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jpg
《采茶》周明生  摄于镇江茶博园_副本.jpg
2019年4月19日,几位爱好紫砂艺术的外国友人在位于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镇的紫砂艺术家家中,赏玩紫砂壶。朱智辉_副本.jpg
P111 苏扇_副本.jpg
read_image.jpeg
3_副本.jpg
江苏: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来源:光明日报   2023-10-20 16:42:00

8月16日,江苏省召开“努力推动江苏在高质量发展上继续走在前列”系列主题发布会——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专场,介绍江苏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上取得的积极成效及下一步思路举措。

“2022年,江苏省苏南与苏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比值为1.93,居民人均收入比值为1.85,是全国区域差距最小的省份之一,为新时期在高质量发展上继续走在前列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江苏省发改委副主任高清会上介绍。

靓丽的成绩单背后是一项项政策举措的落实。近年来,江苏更加深入实施国家区域重大战略,更高水平推进“1+3”重点功能区建设,更加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奋力构建江苏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在实施国家区域重大战略方面,近年来,江苏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取得新成效,统筹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彰显新进展。江苏聚焦重点领域增强创新势能,先进技术成果长三角转化中心132个项目落地建设;强化民生保障普惠共享,140项政务服务事项及服务场景应用实现长三角“一网通办、异地可办、就近办理”。同时,江苏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全省累计关闭4900余家化工企业,退出长江生产岸线81公里,长江江苏段成为“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发生转折性变化、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的生动例证。

在推进“1+3”重点功能区建设方面,江苏全力推进扬子江城市群创新发展,着力打造高端产业发展“金色名片”, 2022年,扬子江城市群对全省经济增长贡献率达77.4%,;不断提升沿海地区经济实力,构筑“蓝色板块”,2022年,沿海地区对江苏经济增长贡献率提高到18.3%,海洋生产总值占全国比重10.2%;积极打造江淮生态经济区“绿心”,2022年,江淮生态经济区优良天数比率为81.6%,累计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199家、绿色园区17家;大力提升徐州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能级, 2022年,徐州市以占淮海经济区13.7%的常住人口创造了20%以上的经济总量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全面开展新一轮南北结对帮扶合作,2022年,8家共建园区营业总收入达到350亿元,两年来苏南方选派74名干部和多批次专业人才赴苏北开展工作,筹措帮扶资金7.38亿元。

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方面,江苏充分发挥都市圈发展动力源作用,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成为首个国家批复的都市圈规划;分类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拥有全国百强县23个、百强区17个,连续多年位居百强县第一方阵。2022年,江苏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74.4%、居全国各省(区)第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差距缩小至5.2个百分点。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入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区域重大战略,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具有世界聚合力的双向开放枢纽;大力推进海洋经济发展,努力打造10家海洋产业特色园区、20家海洋创新平台和30家海洋产业优质企业;深化南北产业帮扶合作,持续推进南京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淮海经济区发展,研究谋划锡常泰江苏中轴发展,着力推进跨江融合;进一步支持各地特色发展,注重发挥比较优势,以更大力度推进全省区域协调发展。”高清表示。

(光明日报全媒体见习记者 武鹭帅 记者 苏雁)

标签:江苏;区域协调发展;长三角

责任编辑:王晶枫

阅读推荐
wechat_2025-08-25_102046_647.png
一些传统服装企业加速布局这一新兴领域,“娃衣”生产企业也迎来大量海外订单。
W020250818526178034155_副本.png
这部融合珍贵史料与艺术表现的影片,以其震撼人心的真实影像,揭露日军侵华暴行,将这段被西方长期忽视的历史重新带入全球视野。
96b85e4e-7315-41c1-9e54-5cfd85049818.png
越来越多的医院和医务工作者积极运用新技术、新思维,将深奥的专业知识讲得深入人心。
墙1(1)_副本.jpg
展览通过338幅人物画作,再现了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的血泪史和抗争精神。
wechat_2025-08-07_100918_780.png
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它连接着过去与现在,也连接着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
本网策划
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