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jpg
《采茶》周明生  摄于镇江茶博园_副本.jpg
2019年4月19日,几位爱好紫砂艺术的外国友人在位于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镇的紫砂艺术家家中,赏玩紫砂壶。朱智辉_副本.jpg
P111 苏扇_副本.jpg
《无尘仓储》陈卫东,摄于江苏南钢无尘储煤场。13775584488_副本.jpg
3_副本.jpg
政经1号︱经济大省江苏,加速奔向新愿景
来源:新江苏·中国江苏网   2023-10-20 10:58:00

7月19日,田间水稻即将拔节孕穗之际,“努力推动江苏在高质量发展中继续走在前列”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迎来第三场发布,这次的“聚光灯”对准农业——要在推进农业现代化上走在前、高水平建设农业强省。

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的发展一直寄予殷切期望和信任重托,要求江苏在高质量发展上继续走在前列,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农为邦本,本固邦宁,总书记对江苏“三农”工作也一直予以厚望,对江苏农业现代化提出重大要求,希望江苏在推进农业现代化上走在前,高水平建设农业强省,建设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时代鱼米之乡。

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江苏一直牢记在心。今年的省委一号文件明确,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江苏特点的农业强省之路,在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农业高科技引领、推进乡村高标准建设、创造农民高品质生活、促进城乡高水平融合上走在前列。今年7月,江苏省委书记信长星调研时要求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让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从“农业大省”到“农业强省”,这条跨越之路,江苏准备怎么走?“新时代鱼米之乡”这个美好愿景,将如何实现?这场发布会上,来自省农业农村厅、省住建厅、省粮食储备局等多个部门的负责人作了集体发布。

“鱼米之乡”底蕴深

提起江苏,人们首先想到的是“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是经济大省、工业大省、文化大省、开放大省,往往会忽略农业也是江苏的“强项”,江苏是名副其实的农业大省。

古语有云:“苏湖熟、天下足。”江苏自古以来就是令人向往的富庶之地。这里河湖众多、水网密布,生态类型多样,“鱼米之乡”盛名远扬。

得天独厚的农业生产条件,孕育出了灿烂的农耕文明。日月盈昃,斗转星移,尽管不少充满智慧的耕作技术湮没在历史尘埃里,但仍有许多农业文化遗产得以传承至今,焕发着时代的光芒。

自2012年起,中国农业农村部组织开展了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发掘工作。其中,江苏的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数量位居全国前列,共8项:吴中碧螺春茶果复合系统、高邮湖泊湿地农业系统、泰兴银杏栽培系统、兴化垛田传统农业系统、无锡阳山水蜜桃栽培系统、宿豫丁嘴金针菜生产系统、启东沙地圩田农业系统、吴江蚕桑文化系统。

这8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最早的吴江蚕桑文化系统可以追溯至春秋时期,吴中碧螺春茶果复合系统和高邮湖泊湿地农业系统则形成于繁荣开放的唐朝……这些农业系统承载着中国劳动人民几千年来生产、生活的实践积累,蕴藏着传统的生态农业知识与技术精髓,至今仍熠熠生辉。

比如,世世代代垛田人于湖荡沼泽荒滩之上手挖肩挑堆垒而成的兴化垛田,“垛上种蔬菜、水沟养鱼虾”。农业农村部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委员、南京农业大学金善宝农业现代化发展研究院研究员卢勇认为,这是典型的农业、渔业复合农业系统。其与当下我们倡导的生态养殖、生态种植的理念可谓一脉相承。

充满智慧的农业文化遗产无疑是江苏的金字招牌,一座座传统村落也是鱼米之乡家底厚实的体现。发布会上,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总工程师路宏伟介绍,江苏积极做好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保护传承成效显著,全省现有中国传统村落79个,省级传统村落502个,传统建筑组群376组。

例如,通过开展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南京市江宁区江宁街道黄龙岘村,从无人问津的小山村,到累计接待游客近300万人次的“金陵茶文化第一村”,完成了从农业种植村向综合型旅游服务村的转变,展现了新时代鱼米之乡的新风貌。传统村落已经成为承载乡愁乡情,吸引各方力量投入乡村建设的现实载体。

稳稳端好8500万人饭碗

“农稳社稷,粮安天下”。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是农业强省建设的头等大事。于江苏而言,端稳手中饭碗十分不易。且看一组数据:江苏占全国国土面积1.1%,其中耕地面积6000多万亩,全省人均耕地面积仅为0.72亩,约为全国平均水平一半。

