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jpg
《采茶》周明生  摄于镇江茶博园_副本.jpg
2019年4月19日,几位爱好紫砂艺术的外国友人在位于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镇的紫砂艺术家家中,赏玩紫砂壶。朱智辉_副本.jpg
P111 苏扇_副本.jpg
read_image.jpeg
3_副本.jpg
“火锅之都”涮上了“黄海之鲜”
赣榆海鲜重庆前置仓开仓,55万斤海货20小时直达
来源:新华日报   2025-10-07 09:32:00

黄海之滨的晨雾还未散尽,400余辆贴满“赣榆海鲜”标识的冷链车已鸣笛启程;20小时后,长江上游的重庆明品福冷冻交易市场里,带着淡淡海腥气的梭子蟹、生蚝被商户们麻利地搬上货台——近日,连云港市赣榆区首批55万斤海货“西进”登陆山城重庆,标志着“赣榆海鲜”重庆前置仓正式开仓运营,也意味着赣榆以重庆为辐射半径的西南地区海鲜供应链体系全面落地。自此,“火锅之都”的餐桌旁,多了一股来自黄海的新鲜滋味。

近年来,赣榆区依托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持续深耕“海上粮仓”建设,从育苗、养殖到捕捞、加工,构建起全链条优质海鲜供给体系。此次前置仓落地西南地区,是赣榆区推动海洋渔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

“这批货里有20万斤梭子蟹、20万斤生蚝,还有15万斤南美白对虾,都是这两天刚从赣榆码头收上来的鲜货。”赣榆区商务局电商办副主任于雪说,为了让重庆人吃到“刚上岸”的鲜味,400多辆冷链车从黄海之滨的赣榆出发,20小时就抵达重庆,“现在近30家海产品企业已经入驻前置仓,重庆三亚湾、明品福水产及冻品交易市场都能见到赣榆海鲜,算下来一年能卖6000到8000吨!”

为何选择在重庆建前置仓?于雪说:“重庆是西南地区的物流枢纽,有超3200万常住人口,消费市场大,又是‘火锅之都’,对海鲜的需求越来越大,对食材的新鲜度和多样性要求很高。在这里建仓,相当于建了个‘西南总部仓库’,能辐射四川、云南、贵州等周边省市。”

为了让这条“鲜链”跑得稳,赣榆区早就做足了功课:提前到重庆的市场档口统计海鲜种类、摸查货源渠道,还对接了当地水产协会;开仓当天,“赣榆区驻渝海鲜服务站”同步启用,一边帮赣榆企业对接本地渠道,一边为冷链物流协调货源,成了两地合作的“桥梁”。

更贴心的是,在中交冷链(重庆)智慧产业园的顺丰仓储中心,赣榆还设了个仓配一体化储备仓。“就算遇到突发情况,储备仓里的货也能及时补上来,保证重庆及周边的鲜货不‘断档’。”于雪说。

“以前在赣榆直播间给网友看刚捞上来的梭子蟹,现在在重庆直播‘现捞现卖’,这感觉太不一样了。”前残疾人自行车世锦赛冠军李园园戴着话筒,镜头对准货台上鲜活的海货,语气里满是兴奋。退役后回到家乡的她,成了赣榆海鲜的“带货主播”,这次跟着海货“西进”重庆,“咱们的海鲜新鲜可口,价格也实在,要让重庆人吃着放心、买着划算。”

“赣榆海鲜的品质好、有价格优势,很多消费者就认准了梭子蟹、耗儿鱼,新鲜、好卖。”三亚湾水产交易市场成轩集团董事长伍小波说,“现在前置仓建起来,我们市场的商户再也不用跑远路进货,方便重庆及周边地区的餐厅、酒店、批发商看样、采购和批量提货。”

接下来,赣榆还要在供应链上“下功夫”:探索国企直采、供应链金融模式,按重庆市场的需求来定采货量;联合重庆本地火锅协会、知名餐饮品牌,研发火锅风味海鲜套餐这类预制菜,让赣榆海鲜更合重庆人的口味。

线上渠道也不会落下——未来会入驻主流电商平台,搞“线下体验店+直播”的模式,让重庆消费者既能到店挑鲜货,也能在家下单等配送。更重要的是,赣榆还会强化品控,完善“直播带货+检验检测+全程溯源”体系,让重庆消费者吃得更放心。

“依托‘源头直采+冷链速递’模式,我们正以重庆为支点,把赣榆海鲜的鲜味送到更多西南地区消费者的餐桌。今后还将共建渝西冷链中转仓,进一步提升配送时效。”赣榆区政府相关负责人说,这股来自黄海的“蓝色动力”,不仅要丰富西南消费者的菜篮子,更要让“赣榆海鲜”的金字招牌在长江上游越擦越亮。事实上,此次赣榆海鲜成功“西进”,已实现从直播带货到重庆前置仓落地的电商产业链升级——这个在“火锅之都”建起的物流节点,既是辐射整个西南地区的“桥头堡”,也将进一步助力“赣榆海鲜”提升全国范围内的知名度与美誉度。

记者 赵芳 通讯员 张南宁

标签:

责任编辑:任虹

阅读推荐
wechat_2025-08-25_102046_647.png
一些传统服装企业加速布局这一新兴领域,“娃衣”生产企业也迎来大量海外订单。
W020250818526178034155_副本.png
这部融合珍贵史料与艺术表现的影片,以其震撼人心的真实影像,揭露日军侵华暴行,将这段被西方长期忽视的历史重新带入全球视野。
96b85e4e-7315-41c1-9e54-5cfd85049818.png
越来越多的医院和医务工作者积极运用新技术、新思维,将深奥的专业知识讲得深入人心。
墙1(1)_副本.jpg
展览通过338幅人物画作,再现了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的血泪史和抗争精神。
wechat_2025-08-07_100918_780.png
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它连接着过去与现在,也连接着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
本网策划
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