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动画电影票房榜冠军宝座18日晚迎来了新变化——上映22天的《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在当日19时35分,以123.20亿元(16.99亿美元)的总票房,刷新了此前由《头脑特工队2》保持的全球动画电影票房榜纪录,登上了这一类别的榜首。
作为《哪吒之魔童降世》(以下简称《哪吒1》)的续作,《哪吒2》再次掀起了国产动画的热潮。这部作品在成为我国动画产业里程碑的同时,在片尾字幕上的“常州元素”,也让我们重新审视这座与动画产业紧密相连的城市。在街头巷尾到处都笼罩在《哪吒2》旋风之下的当下,或许应以自问来冷静思考:常州动画会重启原创之路吗?被广泛“嫁接”的创意产业,该如何对待知识产权?常州动漫产业的未来又该如何突破?
“死磕”出的精品,重燃常州动漫人的理想
“18日下午,不少视频号开始直播冲顶全球动画电影票房榜,我边看边间歇性地刷着几个专业平台。《哪吒2》成功登顶的那一刻,我太激动了!”28岁的观影爱好者鱼智深,从小通过上影版的《哪吒闹海》认识了“哪吒”,6年前因为《哪吒1》结识了“魔童”。
这样的时间轴,其实也重合在众多共同经历国漫复兴的常州影迷身上。从《大圣归来》到《哪吒之魔童降世》,再到《白蛇:缘起》和《哪吒2》,国产动画逐渐摆脱了“低幼化”的标签,开始以精良的制作、深刻的故事和独特的文化表达赢得观众的认可。
作为我国打造动画产业的重要基地之一,早在2004年,常州就成立了国家动画产业基地,吸引了众多动漫企业入驻。从最初的代工制作到原创IP开发,聚散离合,常州动漫产业也在见证着中国动画产业的转型与升级。
“常州近20年的动漫产业,在我们看来,大致可以分为3个阶段。”业界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业人士认为,2004年至2008年的起步阶段,以代工制作为主,原创能力较弱,但为后续发展奠定了基础;2009年至2013年的快速发展阶段,常州动漫企业迅速增加,产业链逐渐完善,并开始向原创转型,部分作品开始崭露头角;2014年至今,常州动漫产业一直处于转型升级阶段,企业数量趋于稳定,部分因经营不善退出市场,但存活下来的更加注重原创和品牌建设,并开始了与游戏、影视等产业的融合,探索多元化发展路径。
他觉得,《哪吒2》的大火,意味着“尊重观众,尊重市场,往往也会被观众、市场所善待”,这或许会给正处于转型期的常州动漫产业一个指引。毕竟,迫于生存压力,部分常州动漫企业都在用提供外包服务来“反哺”并维持着生命线。
《哪吒》系列电影的导演饺子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作品认没认真做,观众一眼就能看出来。”饺子所秉持的“死磕”精神,参与影片制作的常州聚光影视团队负责人杨建华和常州华彩映画影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梁奕黄全都表示“深有同感”,他们负责的一些人物和镜头都要做几十版。
记者在采访中获知,因为受到《哪吒2》的鼓舞,像杨建华这样的一些常州动漫人,也在重燃原创的理想。
广泛“嫁接”的《哪吒2》,彰显知识产权的重要性
19日下午,市民章丽晖经过天宁区茶山街道富强新村时,发现一个以《哪吒2》众多角色为涂鸦原型的新“打卡点”正在逐渐形成——在墙绘师的笔下,哪吒、敖光、敖闰等形象正逐一呈现。
《哪吒2》春节档上映后,一举打破了多项中国电影影史纪录。档期结束后,仍然不断刷新票房和观影人次纪录,网上甚至出现了留学生回国几十次刷片的新闻。火热的背后,也有部门和律师冷静地提出了“版权意识”。
当《哪吒2》9日成为中国影史首部票房破80亿元的影片时,常州文化执法部门就提前发布倡议,号召广大电影爱好者珍惜正版影视作品,共同抵制盗版,并在全市征集相关侵权线索。
常州市消保委公益律师团律师侯忠群也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关注:“《哪吒2》大火后,不少正版授权周边被一抢而空。旺盛的市场需求,难免催生出网上不少商家售卖未经授权的产品,品牌蹭热点、‘吒粉自制’也纷纷流行。”
侯律师介绍,目前,《哪吒2》可能涉及的侵权情形有著作权和商标权两种,都属于知识产权范畴。法律的界限在哪里?侯忠群说,如果商家未经授权,擅自将《哪吒2》中的角色形象、故事情节、场景设计或标志性元素用于其商品或服务的宣传、销售等商业活动中,这就是跨越了法律的红线,构成了商业性使用侵权。比如,未经许可制作并销售印有哪吒形象的T恤、玩具或文具等,都属于典型的著作权侵权行为。
她表示,关于合理使用的判断,通常指的是在特定情况下,未经权利人许可使用作品,但不构成侵权的行为,包括为了评论、新闻报道、学术研究、教学等目的而少量、适当地引用作品内容。显然,商家为了吸引顾客、增加销量而使用《哪吒2》的相关元素,并不属于合理使用的范畴,因为这种使用直接损害了版权人的经济利益。
