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jpg
《采茶》周明生  摄于镇江茶博园_副本.jpg
2019年4月19日,几位爱好紫砂艺术的外国友人在位于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镇的紫砂艺术家家中,赏玩紫砂壶。朱智辉_副本.jpg
P111 苏扇_副本.jpg
《无尘仓储》陈卫东,摄于江苏南钢无尘储煤场。13775584488_副本.jpg
3_副本.jpg
《和平宣言》作者冯亦同去世

记者从南京市作家协会获悉,著名作家、《和平宣言》创作者冯亦同于2023年4月9日下午在南京去世,享年82岁。

1941年,冯亦同出生在扬州宝应的一个教育家庭,从中学开始就埋下的文学的种子,大学时期开始蓬勃发芽。18岁那年,冯亦同考入了南京师范学院(南京师范大学前身)中文系,1961年,读大二的他,得知苏联宇航员加加林进入太空,便诗兴大发,作诗《在宇宙的大街上》:

云彩让出了大道

天空敞开了怀抱

飞船上面载着全人类的骄傲

飞船下面是全人类的欢笑

在宇宙的大街上走着苏联人民的代表

略显稚嫩的诗句,成为铅字出现在《新华日报》副刊上,那种欣喜,放飞出他心中的文学梦想。大学毕业后,他曾在南京市第九中学担任教师,后调入南京市文联文学协会工作。

在南京文学史上,文讲所是重要的一章,它寄托着上世纪80年代南京文学青年的憧憬和努力。其时,冯亦同担任文讲所诗歌班负责人,为南京发掘培养了不少知名作家、诗人、编辑、主持人,后来南京的各家报社、电台、电视台、出版社、作家协会、文学杂志、文化部门,都有其中的学员,极大程度推动了当时南京文学事业的发展。

1998年,中国网络文学兴起,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用网络来阅读,面对这样的冲击,冯亦同则显得很乐观,经历了“换笔”的冯老笑称那是重拾小学学习汉字的感觉。冯亦同说,原来所说的笔耕不辍,指的是用犁耙在那儿锄地、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伏案工作,但自从打字以后,又有种坐上拖拉机耕田的感觉。坐上这“拖拉机”耕田后,冯亦同的文学创作更加辛勤,从诗集《男儿岛》《紫金花》,再到人物传记《郭沫若》、《镇海的女儿朱枫传》,数十年间,在海内外报刊发表了作品逾千篇、数百万字。

在冯亦同的创作中,描写和讴歌南京的作品占了相当比重。“巍巍金陵,滔滔大江,钟山花雨,千秋芬芳……”每年12月13日,金陵警报长鸣。在国家公祭仪式上,青少年们肃立于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集会广场,齐声宣读《和平宣言》,向世界发出不忘历史、珍爱和平的声音。《和平宣言》的创作者正是冯亦同。他还陆续创作了《母亲与墙》、《江东门的沉思》、《紫金花》、《江东门的钟声》等脍炙人口的作品,表达对和平的期许。

他在生前表示:“‘和平’是永恒的主题,因为它建立在历史真实和人类信念的基石上,它也是时代发展最迫切、最根本的要求,一切真、善、美的创造所赖以生存的空间。”

标签:南京;和平宣言;作家协会

责任编辑:王晶枫

阅读推荐
2025042208475564269592.jpg
4月21日,28位外籍青年在春雨里,踏入这诗画江南的景致,开启了一场独特的无锡文化之旅。
要闻.jpg
活动为期10天,将围绕“中文+职业技能”主题,开设专题讲座、示范课程、企业参访以及文化体验等课程和活动。
要闻.jpg
希望美方与中方相向而行,按照两国元首通话指明的方向,本着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原则,通过平等对话磋商解决各自关切,共同推动中美经贸关系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A727OFGPFPSwXvbi2IPtGFhr.jpg
姜盟表示,这样的情景在他们以往的江豚调查观察比较少见。
最新消息.jpeg.jpg
中方敦促美方立即纠正错误做法,取消所有对华单边关税措施,停止对华经贸打压,与中方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通过平等对话妥善解决分歧。
本网策划
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