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个万亿看创新。
因为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和区位差异,每座城市的创新“通关”,都没有标准答案可以“抄作业”。而南通,正在给出自己的答案。
8月上旬,南通正式印发《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实施意见》,重点布局未来空天、未来海洋、未来能源、未来材料、未来通信、未来健康六大方向,继5月底召开“打造科创强引擎、建设创新型城市“主题新闻发布会,明确成长型未来产业细分赛道后,南通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顶层设计”愈加清晰。
面对“后万亿”时代转型升级内在需求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区域经济竞合格局调整,南通正谋定而后动,通过超前布局未来产业,将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牢牢抓在手上,切实转化为新质生产力和区域竞争力。
新协同
从接轨上海到双向奔赴
今年以来,南通科技创新“新动作”不少,这背后,正蕴含着答好科创“必答题”的深度考量。
全市科技创新双月例会是南通推进面上重点工作建立的四项工作机制之一。今年起,全市科技创新双月例会从南通“移师”上海召开,通过密集考察、高频互动、深度对接,为南通产业科技创新链接资源。
4月中旬的科技创新双月例会,南通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彤率相关部门、各板块政府、市直属园区管委会、省级以上高新区管委会负责同志前往上海,首次在异地召开,开长三角之先河。这次会议,与会人员赴上海临港新片区、复旦大学张江校区、静安区市北高新区参观考察,与静安区政府探讨深化区市合作,并正式启动新一轮沪通科技创新合作。来自上海市北与上海张江的嘉宾,围绕园区跨区域合作、张江科学城特色产业园建设作经验分享。7月中旬的今年第二次科技创新双月例会,围绕加强与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全面合作、部署未来产业发展、促进“产业+投资”双向对接等主要议题。翻开行程单,7月16日白天密集考察3家头部企业和上海交大重点实验室;随后马不停蹄前往长三角国创中心,当晚在国创中心会议室召开双月例会,与长三角国创中心主任刘庆等面对面研讨国创中心南通分中心建设等合作事宜。次日召开的“投资界·南通未来产业发展大会”,向上海科教、产业和投资界精准推介南通,并邀请嘉宾共商未来产业发展大计,分享其深度思考。
上海产业结构层级高、科技基础设施完备、人才资源丰富,正在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南通制造业基础坚实,拥有产业科技创新的巨大需求和丰富场景。长期以来,上海都是南通产业和科技创新借梯登高的“近水楼台”。通过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双向发力,沪通合作形成了这样的格局——南通50%以上的企业在上海有合作关系,70%的规上工业企业与上海80%的高校院所开展创新协作。2018年,沪、通双方签订《沪通科技创新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建立合作机制、共享创新资源、开展协同攻关、共建科技园区;5年来,沪通两地产学研合作项目加速递增、总数超1000项,各类沪通合作共建平台超100家、沪通合作园区达20个,长三角国创中心南通分中心、复旦张江研究院南通科创中心等一批大院大所落户南通。去年8月,南通市政府与上海市科委签署《沪通深化科技创新全面战略合作协议》,沪通科创全面合作从1.0版本升级为2.0版本,沪通科创“共同体”,已成为南通做实长江口产业创新协同区的关键之举。
主动对接、上门取经、面对面沟通、沉浸式考察。两次科技创新双月例会,不仅签约落地了上海交通大学南通先进技术研究院、南通中金宝藤医学转化天使基金等27个沪通合作科创项目;“收获”了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马大为等资深专家作为未来产业发展智库代表;更推进科技创新接轨上海从南通“自家事”演变成沪通科创合作“咱家事”,从协调走向共商,科技创新的区域协同之变,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新保障
耐心资本 呵护“从0到1”惊险一跃
2018年,上海交通大学博士、美国伦斯勒理工学院博士后奚岩在南通海门创办了江苏一影医疗设备有限公司。为帮助项目快速起步,当地为其提供三年内免费的办公和生产用房,并帮助解决融资、用工等问题。虽然企业“轻装上阵”,但作为事关生命健康安全的医疗器械行业,市场准入门槛却很高,5年间,一影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却没有产品获批上市。一直到2023年,其C臂X射线机等产品陆续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才开始见到“回头钱”。目前,一影产品以不到进口一半的价格、媲美进口的精度,顺利打入北京积水潭医院等全国80多家医疗机构,去年完成销售6000万元,步入了“研发投入-投资回报-再研发”的良性循环,今年,企业目标销售突破1亿元。能闯过“烧钱”阶段的“生死劫”,靠的正是各级政府对人才项目资助以及创投资本的支持。
