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国际在线 > 发布厅 > 相关报道
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参加“奋进新江苏 建功新时代”人民生活专场新闻发布会
来源:江苏人社   2022-09-08 14:10:00
会上,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副厅长顾潮同志就近十年来江苏就业优先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技能人才建设的实践成就,以及下一步建设高质量就业先行区的任务安排,回答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提问。

8月30日,省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奋进新江苏 建功新时代”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九场——人民生活专场新闻发布会,介绍江苏近十年来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取得的成就,以及今后一个时期推进民生福祉不断增进的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省发展改革委、省教育厅、省民政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卫生健康委、省统计局、无锡市政府负责同志出席发布会。会上,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副厅长顾潮同志就近十年来江苏就业优先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技能人才建设的实践成就,以及下一步建设高质量就业先行区的任务安排,回答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提问。答问情况如下: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

江苏是人口大省,也是就业大省。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着力建设高质量就业先行区。高质量就业是广大劳动者实现美好生活的重要途径,请问江苏推动高质量就业有哪些进展?将来还会有哪些安排?

顾潮副厅长:

感谢记者朋友对就业工作的关心关注。就业是民生之本,关系国计民生,是促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惠民生的应有之义。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就业工作,把保障就业放在宏观政策的首位,将稳定和扩大就业作为宏观调控的优先目标和经济运行合理区间的下限,加强相关宏观政策支持就业的导向,实现与就业政策的协同联动。全省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把就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集聚政策资源,动员社会力量,围绕优化就业创业环境、稳定重点群体就业、提高劳动报酬、改善就业服务、保障劳动权益等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真抓实干、攻坚克难,保持了全省就业局势长期稳定。主要工作进展体现在三个方面:

进展一:就业工作更具力度——

十年来,全省城镇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全省从业人员已经达到4863万人,年均城镇新增就业达到141万人,占全国十分之一以上,失业率总体控制在预期目标内,实现了比较充分就业。与此同时,我们深入推动跨省东西部劳务协作和省内南北劳务对接,全省农民工总量稳定在2400万人以上,吸纳93.4万人省外脱贫劳动力在苏稳定就业,为全国稳就业大局当好了“压舱石”。

十年来,就业优先战略初见成效,《江苏省就业促进条例》《江苏省“十四五”高质量就业促进规划》为就业工作绘蓝图、定方向。面对新冠疫情等不利影响,我们落实援企稳岗、顶格减免社保费等助企纾困政策,累计为市场主体减负超2000亿元。

十年来,就业底线失业防线更加坚实,累计帮扶870万失业人员、220万就业困难人员、8.2万去产能分流职工、2.6万退捕渔民实现就业再就业,高校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稳定在93%以上。

十年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经济发展和稳定就业增添了新动能,我们累计帮扶245万人次城乡劳动者成功创业,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比重比2012年提升10个百分点,吸纳就业能力明显增强。快递小哥、外卖骑手、网约车驾驶员、网络主播、网店店主等平台经济从业人员超500万人,市场化、多元化就业形式日趋活跃。

进展二:社会保障更有温度——

十年来,全民参保计划落地见效,基本建成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保障体系。2021年末城乡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5965万人、1989万人、2342万人,分别比2012年末增长25%、49%、65%,其中养老保险扩面增加近1200万人。

十年来,重大制度改革有序推进,江苏相继建立地方财政补充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入长效机制,在全国率先将超过法定退休年龄人员和实习生纳入工伤保险参保范围,启动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外省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更加便捷。

十年来,社保待遇水平稳步提升,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逐年调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省定最低标准逐步提高到每人每月192元,全省2100万退休职工和老年居民按月足额领取养老保险待遇。帮助低保对象、特困人员、重度残疾人等困难群体代缴城乡居保6.8亿元,织密扎牢社会保障安全网。

十年来,社保基金安全稳定运行,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实现省级统筹,基金运行风险防控机制进一步健全,全省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基金总体收大于支,基金累计结余持续增加,备付期均稳定在16个月以上。

进展三:技能人才更显亮度——

十年来,全省技能人才供给量质齐升,高技能人才总量由203万人增长至470万人,各类劳动者中每4名就有一名具备职业技能,每11名就有一名具备高级工以上职业技能。累计有14人荣获“中华技能大奖”,82名技能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357人获得“全国技术能手”称号。

