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洒在江苏淮安黄码港作业区码头,淮安市港城产业投资公司法人吴懿指着远处正在作业的打桩机说:“黄码港作业区码头设计年吞吐量为1624万吨,新建29个泊位,目前我们正在紧锣密鼓地施工,为重特大项目益海嘉里建设相关配套工程。”
黄码港作业区码头依托京杭运河优势条件,重点发展集装箱运输功能,主要服务于淮安市城区及南部地区物资运输需求,兼顾苏北、鲁南等地区物资中转,致力打造辐射周边、畅达内外的区域物流枢纽港,未来将成为全市产业集聚发展的新阵地、对外开放的新平台。
淮安新港二期集装箱专用码头,为全省内河规模最大、自动化程度最高的集装箱专用码头,具有完备的码头设施、丰富的航线布局、密集的航线班次、较大的箱量规模、齐全的综合服务、领先的运营平台等优势。“2021年,我们完成吞吐量超20万标箱,今年预计超40万标箱。”淮安市港口物流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威信心满满地说。
淮安新港二期项目扩大了淮安港的规模、提升了机械化和现代化水平,集装箱拆分、堆存、装卸作业效率得以提升,让淮安建立起集公路、水运和铁路相结合,多式联运的交通枢纽体系,实现了运输效率最佳配置,满足了淮安港内河集装箱快速发展的需求,助力淮安外向型经济发展。
港口的发展无疑将对地方经济的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如今,水路已成为淮安企业运输大宗散货的方式。淮钢集团的原辅料绝大多数都是由码头提供,成品有65%—70%从码头发出。淮钢集团储运处处长周兵介绍说:“淮钢码头年吞吐能力约1100万吨,每年可为企业节省超千万的运输成本。”
淮安是江淮流域古文化发源地之一,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区,是苏北重要中心城市,淮河生态经济带首提首推城市,位于国家“四纵四横”骨干航道网淮河与京杭运河交汇处,是长三角高等级航道网、江苏省干线航道网主干航道的重要交汇点,水运条件和区位优势显著。2007年底,淮安在苏北运河率先开通集装箱运输,10年间,淮安市港口吞吐量已位居全省内河港口第二位,集装箱吞吐量在全省内河港口中排名第一,内河集装箱运输已成为全省乃至全国内河航运的亮点,淮安港被交通运输部确定为全国内河主要港口。
近10年来,潘伟明先后在淮安市港口管理局、淮安市港航事业发展中心工作,亲身参与了淮安港口规划建设,见证了淮安港口综合运输能力的显著提升和港口经济的快速发展。“淮安港口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更离不开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淮安市港航事业发展中心副主任潘伟明介绍,目前,全市拥有航道1483公里,其中等级航道527公里;全市码头岸线28公里,港区7个、码头116座、泊位389个,其中5个码头达到500万吨级以上吞吐能力,千吨级以上泊位达到92个。“港口的发展一方面可以为企业提供环保、节约、安全、大运量、低成本的运输服务;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地方沿河产业集聚和招商引资提供有力的支撑保障。未来,我们要跳出港口看港口,把港口经济作为一个新增长点,打造成淮安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潘伟明说。
“十四五”期间,淮安港将立足全国内河主要港口定位,围绕“淮安内河航运中心”打造,重点突出省干线航道沿线规模化作业区千吨级码头建设,进一步提升港口规模和枢纽能力,强化中转运输功能,加快国家重大战略在淮安深度融合、互相促进、精准落地,支撑淮安长三角北部现代化中心城市和全国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建设,服务枢纽经济发展。力争到2025年,港口吞吐量达1.5亿吨,集装箱吞吐量突破50万标箱;到2035年,全面建成全国内河航运新中心。
作者:陈诗雅 任正阳 陈月 王亦 贺敬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