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公布了多式联运、内河集装箱运输、中欧(亚)班列精品线路(航线)典型和培育案例,其中,由徐州淮海国际陆港控股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独立申报的“徐州—新疆”公铁联运线路,以及与江苏连云港港物流控股有限公司联合申报的“徐州—连云港”铁水(海铁)联运线路成功入选“多式联运精品线路培育案例”。
“徐州(徐州北站等)—新疆(三坪站、乌兰乌苏站等)”公铁联运线路是陆港集团运营公司积极响应国家运输结构调整,深入参与徐州多式联运体系建设发展的重要举措。自2023年10月底首次开行,“徐州—新疆”公铁联运线路运量稳步增长,服务品质不断提升,赢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和赞誉,已成为淮海国际陆港多式联运通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运输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去年,该线路累计开行6206TEU (标准箱),常态化运行包括三坪、喀什、和田等11个新疆到达站点,为客户提供了“门到门”便捷高效的运输服务。
徐州淮海国际陆港运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硕介绍说,这条线路充分发挥徐州淮海国际陆港铁路枢纽的优势,通过公铁联运模式,构建了从徐州至新疆地区的快速、高效物流通道,为两地之间的货物运输提供了强有力支撑。通过引入信息技术,实现了委托、装卸、结算、交付全流程运作的信息化和无纸化,在此基础上为客户提供订单管理、全程追踪、货损保价等全方位、高品质服务,既确保了货物运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也极大地提升了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徐州(铜山站)—连云港(连云港区)”海铁联运线路是陆港集团紧抓徐州与连云港联合建设“一带一路”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标杆示范项目机遇,积极参与徐州陆港与连云港自贸片区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发展的重要抓手。去年,“徐州—连云港”海铁联运线路班列累计发运货物5028TEU,同比增长77.92%,开行点对点直达班列超60列。为深入打造该精品线路,陆港集团携手连云港港口集团充分发挥徐州淮海国际陆港和连云港国际枢纽海港组合优势,创新启用了“CCA一单制”“港口功能前置”“铁路箱下水”等创新服务模式,有力推动了两港业务联通、平台共建、信息共享。
徐州淮海国际陆港运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硕介绍说,这些创新模式的推广与应用,进一步助力企业降低物流成本、提高运输质效。其中,“CCA一单制”服务模式,通过与马士基航运、达飞轮船、地中海航运、中远海运等近10家船公司签订了铁路CCA协议,实现了以铜山站作为全球航运起运港的多式联运“一单制”海运提单的签发,简化了物流流程,提高了运输效率;通过“港口功能前置”服务模式,将连云港港口空箱前置淮海国际陆港,实现了海运集装箱在淮海国际陆港的预排及周转使用,这一模式的应用为企业节约3-4天空箱调拨时间,帮助企业降低综合物流成本约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