十年来,着眼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主导产业发展需求,我们大规模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累计培训各类劳动者超1600万人次。完善多元化技能人才评价体系,试点特级技师评聘,建立“新八级工”制度。培育各类技能人才评价机构1700家、技能培训机构2900家,更好满足劳动者成长成才需要。

十年来,技能人才载体建设不断加强,全省新建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43个、技能大师工作室45个、省级高技能人才专项公共实训基地190个。广泛开展技能竞赛岗位练兵活动,江苏选手在第44届、45届世界技能大赛上斩获2金3银2铜,首夺阿尔伯特最高大奖,填补我国在此领域的空白。

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是推动“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基础。当前,我们将积极应对就业工作面临的各类挑战和困难,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为目标,以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为主线,以建设高质量就业先行区为抓手,多措并举扩大就业容量,提升就业质量,不断增进民生福祉。重点是聚焦“高质量”“先行区”两个关键词打好组合拳,下好先手棋。

一方面,聚焦“高质量”。进一步扩大就业服务供给,畅通劳动力供需对接,实施提升就业服务质量工程,建设线上线下专业化劳动力市场和规范化零工市场,发挥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作用,实现每年城镇新增就业12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左右,促进广大劳动者“好就业”。积极探索江苏特色共同富裕就业政策支持体系,推进就业促进和人才引培深度融合,不断提高职工工资收入水平,推动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建设,大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广大劳动者“就好业”。不断提高劳动力要素质量,集中资源,集中力量,构建贯通就业培训、创业培训、在岗培训的工作体系,创新打造以“江苏工匠”为核心的“江苏技工、江苏技校、江苏技造”三大品牌,健全技能人才培养、评价、使用、激励机制,实现每万名劳动力中高技能人才超过1000人的目标,促进广大劳动者“就业好”。

另一方面,聚焦“先行区”。创新机制、先行先试,积极探索人口老龄化、产业数字化、就业多元化、区域一体化背景下促进就业的政策举措。推动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立健全公共投资和重大项目带动就业评估机制,创新建立高质量就业监测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以人才引领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的体制机制,助力青年就业创业,培育发展以高端人才、大学生为主体的创业孵化、网络平台等载体,深化全民创业行动,积极创建创业型城市。建设就业富民助力乡村振兴基地,实施数字经济就业倍增行动,开发并用好“苏岗贷”等金融产品,支持企业稳岗扩岗,扩大多渠道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就业容量。以全省人社一体化信息平台为依托,加快公共就业服务标准化、智慧化、专业化建设步伐,以覆盖全民、贯穿全程、辐射全域、便捷高效的暖心服务,更好满足劳动者多样化、多层次的就业服务需求。

标签:就业;技能人才;江苏

责任编辑:王晶枫

长江隧道;扩建工程;太仓
“江海号”盾构机新近组装完成的隧道管片,毫米级误差,滴水不漏,外国友人很是感慨,忍不住上手触摸。
大运河;江苏;比利时
当天,“千年运河水韵江苏”专题展览精彩亮相,此外,一系列精彩活动还将相继在比利时、克罗地亚举行。
航站楼;淮安;涟水
近日,由中建八局承建的淮安涟水国际机场航站区改扩建工程房屋建筑总承包项目正式开工建设。
商行;地方经济发展;金融业联合会
经过近两个月的角逐,最终平安银行南京分行以2∶0战胜江苏银行,获得冠军。
江苏;江苏省;青年体育
5月21日,2025 “一带一路”青年体育交流周(江苏)活动在无锡江阴拉开帷幕。
江苏;世博会;大阪府
以“携手美丽江苏,共创绿色未来”为主题的江苏周活动20日在日本大阪世博会中国馆开幕。
无锡;古镇;江南
4月21日,28位外籍青年在春雨里,踏入这诗画江南的景致,开启了一场独特的无锡文化之旅。
职业技能;东盟国家;中文
活动为期10天,将围绕“中文+职业技能”主题,开设专题讲座、示范课程、企业参访以及文化体验等课程和活动。
经贸关系;美方;白皮书
希望美方与中方相向而行,按照两国元首通话指明的方向,本着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原则,通过平等对话磋商解决各自关切,共同推动中美经贸关系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江豚;视频;刘春
姜盟表示,这样的情景在他们以往的江豚调查观察比较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