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下午16时14分,迎来属于春的最后一个节气——谷雨。“谷雨前,好种棉。谷雨后,好种豆。”古人认为,“雨生百谷”,谷雨节气与农事密切相关,农田里又要开始忙碌起来。
把“麦”问诊开“粮”方。连日来,随着气温升高,小麦陆续进入抽穗扬花期,正是预防小麦赤霉病、白粉病和蚜虫的关键时期。邳州市农业农村局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种植户科学做好麦田管理,减少病害发生,为夏粮丰收保驾护航。
倪敬辉是邳州市红香家庭农场负责人,今年种植了1000多亩小麦。近期因雨水增多,气温升高,部分小麦出现白粉病。农技专家来到田间,向种植户倪敬辉讲解了小麦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管理方法。
“现在小麦已经出现了这些白点,就是小麦白粉病。我们可以采用戊唑醇、环丙唑醇、丙硫菌唑这些单剂以及复配剂进行防治。”邳州市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蔡炼明向倪敬辉讲解道。
农技专家现场指导,为种植户送上了一场小麦病虫害防治的农技“及时雨”。
伴随着轻微的发动机声,一架携带着药剂的大型植保无人机缓缓升空,在麦田上空来回穿梭,在操作人员的遥控下,均匀地把药液喷洒在小麦叶片上。
据了解,今年邳州市共种植小麦77万亩,大面积防治时间在4月20日-4月28日。
农技专家提醒广大种植户,在此期间如遇到阴雨天气,极易导致小麦赤霉病的发生。应根据防治赤霉病的时间确定防治适期,按照“预防为主、主动出击、统筹兼顾、总体防治”的防治策略,坚持“适期防治、见花喷药”的防控要点,全面做好小麦穗期病虫防治工作。
邳州市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蔡炼明表示,防治小麦赤霉病的药剂,种植户可以选用氰烯菌酯、叶菌唑、丙硫菌唑等单剂及复配剂,坚持“扬花一块、防治一块、一次用药全覆盖”的原则。高感赤霉病品种和扬花期遇连续阴雨天气的田块,要在第1次防治之后间隔5天左右,再进行第2次防治。