人口密度大、人均耕地少的现实让农业发展受到一定限制,但也激发了江苏充分挖潜土地生产力的智慧。瞄准现代科技、用好政策指挥棒,江苏在有限的土地里寻觅粮食高产稳产的密码。

从土地到种质,从播种到收割,“科技”二字几乎贯穿江苏大地上每片农田作物的生长周期。

盐城亭湖区,“小田”变“大田”的探索推动土地“集碎为整、一户一田”,破解耕地“碎片化”难题,激发规模化效应。

徐州睢宁,发挥良种增产潜力,大力推广“高产、优质、多抗”粮经品种,优良品种覆盖率达到98.6%以上。睢宁农业农村部门有关负责人告诉新江苏记者:“夏收期间经过大面积产量监测发现,小麦穗型大、穗数足,又是一个丰收年。”

苏州张家港市闸西村,大疆智慧农业示范田上,两条水稻育秧机械化流水作业线,一天就可完成400亩左右大田的毯苗秧盘落谷。南通海安墩头镇千步村,五一家庭农场,5台插秧机一天可完成140水稻插秧作业。

发布会上,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孙翔表示,我省农业科技装备支撑有力,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十四五’以来,全省范围内培育审定主要农作物品种354个,18个水稻品种列入农业农村部‘超级稻’品种名录、占全国1/8。”目前,全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71.8%,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5%。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有力实施换来了令人欣慰的收获。数据最有说服力:江苏以占全国3.2%的耕地,生产了全国5.5%的粮食,实现了人口密度最大省份“口粮自给、略有盈余”,粮食总产连续9年保持在700亿斤以上,2022年更是创下了753.8亿斤的历史新高。

可以说,江苏不仅端稳了全省8500万人的饭碗,而且为全国粮食安全作出了贡献,习近平总书记称赞“这对一个东部沿海省份来讲很不简单”。

省粮食储备局二级巡视员孙燕介绍,今年江苏夏粮实现面积和总产双增,单产基本持平态势,夏粮产量达281.42亿斤,同比增加1.36亿斤。在粮食的市场化收购方面,孙燕说,全省常年优质优价粮食收购量在120亿斤以上,除了省内粮源流动,还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大局,“每年产消盈余40亿斤,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江苏贡献。”

乡村振兴动能澎湃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江苏大地上,各地乡镇立足当地特色因地制宜发展乡村产业,走出了一条条富民增收的好路子。

在浦口区永宁街道,从科学养殖到冷链配送,永宁青虾加工生产线一小时能完成2000斤青虾的加工。“产、加、储、运、销”,一只“青虾”带动亿级产业链。

在苏州吴中,全区茶园面积4万亩左右,产量383吨,茶产业综合收入达 64 亿,洞庭山碧螺春吴中区品牌价值高达50.99亿元,稳居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十强第六位。

在无锡阳山镇,水蜜桃种植面积已扩展至2.5万亩,2022年,全镇水蜜桃产量2.2万吨,水蜜桃年产值约5.98亿元。

淮安盱眙凭着小小的“盱眙龙虾”造就了一批“虾富”“虾王”。“虾稻共生”的产业发展模式让小龙虾成为大品牌,产业年收入过百亿。

夜幕降临,“花木盆景淘宝第一村”沭阳周圈村里灯火通明,新农人拿起手机“新农具”,“沭派盆景”顺着网络销至千家万户。据统计,2022年,周圈村盆景销售额达2.4亿元,为村民增收2400万元。

肥田膏壤、米秀鱼丰、果香四溢,一处处产业兴旺的场景,展现着乡村振兴的澎湃动能。2022年,全省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6746家,营业收入1.25万亿元。各地依托本地“土特产”资源,聚链成群,一二三产在融合发展中持续升级,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提升,农业经营越来越有效益,农业成为更有奔头的产业。

产业振兴离不开顶层设计的提前布局和重大项目的有力支持。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孙翔表示,江苏将培育优质粮油、规模畜禽、特色水产、绿色果蔬4条产值超千亿级的省级重点链,10条超五百亿级的市域特色链和10条超百亿级的县域特色链。

当农田与周边景点串珠成链,“粮田”释放出无限可能化身“良田”。无锡市滨湖区胡埭镇富安村正翻土开沟,播撒的向日葵种子将让“赏花经济”绽放光彩。

当果园与农家乐相辅相成,“莓园”就是美好生活的根据地。镇江丹徒区世业镇先锋村四季春农业园草莓基地,游客们体验采摘,农文旅融合发展让莓农多点创收。

农业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上半年,全省农产品网络销售额达661亿元,乡村休闲农业综合收入605亿元。传统农业发展的单一模式已被打破,农业转型升级势如破竹。

