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jpg
《采茶》周明生  摄于镇江茶博园_副本.jpg
2019年4月19日,几位爱好紫砂艺术的外国友人在位于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镇的紫砂艺术家家中,赏玩紫砂壶。朱智辉_副本.jpg
P111 苏扇_副本.jpg
read_image.jpeg
3_副本.jpg
跨越47年!唐山大地震江苏籍抗震烈士英魂归乡
来源:交汇点   2023-07-27 10:45:00

交汇点讯 “儿啊,我的儿啊,你终于回来了……”7月26日,在唐山大地震47周年祭的前夕,张树荣、周凤生两位烈士墓葬迁移仪式在淮安市烈士陵园举行。跨越47年、870公里的时空距离,两名烈士的英魂终于回归故里。

1976年7月28日,在突如其来的唐山大地震中,两名淮安白马湖农场籍子弟兵张树荣、周凤生跟随部队投入一线。在救援工作中,24岁的张树荣徒手挖开废墟,先后背出四名受困群众,在进入废墟营救剩下两名群众时,他再也没有回来;时年19岁的周凤生作为一名刚刚入伍6个月的卫生员,通宵达旦地照顾伤患,在余震来临时,他奋不顾身地推出战友,自己却被倒塌的房屋埋压……

“如果哥哥还在世,今年应该71岁了。他用生命换取了4个家庭的希望与完整,我们知道他做了军人应该做的选择。”烈士张树荣的弟弟张树军哽咽着说。“老母亲今年93岁了,这么多年只要想起哥哥就落泪,家里哥哥的遗物能收的都收起来了,就是担心她睹物思人。”周凤生的弟弟周凤文说。

近半个世纪,两位烈士的家人一直沉浸在思念情绪中。尤其是今年,两位烈士母亲年龄均已超过90岁,让儿子“回家”成了她们最大的心愿。为祭奠烈士英魂、告慰烈士家属,江苏省白马湖农场公司与淮安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积极对接、多方奔走,终于完成迎接两名烈士回家乡安葬的各种程序,圆了英烈家属最大的心愿。

“张树荣和周凤生两位烈士是唐山的英雄,也是白马湖的骄傲,接他们回家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将更好地祭奠和缅怀烈士,传承和发扬好他们不怕牺牲、人民至上的精神。” 江苏省白马湖农场公司党委书记韩正光说。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张莎沙

通讯员 杨苗苗

标签:唐山;大地震;烈士

责任编辑:王晶枫

阅读推荐
wechat_2025-08-25_102046_647.png
一些传统服装企业加速布局这一新兴领域,“娃衣”生产企业也迎来大量海外订单。
W020250818526178034155_副本.png
这部融合珍贵史料与艺术表现的影片,以其震撼人心的真实影像,揭露日军侵华暴行,将这段被西方长期忽视的历史重新带入全球视野。
96b85e4e-7315-41c1-9e54-5cfd85049818.png
越来越多的医院和医务工作者积极运用新技术、新思维,将深奥的专业知识讲得深入人心。
墙1(1)_副本.jpg
展览通过338幅人物画作,再现了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的血泪史和抗争精神。
wechat_2025-08-07_100918_780.png
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它连接着过去与现在,也连接着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
本网策划
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