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委十三届五次全会中提出,要聚力打造工程机械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力争徐工国际化收入占比提升到50%,加速向产业和技术高峰攀登。近年来,徐工集团积极响应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加快全球产业布局,深度践行国际化主战略,徐工机械在丝路闪耀“民族工业之光”。
“现在我所在的位置是徐工施维英机械有限公司的泵送机械生产基地装配车间。在我身后的这台设备就是徐工XS62混凝土泵车,它白色的涂装标志着这是一台海外定制机型。据我了解,为了适应“一带一路”沿线中东地区干旱和炎热的气候特点,徐工施维英为这台机器升级了大排量液控散热系统,散热功率更大,并且配备了栅网开关检测和支腿到位提醒等等功能,使这台设备油耗低、更智能,受到了海外市场的广泛青睐。”徐州广电记者李晶鑫说。
不同的国家,不同的环境,也有着不同的施工工艺和操作习惯。所以,工程机械的产品必须要与各个国家的要求与特点相契合,才能获得客户的认可。为此,2023年徐工施维英机械有限公司先后派15个批次、30多人次技术团队赴沙特、土耳其、摩洛哥等国家系统化调研,打造出覆盖100多个国家、99款的高可靠性、高适应性、高合规性、低能耗的国际化产品。
徐州徐工施维英机械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李天鹏介绍,“公司的产品已销往“一带一路”中75%的国家,其中六分之一的国家是首次出口,三分之一的国家业务增长突破30%,部分国家的业务增长超过100% 。特别是在摩洛哥、土耳其的地震灾后重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和声誉。”
在江苏高质量推进“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五大计划”专项行动中,持续推进国际产能合作深化,让许多共建国家的产业结构得到有效升级,工业化、数字化、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参与国际分工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赢得了更多发展机遇和更大发展空间。十年来,作为行业领先的混凝土机械制造商,徐工混凝土设备在参与各国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各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共建“一带一路”持续贡献徐工力量。2023年,徐工施维英海外市场增长77%,当前生产订单中出口产品占比已超过55%。
“下一步,我们要进军欧美澳的高端市场。国际化不仅要走出去、还要走进去、更要走上去,彰显中国制造、中国企业、中国产品的优秀形象,彰显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优秀品德。”徐州徐工施维英机械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李天鹏说,
10年来,徐工的“一带一路”步伐,已从单一的国际贸易迈向整合全球产业价值链为目标,拥有近40家海外子公司和300多家海外经销商。目前,徐工产品出口至全球190多个国家和地区,徐工在“一带一路”市场合作的重大项目多达100多个,包括卡塔尔世界杯主体育场建设、非洲最大的丹格特石油炼化项目、全长5000公里的泛亚铁路东南亚走廊项目、“中巴走廊”设施建设项目、印度尼西亚雅万高铁项目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