发布会上,路宏伟介绍,全省已累计建成665个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有效推动了乡村产业发展,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带动了村民增收致富,村集体经济收入和村民平均年收入分别增长约34%和22%,农户满意率超95%。

“和美乡村”令人向往

白墙黛瓦的现代化小楼、四通八达的柏油马路、清澈见底的河流穿村而过……江南水乡,风景如画,宜人的田园风光令人沉醉。这正是如今的江苏乡村。

今年以来,我省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开展村庄垃圾清理专项行动,推动各地加快66.3万户改厕和1066个整村推进项目实施,建成196个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

聚焦住房这一刚需,我省扎实推进农房改造,全省超过40万户农房得到改善,130多万农民群众住上了功能现代、结构安全、成本经济、绿色环保、风貌协调的现代宜居农房,农村低收入群体危房实现动态“清零”。据调查统计,改善农户满意率达93.3%。

宿迁宿豫区来龙镇白鹿湖新型农村社区,就是410户农户满意的新家园。崭新的农房错落有致,宽敞的道路两旁种满花卉。村民吴计伦感慨:“做梦也想不到,咱能住上这么好的楼房!”

徐州睢宁县,经过专项行动整治,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屋外脏乱差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亮家丑”等月度通报会推进村庄垃圾清理专项行动靶向攻坚。

苏州吴江同里镇湘溇村里,颇具水乡特色的公厕代替了村里原来脏臭不堪的公厕。“高颜值”的环保公厕让村民不再捂鼻绕行。

如皋城北街道平园池村,道路宽阔、绿树成荫。“四好农村路”将农业生产基地串珠成链,成为村民们的致富路。

乡村不仅是农村现代化的生产空间,更是承载乡愁情思的故土家园。“美丽乡村”到“和美乡村”,是一场乡村由表及里、形神兼备的全面提升。

在苏州吴江区汾湖高新区(黎里镇)东联村,生活垃圾分类智能化系统实时监控村庄生活垃圾收集情况,村民可以通过积分兑换奖品,并实时反映基层问题,实现自治。“下一步,我们计划利用小程序等载体进一步增加村民的参与度,完善乡村自主治理的机制。”东联村书记朱英说。

连云港海州区新坝镇沙杭新苑,建成全市首家村级院线影院,并打造高标准书房等公共服务设施,让村民有好书读,在书香中增加文化底蕴。

以文化人,以和为美,文明新风在润物无声中浸润乡村。一幅生态美、环境美、人文美、管护水平高、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画卷在江苏大地铺开。

高水平建设农业强省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是国家治理的终端和末梢。接下来,江苏如何用实际行动一步步把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变为现实,在推进农业现代化上走在前,高水平建设农业强省呢?

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孙翔说,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已印发《高水平建设农业强省行动方案》,进一步把“路线图”细化为“施工图”“责任表”。根据《行动方案》所明确的三个阶段目标任务,到2025年,我省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更加稳定安全,乡村产业发展更加高质高效,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更加充分广泛,农业物质装备支撑更加凸显优势,农村改革创新更加充满活力,农民增收渠道更加稳定多元,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更加有力有效;到2030年,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到2035年,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基本同步,城乡融合发展机制基本健全,农民生活品质显著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更高、走在前列。

新图景已经绘就,新征程催人奋进。放眼沃野田畴,夏粮颗粒归仓,秋粮压茬推进,新的丰收正在孕育……

新江苏·中国江苏网 记者 苑青青 徐春晖/文

标签:江苏;乡村;农业现代化

责任编辑:王晶枫

阅读推荐
W020241122352983363515.jpg
紫金山实验室正式发布ESC0830内生安全MCU芯片等系列重大科研成果。
0fcc8c7ebdc6f574d956fc010eb4acfd.jpg
世界各地,都有各自的说唱艺术,欧洲有游吟诗人,中国有曲艺艺术。
86347_4fd1dccf-ef63-40d0-8d7a-39a6538685a2_batchwm.jpg.jpg
87年前的今天,苏联志愿航空队在南京上空打响援华首战。
微信截图_20241122110811.png
今年以来,苏州市外贸运行总体稳中有进,结构持续优化。
微信截图_20241121151459.png
今天推出第六期,由青春之声— —江苏“理”响青年训练营首期学员,苏州团市委青年讲师团成员、张家港市社会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张天琪讲述《年轻人热衷新中式, “ City不City ” ?
本网策划
微信图片_20240703093100_副本.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