在融资这座“大山”面前,每个初创企业都可能是一影。江苏是全国创投资本最活跃的地区之一,但市场化资本出于回报考虑,将尽可能降低投资风险摆在首位。而对于创业者来说,最需要资金支持的,恰恰是“从0到1”的惊险一跃。就在本月,南通正式启动“拨-投-股”方式支持重大科创项目申报,科技专项资金对重大科创项目支持的创新举措,正从纸上落到“账上”。“拨-投-股”主要服务于优质科创项目及初创型企业,指的是用于资助重大科创项目研发的财政资金,在项目进行市场化股权融资时,可按照约定转化为相应投资权益的支持模式。南通将以“拨-投-股”方式重点支持重点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和细分赛道。资助额度最高可达单个项目总投入的50%,金额最高1000万元。这一创新举措,不仅可以真金白银更有效、更精准“滴灌”创新主体,更早、更快支持创新成果转移转化;更会发挥政策性资金“入股合伙”的引领效应,带动社会资本滚动投入,共同陪同企业成长壮大。科技金融,既“锦上添花”,也“雪中送炭”。“投早、投小、投硬科技”,科创支持的要素保障之变,正从坐享果实到静待花开。
新园区
从物理组合到生态聚落
近几年,南通在未来产业细分领域悄然布局,未来产业“幼苗”从“物理组合”、“化学反应”到“生态聚落”,产业特色更加鲜明的园区阵列,在江海大地拼出“万紫千红”的科创风景。海门临江新区,与上海崇明岛隔江相望,拥有16公里的沿江岸线。十多年前,这里还是一个以传统农业为主的经济薄弱小镇,如今已拥有“产业、科技、生态、人文”成为临江的新名片。而重新定义这片沙地江滩的,就是园区笃定发展的生物医药细分赛道。
足够细分的赛道,足够清晰的思路,足够笃定的底气,使得临江十余年间心无旁骛,把好钢用在刀刃上,成就了足够完备的产业生态。2021年落户海门临江新区东布洲科学城的江苏神猴医药研究有限公司是我国藏药企业在东部沿海地区设立的第一家研究机构。落户短短3年,企业不仅建成了中药/民族药质量研究与评价实验平台,还申请授权了45项知识产权,母公司销售连年增长。而创新的“神助攻”,恰恰来自于园区“政策+产业+平台+资本+人才”等多重叠加的完备“产业生态”。科研方面,园区内就有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与海门共建的长三角药物高等研究院;资金方面,可申报园区新药与平台强化项目,获得立项资助;人才方面,研究院与高校联合培养的专业硕士常年在企业实习;新药研发也有“一站式”支持——生产与慧聚药业合作,安全评价交给益诺思新药安评中心,注册申报则有长三角药物高等研究院全程服务。各种功能平台组成“外挂”,让即便是初创的市场主体,也可以在研发上“一路绿灯”。同样得益于这样的产业生态,另一家企业初出茅庐便惊艳业界。一次性使用人体动脉血样采集器,广泛应用于心内科、妇产科、ICU等科室,看似与普通针管无异,却涉及“钙饱和抗凝剂”、“导流栓塞体技术”等技术壁垒,长期被欧美国家垄断。2022年底,海门临江新区的崇恒医疗生产的采集器获批国家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实现动脉采血器全国产化制造。目前,崇恒产品已进入国家医保目录,2023年在全国20余省份累计完成销售2300多万元。
目前海门临江新区已建设生物医药科创园、国际中小企业科技园、长三角药物创新中心等载体约70万平方米,集聚了以百奥赛图、中科基因、益诺思等为代表的500余家生物医药企业,建成亚洲最具规模的模式动物基地、国内最大的同位素药物安全评价实验室、长三角首家大动物影像平台等功能平台,吸引近百名留学归国人员、5000多名各类产业人才扎根发展。主导产业进入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海门临江也在全球生物医药和生命健康版图上拥有了辨识度。溯江而上,在南通崇川区市北高新区,“芯片”和“药片”两大产业也正拔节生长。在集成电路和生命健康领域的持续聚焦和政策加码,让这里成为生命健康科创企业和金融科创资本的集聚之地,科创企业呈现“集中、连片、爆发”之势,涌现出自研生产国内首款人工血管的百优达、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磁波刀”的沈德医疗等等。在其带动下,崇川区集成电路及生命健康产业链,已经集聚规上企业74家,去年实现产值437亿元,同比增长17%左右。
新格局
六大产业七大赛道
南通布局的未来产业,将是什么格局?《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实施意见》提出,要依托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生物医药等产业优势,合理规划、精准培育和错位发展未来产业,重点布局未来空天、未来海洋、未来能源、未来材料、未来通信、未来健康六大未来产业方向,谋划布局前沿性未来产业。同时集中力量、集聚资源、集成政策,优先发展低空经济、深远海装备、新型储能、第三代半导体、通用人工智能、细胞和基因技术、合成生物等若干科创细分赛道。
以半导体(集成电路)为例,这是南通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优势领域,但南通集成电路主要集中在封装测试、材料零部件、电子元器件、功率器件等产业链下游,虽然也有帝奥微电子、钰泰半导体、至晟微电子等芯片设计企业,但多为电源管理、射频器件类业界俗称的“小芯片“,在对算力要求较高的逻辑类“大芯片”仍属空白。南通优先发展第三代半导体,不仅可以完善“芯片设计-封装载板-封装测试”产业链,进一步迈向集成电路产业价值链上游,还可以实现与格陆博、比博斯特等本地汽车电子产业的有机链接,建设更加自主可控产业链。
“未来产业生态系统存在锁定效应,先进入者具有显著的‘先行者优势’,后期追赶超越要花费数十年时间。”南通市科技局负责人表示,科技部门已成立工作专班,建立由海内外科技界、产业界和投资界众多专业人士共同组成的南通未来产业发展智库,同步编制未来产业发展图谱,通过靶向发力、“按图索骥”,构建未来产业新格局。
《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实施意见》也明确提出,着力推动科技资金股权化、园区产业特色化、产业投资垂直化、创新平台市场化、科技招商专业化,突破前沿技术,加快产业化进程,提高南通产业辨识度,全力打造长三角未来产业创新高地。通过5年努力,基本形成技术水平持续跃升、园区特色更加凸显、规模效应显著增强、资源保障科学有力的未来产业生态体系,为建设面向科技前沿的现代工业名城提供重要支撑。记者 |王艳霞、陈嘉蕾、陶佳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