再者,实质性改变创作也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如果商家在使用《哪吒2》元素时,仅仅做了微小的改动或调整,而未形成具有独创性的新作品,同样构成侵权。比如,简单地将哪吒的形象稍作修改后用于商品包装,这样的“改编”并不足以构成新的创作,依然是对原作的侵权使用。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吒粉”出于个人喜好自制的周边产品,但如果涉及公开销售或在网络平台上广泛传播,同样可能触犯法律。尽管其初衷可能是出于对作品的热爱,但一旦这些行为具备了商业性质,就可能构成侵权。
侯忠群建议,无论是大品牌还是个人爱好者,在使用《哪吒2》或其他热门IP的相关元素时,都应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尊重原创,避免触碰知识产权的雷区。她强调:“哪吒式的‘我命由我不由天’的热血值得推荐,但商业世界仍需敬畏法律规则。”她觉得,常州动漫企业可以《哪吒2》为借鉴,在未来进行原创时提前布局知识产权相关内容。
多维路径探索,寻觅常州动漫的未来
《哪吒2》的成功,不仅在于其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叙事手法相结合,塑造了一个既有文化底蕴又具时代精神的“魔童”形象,也在于其突破了文化传播的地域局限,除了国内市场,还在北美、澳大利亚等海外市场创下票房佳绩。这样的“传统+创新+国际化”,同样映照着常州动漫产业发展的路径探索。技术赋能的当下,我市不少动漫相关企业也在寻找不同的可能,希冀着常州动漫的未来。
“动漫本身就是一种情感的寄托。未来,我们在大方向上肯定还是坚持做原创。但生存优先,我们也在不断开辟新赛道,比如数字内容板块,让动漫不断走进生活、服务大众。”常州麦拉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麦拉风)副总经理赵静如是说。
在业界人士口中,麦拉风是常州为数不多还在坚持原创的动漫企业。15年前,麦拉风公开亮相时,以一组清新可爱的QQ表情萌化了无数年轻女孩的心,迅速蹿红后跻身当时的互联网最具人气卡通形象之列。多年来,麦拉风不断将发展的触角往产业链移动终端延伸。赵静介绍,他们不仅孵化了新的原创IP“nonomochi”(注:一只风格百变的小狗),还与品牌“三丽鸥”“蜡笔小新”“海绵宝宝”“罗小黑”等展开广泛合作,以手机、手表、电视、iPad等为载体,深耕美化领域,推出皮肤、输入法、字体等虚拟产品,常年在渠道热销榜、新品榜霸榜。
常州守伴王国文化创意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守伴王国)去年曾推动第21届常州动漫艺术周暨数字文化产业生态伙伴链接会成功举办。在负责人王凯眼中,常州当下的动漫产业主要是提供服务技术外包,辅助居多。他说,守伴王国目前关注的“主要是IP后衍生品市场”。
位于常州现代传媒中心15楼的守伴王国艺术中心,纷繁陈列的是各种各样精致的手办。这里曾以科技与自然共存的设计哲学、突破框架的空间规划、丰富多元的艺术品陈列,获得2024亚洲设计奖(ADP)。
相关报道显示,2023年11月,守伴王国艺术中心原创IP“钻石兔”获得了法国设计奖(FDA)金奖,北京国际电影节联名款“钻石兔·挚爱”也受到张艺谋等海内外知名影人的好评。积极拓展国际合作,守伴王国去年还与美国环球影业签署了小黄人、功夫熊猫等10多个经典IP衍生品的框架合作协议。
常州聚光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参与了《哪吒2》的特效制作,并因出现在影片片尾而爆火——公司所在地几乎成了常州新的“一景”,排满了接待慕名而来者的档期,连保安大爷都感慨:“到这里来找人的,十之八九是来找他们的。”负责人杨建华欣喜于“被看见”的同时,也寄希望于业务的增长能够解决发展中遇到的资金流“瓶颈”。
2014年左右,受常州国家动画产业基地的吸引,曾在业内多家知名动漫公司工作过的杨建华选择来常发展。当时,常州动漫企业中掌握三维技术的人才并不多。2018年底,聚光影视注册,2019年正式成立。作为大学生团队创业的典型,公司员工近年来稳定在20人左右,参与创作了包括《哪吒1》《哪吒2》在内的十多部动漫影视作品。
事实上,《哪吒2》票房能一路高歌猛进,源于国内138家动画公司、4000多位从业人员的合力托举。作为“托举者”之一,杨建华十分感慨:“如今,一部原创作品或者一个IP形象的打造,都需要一个比较大的集团化公司去运作,这不是一个小团队,十几二十个人能做出来的。我觉得,如果常州动漫产业想要有这样的原创突破,可能就需要政府牵头,还得有相应的政策、资金、人才等合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