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jpg
《采茶》周明生  摄于镇江茶博园_副本.jpg
2019年4月19日,几位爱好紫砂艺术的外国友人在位于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镇的紫砂艺术家家中,赏玩紫砂壶。朱智辉_副本.jpg
P111 苏扇_副本.jpg
read_image.jpeg
3_副本.jpg
【无锡】打造“15分钟养老服务圈”
来源:无锡日报   2023-04-18 13:43:00

机器人炒菜,还有无糖低盐的特别餐,老年人只要刷13元钱,荤素搭配三菜一汤直接端上桌,方便又健康,在无锡市经开区落霞苑,能容纳40人同时用餐的社区助餐中心正在安装设备,即将启用。眼下,这样的社区食堂在惠山街道迎龙桥社区等多个社区已经启用。

“一直盼着能建个社区食堂,老伴腿脚不方便,我下楼吃好再给她带一份回家,省了每天要买菜烧饭的烦心事。”与家住落霞苑28栋的徐真明老人一样,便捷的社区养老“服务圈”已是老年人对居住环境的迫切需求。当前,老旧小区“软环境”提升正瞄准“物业+养老”,延伸宜居新半径。

近日一大早,梁溪区五里北村物业服务中心外搭起了几排咨询服务台,康复专家现场坐诊,量血压、测血糖、理发、常见慢性病咨询,前来享受助老服务的老人们络绎不绝。家住8栋的顾阿姨测过血糖后又专门来到物业服务中心咨询:“去年,老伴因病卧床,在家康复需定期检查评估身体状况,想找一个定期上门服务的社区医生。”她的诉求当即记入地铁“物业+养老”服务“菜单”。

数据显示,全市90%的老年人希望居家养老,老旧小区改造和社区治理“适老化”的目标由此更加清晰。朱先生在上海上班,年过八旬的父母住在梁溪区五里北村,需要定期去附近医院做透析。得知社区有红色物业医养服务,朱先生第一时间通过社区物业“幸福锡铁小程序”为父亲定制了“陪医”服务,从家里接出门,到医院看好病,直至送回家,全程陪护。如今,在国有地铁物业进驻的小区,满足适老化需求的宜居改造和助老服务正快速铺开,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感受到社区养老的便捷。

物业连接着居民生活服务的“最后一公里”。“让老人住有优居,需社区改造‘搭台’,物业服务‘唱戏’。”无锡市住建局物业管理处负责人说,今年起,依托物业常驻社区、贴近居民、快速响应的优势,为“一老一幼”服务保障的“一站式”社区服务综合体正迅速成长,集日托、全托、助餐、医养、居家照护、便民服务等功能于一体,逐步形成嵌入式社区养老服务模式。目前,该市108家日间养老照料中心已实现市镇(街)全覆盖,但养老设施离家越近越好的呼声仍高涨,缩小半径、细化服务颗粒度还需要更多合力。

新一轮老旧小区改造紧盯养老硬件设施提升。“盘活社区闲置用房,用于适老化改造,引入第三方社会养老机构进驻,并通过减免租金等优惠措施给予支持。”无锡市住建局副局长孙晓鹏介绍,为提升社区养老设施建设品质,老旧小区在改造设计规划时,将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养老设施的设计改造、施工和运营,同时打破社区边界,统筹考虑小区周边公共空间的利用,让老人走出家门最多15分钟就能解决日常生活所需和康养服务,为打造15分钟养老“服务圈”托好底。

标签:社区;物业;服务

责任编辑:王晶枫

阅读推荐
wechat_2025-08-25_102046_647.png
一些传统服装企业加速布局这一新兴领域,“娃衣”生产企业也迎来大量海外订单。
W020250818526178034155_副本.png
这部融合珍贵史料与艺术表现的影片,以其震撼人心的真实影像,揭露日军侵华暴行,将这段被西方长期忽视的历史重新带入全球视野。
96b85e4e-7315-41c1-9e54-5cfd85049818.png
越来越多的医院和医务工作者积极运用新技术、新思维,将深奥的专业知识讲得深入人心。
墙1(1)_副本.jpg
展览通过338幅人物画作,再现了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的血泪史和抗争精神。
wechat_2025-08-07_100918_780.png
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它连接着过去与现在,也连接着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
本网策划
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