第二。
以旧换新并非简单的同类产品置换,而是一场推动地方产业体系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的深刻焕新变革。
更新矿山井下专用机动运输车辆、更新先进数控加工中心机床、在张双楼矿井下各掘进工作面补充安装40余个监控终端……去年,徐矿集团积极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重点任务的落实落地,先进产能比重持续提升,数智转型成效斐然。
然而,这些变化仅仅是徐州以旧换新浪潮下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以旧换新带动产业焕新升级成效明显。
2024年,全市累计更新设备数量超过7万台(套),带动投资约570亿元。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部启动实施了“智改数转网联”,获批省级智能制造工厂和车间56家、星级上云企业719家,新增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6家,徐州重型机械还入选了国家“数字领航”企业。
大规模设备迭代升级已成为必然趋势,徐州正持续加力推进设备更新工作,加速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模式在各行业中的广泛应用,为构建新质生产力厚培沃土,推动徐州经济发展不断提效增速。
收旧+引导
畅通资源循环利用,让“去旧更容易”
在消费市场中,“换新”必然伴随着“去旧”。如何构建从更新到回收的良好生态,畅通资源循环利用链条,成为“以旧换新”的关键。
去年以来,徐州深入开展“两新”工作,将消费品以旧换新与提升回收循环利用水平相结合,推动健全资源回收体系。
截至2024年6月,徐州已拥有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场所1084家,其中企业378家,专门回收废旧电子产品的单位58家。近日,徐州入选全国再生资源回收体系试点城市,循环经济体系持续优化升级。
去年,徐州发布了《徐州市健全废旧家电家具等再生资源回收体系行动实施方案》。计划依托垃圾分类回收体系和农资配送体系,推动形成“15分钟回收站(点)—县区级集散中心—市级拆解中心”三级网络体系。让“去旧更容易、换新更愿意”,消除消费者的后顾之忧。
“旧的不去,新的不来”,通过以旧换新,徐州不仅为消费者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福利,更推动了产业升级,激活了经济发展新动能。在新旧交替中,徐州正以消费新气象换出百姓新生活,在产业升级中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