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jpg
《采茶》周明生  摄于镇江茶博园_副本.jpg
2019年4月19日,几位爱好紫砂艺术的外国友人在位于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镇的紫砂艺术家家中,赏玩紫砂壶。朱智辉_副本.jpg
P111 苏扇_副本.jpg
read_image.jpeg
3_副本.jpg
驸马巷:周总理生于斯,长于斯
来源:交汇点新闻   2024-01-08 14:37:00

今天是周恩来总理逝世48周年纪念日,让我们一起了解周总理家乡地名——驸马巷,再一次缅怀周总理。

驸马巷是淮安市淮安区淮城街道镇淮楼西北隅约300米处的一条小巷。据现存最早的淮安地方志——明正德《淮安府志》记载,驸马巷原名望仙巷,因附近有望仙桥而得名。明代初期,因驸马都尉黄琛与庆阳公主居住的驸马府邻近望仙巷,后此巷更名为驸马巷并一直沿用至今。

驸马巷较为完整地保留在现代城市肌体中。巷口,明清风格的牌楼古色古香;巷内,古韵老屋呼应琳琅商铺。一袋茶馓、一碗赤豆汤、三两重油烧卖……这里不仅有久负盛名的老字号,还有朴素地道的小吃店,延续着“老淮安生活”。

冬季,周恩来童年读书处旧址内,周总理童年时手植的一株蜡梅花开,吸引游人留影。

周总理12岁以前在驸马巷7号生活,如今这里保留着饮誉海内外的周总理故居。周总理逝世后,根据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心愿,经中共中央同意,并经江苏省委批准:“周恩来总理故居内部的房屋、道路、内园一律按原状修复……”

周总理故居东宅院为原状陈列,由东西相连的两个宅院组成,共有32间房屋,有周总理诞生房、童年读书房、周家主堂屋、乳母住房、榆树、水井、厨房、菜地等,再现周总理从幼年到童年学习、生活的场景。整个建筑青砖灰瓦,古朴典雅,是清咸丰到光绪年间修建的青砖瓦木结构平房,为典型的明清时期苏北民居建筑。

指导单位

江苏省民政厅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

江苏省地方志办公室

新华日报&交汇点新闻客户端、江苏省地方志办公室 联合出品

总策划:顾雷鸣 左健伟

统筹:王晓映 沈峥嵘 田梅

文字:刘春

摄影:周长国/视觉江苏

设计:曹家瑞

翻译:卫鑫

标签:驸马巷;总理;江苏省

责任编辑:王晶枫

阅读推荐
wechat_2025-08-25_102046_647.png
一些传统服装企业加速布局这一新兴领域,“娃衣”生产企业也迎来大量海外订单。
W020250818526178034155_副本.png
这部融合珍贵史料与艺术表现的影片,以其震撼人心的真实影像,揭露日军侵华暴行,将这段被西方长期忽视的历史重新带入全球视野。
96b85e4e-7315-41c1-9e54-5cfd85049818.png
越来越多的医院和医务工作者积极运用新技术、新思维,将深奥的专业知识讲得深入人心。
墙1(1)_副本.jpg
展览通过338幅人物画作,再现了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的血泪史和抗争精神。
wechat_2025-08-07_100918_780.png
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它连接着过去与现在,也连接着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
本网策划
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