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江苏省十三座城市中,GDP增速达到或超过8%的有四座,分别是徐州、淮安、连云港、宿迁,均来自苏北。其中,连云港的GDP增速达到了12.9%,位居全省第一。
8月16日,记者从江苏省政府“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2022年苏南与苏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比值为1.93,居民人均收入比值为1.85,是全国区域差距最小的省份之一。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江苏更加深入实施国家区域重大战略,牢牢把握长江经济带发展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叠加的重大机遇,坚持服务国家战略与推动江苏发展相结合。
沪苏浙联合推动形成112项制度创新成果,全国首个跨省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揭牌成立。2022年,江苏省地区生产总值占长三角比重为42.3%,成为长三角实体厚实、底盘扎实、根基稳固的“重要一翼”,科技和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
全省累计关闭4900余家化工企业,取消26家化工园区定位,累计退出长江生产岸线81公里。2022年,长江干流水质保持II类,太湖连续15年实现“两个确保”,PM2.5年均浓度下降至31.5微克/立方米,实现了2013年以来“九连降”。
江苏更高水平推进“1+3”重点功能区建设。坚持分类指导、因地制宜,统筹推进扬子江城市群、沿海经济带、徐州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江淮生态经济区建设,加大南北结对帮扶合作力度,不断丰富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和实现路径。
2022年,扬子江城市群对全省经济增长贡献率达77.4%,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全省平均水平2.8万元;沿海地区对江苏经济增长贡献率提高到18.3%,海洋生产总值占全国比重10.2%;江淮生态经济区优良天数比率为81.6%,国考优Ⅲ类比例为88.2%、较2017年提升25个百分点;徐州市以占淮海经济区13.7%的常住人口创造了20%以上的经济总量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位居淮海经济区首位;两年来苏南方选派74名干部和多批次专业人才赴苏北开展工作,筹措帮扶资金7.38亿元。
江苏更加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坚持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不断增强城市群和都市圈竞争力。2022年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74.4%、居全国各省(区)第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差距缩小至5.2个百分点。
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成为首个国家批复的都市圈规划,苏皖两省携手落实规划,有力推动成员城市协同发展。制定出台《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拥有全国百强县23个、百强区17个,连续多年位居百强县第一方阵。加快宁锡常接合片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改革攻坚,2022年,试验区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高于3.4万元,城乡居民收入比均低于1.9:1。
江苏省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从加快建设“一中心一基地一枢纽”、大力推进海洋经济发展、深化南北产业帮扶合作、进一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进一步支持各地特色发展五个方面出发,更大力度推进全省区域协调发展。
(总台记者 徐大为 张钰文 监制 姚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