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文学之都”南京,怎样的Citywalk更能受到大家的喜爱。“南京文学Citywalk”给出了答案,必须有文学的“陪伴”。
由南京市网络文化协会指导,南京发布、南京创意中心携手玄武湖公园管理处、南京设计廊共同开展的“南京文学Citywalk”活动在这个开学季火爆出圈。一个月(8月26日—9月28日)的活动期内,相关内容的话题笔记在小红书、抖音等新媒体平台逾百篇,曝光量破150万,一跃成为小红书平台南京同城热门话题,吸引了数万名群众关注及预约报名,其中1万多名大中小学生、市民及游客全程参与了线下漫游闯关活动。
沉浸式触摸数字文都,好玩又酷炫
“鸡笼山—玄武湖一带,现已打造了一个覆盖6.1公顷范围的城市开放型文学客厅,沿途用文学坐标与数字技术连接历史文脉和空间场所,文学与山林浑然一体,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城市文学慢行系统,向游客展示六朝古都的文化基因,绽放世界文学之都的文学魅力。”主办方南京创意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基于“在地性”理念,此次Citywalk活动充分结合了这一区域历朝历代涌现的文学人物、文学事件、文学作品等,如中国历史上第一座文学馆旧址、六朝时期华林园旧址、《昭明文选》诞生地等,利用“按图索骥”“盖章打卡”“AR笺谱”等多元形式,吸引更多人,特别是“Z世代”走进真实的城市文学场所,用“边走边读”和“数字体验”的新方式重新认识南京与文学,让数字赋能文学之都建设的成果惠及更广泛人群。
活动中,南京数字文都建设的两个线上平台“探秘文都”“文学客厅”小程序全程“陪同”,结合线上数字技术游览线下实体坐标已成为南京文学数字化的创新体验方式。游览者们或在诗国南京、文选亭等文学点位用小程序解锁“诗国南京”艺术装置前的漫天诗歌花雨、虚实结合的李白妙笔生花等文学意象并与之合影,或跟着小程序导航,解锁沿途的文学典故,如寻找“晋代衣冠成古丘”的创作原型,释放晏殊笔下“燕子双双,依旧衔泥入杏梁”的十竹斋AR形象等,沉浸式品读古诗文里的金陵城,玩得不亦乐乎。
“南京文学Citywalk”话题笔记刷屏社交平台
此次活动在抖音、小红书均开设话题活动“南京文学Citywalk”“还得是文学之都”,网友自发上传分享图文视频笔记高达140多篇,《南京Citywalk特种兵一日打卡》《三小时挑战南京文学Citywalk》《什么?!南京探秘文都超全攻略!》等多篇笔记一跃成为全网爆款,总体浏览量破百万。
网友们在笔记中分享着满满的文学收获,既生动有趣又很文学范儿。 “才发现南京这座城市因为太熟悉了,其实我从来没好好看过它……慢下来,打开五感去感受当下”“文学之都的浪漫与底蕴,我悟了”“漫步台城小道,韦庄是不在了,但是他的诗在我心中”“在览胜楼前找到南朝梁昭明太子雕像,拍下”。
网友们还在笔记中晒出完成文学任务后获得的精美礼品,“宁好IP系列”文创产品接连成了集藏热品。童书出版人 “编校女孩”是本次活动的忠粉,在抖音和小红书上共发了4篇笔记分享自己的收获:“Walk完啦,新知识又多了亿点,再次感慨南京的文化底蕴如此深厚。一路上的风景是如此治愈!翻阅世界,走过文学,不虚此行!”
开学遛娃、研学,文学Citywalk说走就走
参加此次活动的人群中,学生占大多数,从幼儿园、小学生、中学生到大学生,活动已成为各类学生群体这个开学季的“网红”项目。
东南大学四牌楼校区和九龙湖校区、二十九中龙蟠里校区和幕府校区等多所学校、南京市内多家研学机构不同学龄段的学生们,也都组团报名参加此次活动,在校园圈掀起打卡热潮。
“我走了整整8小时!沿途的文学和历史典故太丰富了!我是学近代史的,这15公里于我而言,简直是一个大型‘文学史’现场!真的第一次知道历史上那么多的诗文和典故都发生在南京!”刚刚参加完Citywalk的东南大学大一新生范同学激动地说。无独有偶,来自南师大的吴同学也同样花了一整天时间研究沿途的文学景观及其历史渊源。来自南京传媒学院的张同学则是组织了一支4人小团队,带上摄影器械和耳麦边走边拍,向国际传播系的同学视频播报Citywalk现场。
这趟南京文学品读之旅,学生们的参与和分享欲都极高,东南大学公众号和校报、南京传媒学院公众号、二十九中多个班级QQ群等先后发布了活动相关消息,“南京文学Citywalk”已成为广大师生关注和参与的热点话题,纷纷相约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文学之旅。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邢虹
主办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