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白云成为常态,绿水青山触手可及,新时代美丽江苏绿意渐浓。9月12日上午,“努力推动江苏在高质量发展上继续走在前列”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在南京举行,主题为“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发布江苏生态文明建设新成果。记者了解到,截至今年8月底,江苏PM2.5浓度同比改善3.1%、优良天数比率同比提升3.3个百分点;国家考核优良水体比例同比提高1.0个百分点,长江干流江苏段水质稳定保持Ⅱ类,太湖湖体总磷、总氮浓度同比分别改善14.8%、15.4%。
“给大家举个例子,自2013年开展PM2.5监测以来,我们的工作人员每天在固定时间、固定方位拍一张照片,通过前后比较可以明显看到,天空色调变得明亮,雾霾灰越来越少,水晶蓝越来越多!”省生态环境厅厅长蒋巍表示,新时代十年,江苏生态环境质量创新世纪以来最好水平,全省PM2.5浓度大幅改善56.2%,连续两年以省为单位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优良天数比率提升18.7个百分点。
水韵江苏,既有波澜澎湃的江河,也有碧波荡漾的湖泊。长江重点实施沿江岸线生态修复,累计腾退生产岸线81公里,生态岸线占比提升至64.1%。国家考核优良水体比例提升47.6个百分点,长江干流江苏段水质连续5年保持Ⅱ类,太湖连续15年实现“两个确保”。此外,江苏通过加大蓝藻治理力度,确保老百姓饮用水安全。今年以来,江苏累计打捞蓝藻38.8万吨,清淤200万立方米,蓝藻水华发生强度为近年来较低水平。
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保护,江苏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如今,江苏在GDP连跨7个万亿元台阶的同时,单位GDP能耗下降38%,碳排放强度下降43%。面对基层、企业遇到的环保难题,江苏出台保护企业产权“23条”等政策,建立“企业环保接待日”“金环对话”等多项机制,做强“环保贷”、做大“环保担”,推开“EOD”模式,累计融资413亿元。
坚持把生物多样性保护摆在重要位置,持续加大生态保护修复力度。江苏在全国率先开展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目前记录物种数达6903种,有“微笑天使”江豚在长江江苏段逐浪嬉戏,“鸟中国宝”东方白鹳在江苏无锡等地“成群做客”,“昆虫界国宝”中华虎凤蝶在江苏南京“翩翩起舞”,“活化石”松叶蕨在太湖生态岛“快乐生长”。积极推动生态创建,累计建成31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8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数量位居全国前列。
近年来,江苏先后制修订生态环境领域地方性法规、规章14部,近三年累计出台地方标准114项,数量是过去10年总和的两倍。今年,江苏积极推进《江苏省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等地方法规制(修)订,开展新一轮33项标准制定,着力解决一些领域无“标”可循、无“规”可用的问题。推进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全省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能力超过2100万吨/日,污水管网里程约8万公里,分别为5年前的1.6倍和1.25倍,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较2019年底提高17个百分点;危废处置能力超过240万吨/年,是5年前的2.5倍,医废处置能力达到疫情暴发前的1.5倍,环境治理基础逐步夯实。提升监测监控能力,累计建成1400多个空气自动站和800多个水质自动站,2万多家污染排放单位安装了自动监测监控设施,构建了“天空地”一体化生态环境监测监控网络。
下一步,江苏将按照定3年、谋8年、展望13年的思路,全面推进美丽江苏建设,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向往,奋力在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走在前、作示范,为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作出更大的贡献。
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刘畅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